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紫霄之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隆!  

外面传来的大战声响,进入古井之后只剩下闷闷的余音,但大地传来的震动,让柔儿和王清岚都恐惧紧张无比。  

她们紧紧抱着李澜,不敢出声。  

黑暗之中,李澜却目光如兽,他仔细感知着,分析此刻大战的情况…  

三位筑基在交手!  

应该是周家两位和王家老祖?  

可王映雪呢?她为什么还没来?  

难道是王家败得太快,她来不及?这也有可能。  

他沉心静气,不急不躁。  

约莫过去了一两个时辰,终于,战斗的波动平息了,古井之中安静如死。  

王家的筑基老祖,应该败了?  

如此关头,李澜反而紧张起来,他毫不犹豫,调动了丹田中的岁月精气。  

岁月精气神妙无比,可以遮掩气息。  

果然,他岁月精气刚覆盖三人不久,一股强大的二阶神念,就已经扫过四野。  

李澜微微松了一口气,他岁月蛊才成长了十几年,精气宝贵,他当即撤去了。  

——此地并非王氏核心区域,筑基修士不会反复探查。  

“这地方被人来过…”  

李澜耳力远胜常人,不多时就听到一道微弱的声音传来,他知晓,必然是周家的修士,在清扫战场,劫掠物资了。  

“他妈的,来晚了…人都没见一个。”  

“会不会藏起来了?”  

“这什么地方能藏人啊?这口井…”  

李澜听着听着,忽然捂住了柔儿和王清岚的嘴巴,下一刻,不知什么东西下坠带起的风从眼前刮过,紧接着一声巨响,井水被冲击得炸出声音!  

一股毒气缓缓散开。  

“好了,有人也该死了,走!”  

井口传来声音。  

李澜身边,柔儿和王清岚都紧张得颤抖,李澜轻拍她们肩膀安慰,然后又取出两枚解毒丹,喂给她们。  

“我们…要躲到什么时候?”  

柔儿在他耳边轻声发问。  

“不要着急,继续等。”  

李澜沉住气。  

在他看来,周家的人取胜之后,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很快就会离开。  

但是刚过去一个时辰,一股二阶大阵的气息,却忽然传来,纵然在古井中也能感应到。  

“这是怎么回事?”  

李澜瞬间诧异了。  

这大阵多半是周家所布,因为,如果青阳宗人来了,应该先有一场战斗,而且青阳宗战斗完肯定先救人等等,没必要布阵。  

可周家布下大阵意欲何为?难不成要占了王氏不成?  

李澜心中微沉…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一天,两天,三天…  

七天过去了。  

空间太窄,李澜和柔儿都是修士,还能行功推血,王清岚却肢体僵硬,李澜反复为她输送灵力。  

“叔叔,我好怕…”  

她悄声开口。  

“别怕,有我在。”  

李澜安慰着。  

他也十分疑惑,青阳宗究竟在做什么?  

王曜海既然知晓王映雪二次筑基的事情,在周家大阵出问题的第一时间,就该将消息传出去了…  

难道王映雪二次筑基失败了?在青阳宗内再无话语权?  

这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出了意外,但李澜并无沮丧,越是这种关头,他心中反而越是冷静!  

人力有穷尽,算计不可能百发百中。  

至少他给自己留下了容错的空间,没有被周家发现。  

大不了在这古井中待上一年半载…他有足够的耐心。  

就在他思索之时,忽然间,外面一股惊人的波动传来!  

大地轻颤,就连井壁都抖动,有极强的高手在出手!  

李澜猛然一惊…青阳宗终于来了吗?!  

此刻。  

轰隆!  

一股强悍的紫色光芒,从天而降,刹那间,覆盖王家族地的二阶大阵,直接被撕裂了一角。  

“不好!”  

此刻,王家二阶灵脉洞府内。  

周家老祖猛然睁开了眼睛,骇然道:“结丹?!”  

他猛然回头,看向洞府之内。  

此刻,原本王家老祖王苍原的洞府内,已经多出了一个血池,王苍原的躯体被浸泡其中,此外,王曜海、王曜山两人倒在血池旁边,脸色苍白,生死不知,他们的手腕被割开,鲜血不断流淌入血池之内。  

而全身藏在斗篷中的朱先生,此刻手持一块血色水晶,在水晶之中,隐约有一道少女人影…  

“阴阳轮转大法,可以凝聚阴阳血躯,当年圣教崩灭,只剩圣子一道魂魄,我等四处寻找,终于才发现王苍原这具‘合道灵体’,居然炼成了此法,他的躯体,只需进一步就能炼成阴阳血躯…”  

朱先生喃喃,“今日,血躯将成,圣子即将归来!”  

他引导血晶,似乎已忘却了外围传来的波动,那道灵魂,缓缓从血晶中飘出,就要进入血池之内!  

“拼了!”  

周家老祖一声怒喝,站起身来,全力形成一道光罩!  

“轰隆!”  

但一道恐怖的波动,已经来袭,整个洞府都被掀开了,周家老祖的光罩却只是晃了三晃!  

外面,一道身着紫袍的人影,已经缓步而来。  

“紫霄?!”  

周家老祖神色大变,道:“竟然是你…王家老祖的功法,是你给他的?这是你设下的陷阱?!”  

“不对,我们调查过,王家的功法明明是来自长青仙城!”  

“我明白…长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