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因果报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映雪将洗血竞争之事告知李澜,又淡淡一挥手,一卷册子已经落入李澜手中。  

“这是一位二阶丹师的手札,便算是给你的入门之礼,好生修习,若能赢下洗血之事,成为青阳宗正式弟子,也无不可。”  

她交代完,又道:“浅棠,这几日,你就在药斋守候,督促你李澜师弟好好练习。”  

“啊?我?”  

顾浅棠有些不情愿,但也知晓此事对师父很重要,便点头道:“遵命。”  

回到药斋。  

“你赶紧多加练习,不许偷懒,知道么?”  

顾浅棠一脸严厉地督促。  

李澜无奈,只好拿出丹炉,开始炼丹。  

“王景秀…”  

李澜一边炼丹,心中却隐隐不安。  

其实前几日在古井中,他就已觉察到异常。  

周王两家大战的局势、后续的发展,都出乎他的意料。  

两个小小筑基家族的争斗,怎会让紫霄真人这等大修亲至?  

而且,紫霄真人既要出手,何须等到七日之后?给李澜的感觉,他仿佛在等待什么…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王曜海成功过关。  

王曜海修炼了邪功,想要瞒过王映雪都很难,在紫霄真人面前,更该原形毕露才对。  

可王曜海非但没死,反而得到了青阳宗支持,重建王氏,王景秀更是一步登天,成了王映雪的小师妹…  

仔细思量,恐怕当初两家大战,紫霄真人才是那幕后黑手。  

如今的王家,多半仍旧是紫霄真人手中一枚棋子!  

想清楚这些,他不由得轻声一叹。  

修仙界便是如此残酷,聪明人永远不止他一个,谁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棋子、亦或是棋手。  

命运随时可能会被颠覆,一切算计,很可能转瞬成空!  

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谨慎再谨慎!  

“这场丹师之争…最好输掉!”  

李澜马上有了决断。  

获得为王景秀洗血的机会,对他来说并非好事,靠近王景秀,很容易就会被卷入紫霄真人的局中。  

真人掀起的一朵小小浪花,落在普通修士身上,便是一座大山!  

“王家已成险恶之地,不可久留——”  

李澜心中也随即闪过一个念头。  

他深深明白,千般算计、万种机心,其实都不如四个字:远离危险。2  

与安全活下去相比,青阳宗弟子身份也好、王家能提供给他的资源也罢…都不值一提。  

心念至此,他炉中火焰,忽然噗嗤一声灭掉了。  

炼丹失败!  

“你,这么差劲??”  

顾浅棠见到这一幕,秀眉紧蹙。  

师父是不是选错人了…  

洗血之争还要数月之后才开始,而王家已开始如火如荼的重建。  

王曜海很快聚拢了残存的族人,秩序逐渐恢复。  

同时,王曜海等人亦在追查一件事——内奸!  

毕竟,当日王家的大阵忽然倾崩,二阶毒虫是怎么进来的?  

不久之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线索。  

在二阶药田处,王苍云四前留下了四个血字:景浩盗药。1  

而二阶灵药已不知所踪。  

王曜海等人愤怒无比,他们顺着追查下去,发现了药斋之中王景珠的尸体!  

在王景珠的储物袋内,还发现了邪修留下精神印记的灵石、黑玉。  

“李澜,王景珠如何死在药斋之内?”  

王曜海召见李澜,追问细节。  

“当日敌人来袭,众人恐慌,王景珠忽然偷袭我,被我反杀…”  

李澜早有预料。  

“爹,这还用说吗?那个贱人,就是内奸!”  

王景秀恨恨地道:“我要将她剥皮削首,示众十日!”  

早在药斋之时,被王景珠“横刀夺爱”,她就已经生恨,如今更是笃定无比,新仇旧恨一起爆发了。  

王曜海沉吟许久,道:“可凭她一人,想要窃取那么多信息,却也不易…”  

“李澜,她还接触过什么人吗?”  

李澜摇头,道:“不知。”  

“药斋可有什么人去拜访?”  

李澜道:“林清竹、陈大壮…”  

他一一说完,王曜海却是道:“林清竹?!”  

李澜道:“对啊,怎么了?当时她曾去找我拿药,有一次我不在,药是王景珠给她的…”  

此事皆系子虚乌有,但李澜料定林清竹已逃走,王景珠死无对证,故而编造无妨:  

“族长若是怀疑此事,找林清竹道友一问便知。”  

但王曜海却是轻声一叹,道:  

“早在我族筑基丹被夺之日,她就已经消失了——”  

“就连我大哥王曜林,也被她所杀,分尸数十块…此女,当真歹毒得很!”1  

当时王家筑基丹被夺,风雨飘摇,为了避免人心慌乱,这件事才被压了下来,但王曜海等人,早已确定,林清竹就是内奸。  

李澜闻言,亦是不禁微微诧异,他猜到林清竹会跑路,但没想到此女会做的这么绝,临走之前,还把王曜林给分尸…  

如此狠辣,又资质颇佳、身怀邪功…林清竹离开王氏,恐怕日后也不容小觑了。  

王曜海没再追问什么,让李澜离开了。  

走出之后,李澜微微松了一口气。  

当初得到千虫蛊,他就在谋划夺取百尺灵草了。  

可只要王家不灭,就一定会追查此事,而他作为唯一一个出入二阶灵田的外人,显然就会成为怀疑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