第47章 筑基失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雨夜之中,窗外雨声连绵。  

麻雀临窗,李澜顺手抄过,轻轻捏死,然后手中噬灵火蚁已现,将麻雀吃得一干二净,再无痕迹。  

想来陈大壮,应该已收到那封信了。  

“熔炼外来之血,必重阴阳并济…”  

李澜心中思绪闪过。  

他并不能确定王景秀究竟在修何种法,但这类似的邪法却是相通,有其共性。  

而他给陈大壮的正是王家王曜海、王映蓉修炼的那邪法!  

若是寻常人的血,经过丹师处理之后,自然没有问题,可以作为王景秀的一份资粮。  

但陈大壮以取阴喂阳之法,生下来的孩子…却会产生常人难以察觉的隐患。  

阴阳不均。  

但因为陈大壮境界太浅,所以他子女血气的问题将极其细微。  

就算寻常筑基修士,也很难辨察出来,更何况,丹丘傲与王映雪,都已驻守此地数年,警惕之心,多半已生松懈。  

陈大壮的子嗣一一献上,血气最终都汇入王景秀体内,积少成多,当她筑基之日,冲击气血关之时,便是隐患爆发之日。  

阴阳失衡,筑基便是绝无可能!  

这其中细微之处,纵然筑基修士也难说清,唯有结丹大修,才能洞察真要。1  

紫霄真人千防万防,或许唯一漏算的,便是王家还蛰伏着李澜这么一位拥有结丹见识的存在!  

“当王景秀筑基失败,此间众生,又该何去何从?”  

夤夜之中,李澜在黑暗中微微一笑,听着传入耳中的雨声,他忽然想起了在恶灵岛上,杀掉那蛊道妖人孟星炼的那一日。  

那一日,当整个岛上只剩下他一个活人,看着恶灵岛上遍地的尸体,他的内心终于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宁。3  

当世界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那是多么的安宁啊!  

今夜,亦复如是。  

恍惚之间,一年已过去。  

这一日,昔日王映蓉居住的小院之中,孩子的啼哭声响起!  

李澜和顾浅棠的“一胎”降生了——一个女儿,有不错的灵根。  

两人特意举行了一场庆贺小仪,来了不少宾客。  

“李丹师得如此孩子,将来她定能无病无灾,仙途顺遂…”  

一年时间,王曜海却已憔悴了不知多少,他看着李澜怀中的孩子,一双老眼中,竟是噙满了慈爱和希冀…  

他亦机心深沉、狠辣果决之辈,但如今他和整个王家俱已处在黑暗炼狱,竭尽全力才将这孩子托举到光明中,内心最纯粹的善与爱,也都会赋予这孩子。  

“丹师可给孩子取名了?”他发问。  

“姐姐便叫她忆蓉。”  

李澜淡淡道。  

“王…李忆蓉,好名字,好名字!”王曜海只是喃喃。  

这场喜宴,陈大壮却不曾到来,他只是托人送来了一个礼盒,当李澜打开,其中装着满满七十六枚灵石。  

这堪称一笔巨款,显然是陈大壮一生全部的积蓄。  

或许对陈大壮来说,灵石已如空气一般不重要了…  

所以,都留给了昔日的故友。  

李澜淡然,都收下了。  

第二年。  

李澜和顾浅棠名下,又添一子。  

同样有不少人前来庆贺,这一次,陈大壮送来一枚养身灵玉,对孩童颇有好处,陈大壮将这等东西都送来,显然他此生已不望后代了。  

但看着襁褓中的孩子,李澜却轻声一叹,良久之后,他道:“就叫你…平安吧。”  

他默然在灵玉上刻下了一个小小“陈”字。3  

而此刻。  

“孩子,我刚生的孩子啊…”  

某处小院,陈大壮的妻子,王崇梅声音都哭哑了,她疯疯癫癫,又哭又笑,依偎着陈大壮:  

“夫君,你看,我们的孩子,他灵根多好啊,未来一定能筑基,我们都有希望了,哈哈哈…”  

她抱着一张凳子,抚摸着。  

“灵根?筑基?”  

陈大壮鬓发如雪,削瘦的面容上满是沧桑,却只是喃喃:  

“谈什么修仙求道,若能如凡人般平安一生,便已是难得了…”  

“仙路苦寒,大道如毒,我总算是懂得了。”  

他又想起了当初李澜前往坊市,临别之际,林清竹曾说过,仙路苦寒,走到最后都是孤独,陈大壮此生已算幸福。  

现在想来,不过是那时仙路上的风风雨雨,还未吹打到他而已…  

如今风刀刺骨、雨箭攒心!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沉默着起身,走进了另一个小妾的房间。  

他倾尽全力,施展功法,仿佛要将所有的怨恨、愤懑、不甘、诅咒…都埋进小妾的肚子。  

第三年。  

李澜和顾浅棠,不出意外,又添了一个孩子。  

这一次又是一个女婴,李澜思索之后,为其取名为忆雪。  

三个孩子灵根都很好,都是王曜海千挑万选的王家未来,所以就连最差的李忆雪,也有次中品火灵根。  

很多人皆羡慕不已,觉得这都是沾了顾浅棠功劳,毕竟李澜灵根低劣。  

而也就是这一年,王家族地深处,传来一股轻微波动,仿佛有人开始冲击筑基!  

“终于要开始了…”  

李澜颇为期待。  

从第一次这股波动传出,又过了三年——  

王家族地,二阶洞府内。  

“万事俱备,已可冲关!”  

丹丘傲看着血池中盘坐的王景秀,激动到了极点,期待万分。  

其实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