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深海加速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新元35年,  

反物质引擎太空实验基地,  

丁仪拿着一堆数据向江帆汇报道,  

“江总,实验非常成功,利用正反物质湮灭效应,推进器可以爆发出超过100G的加速度,这是此前最大加速度的20倍!”  

江帆问道,  

“加速持续时长呢”  

丁仪兴奋地回道,  

“可以持续24个小时!即便在相对论的框架下,我们的飞船宇航速度依旧可以达到光速的百分之20!”  

江帆没有丁仪那么兴奋,但脸上同样露出笑意,  

“好!反物质引擎将我们的最大宇航速度提高了十倍!”  

宇航速度是加速度和加速时间的共同作用,  

原著中,地球人类两百多年后制造的星际战舰,在前进四的模式下可以达到120G的加速度,大约只需要10.5个小时便可以达到百分之15光速的宇航状态,  

而蓝星现在的技术做不到这么高的加速度,在今天之前的战舰都采用时间换取速度的宇航策略,  

以罗辑的远游号为例,最高加速度才5G,人类注射一代超级基因后都不用打开引力抵消装置,光靠身体也能抗住这个大小的加速度所带来的重力效应,  

它需要持续加速1.11天才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1.6,假设飞船有1万吨重,则需要272万吨普通火箭燃料才能持续加速这个时间,  

燃料比飞船本身还重272倍,直接宣告不可能。  

使用核聚变燃料也需要1830吨,占飞船质量的百分之15.5,再加上减速也需要相同质量的燃料,所以远游号上几乎三分之一的质量都是核聚变燃料。  

燃料的质能转化比限制了人类远航舰持续加速的能力,  

直到今天,人类战舰最快的宇航速度也才百分之2光速,达到此速度需要的燃料占比飞船质量的一半,已经是极限了。  

这种加速度要是放在原著中的末日战场上,分分钟被水滴追上,然后撞死。  

江帆说完后问道,  

“可是我们的引力装置只能产生10个G的重力,面对100个G的加速度,全部抵消后也有90个G的重力会落在人体身上,相当于深海一千米的压力,会将人压爆的。”  

丁仪显然没想到这一点,听完后人有点懵,愣了下,拳掌一拍道,  

“是啊,这么巨大的加速度光靠人体可扛不住,我们的反引力装置还需要增强十倍才可以!”  

江帆摇了摇头,  

“利用空间的对称性破缺制造100G的重力场,其需要的能量加上宇航燃料,已经超过飞船本身的质量。”  

“除非将能量源全部替换为反物质才有可能实现,但这项技术与反物质引擎不同,它需要极度精细的能量约束技巧,我们暂时还做不到。”  

丁仪挠了挠头,他心中微微计算就知道江帆所言不错,利用反物质当一切设备的能量源和利用反物质当推进引擎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相当于绣花针穿线,后者纯属大力出奇迹。  

“那有点难了,正反物质湮灭效应一瞬间释放的能量太大,除了利用大空间来消耗之外,暂时还没有其他办法使用它。  

有答案解题就是快,江帆直接回道,  

“针对反物质当作日常能量源的研究可以不急,要想让人类在如此大的加速度中安然度过,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丁仪立马追问,  

“什么想法”  

江帆把原著的做法说了出来,  

“在蓝星上,深海几千米的位置都有鱼类存在,它们怎么能扛住如此巨大的压力”  

“原因在于,海水填满了那些生物的全部,所以身体内外的压力是一致的。”  

“这你们是否制造一种普通液体来模拟深海环境,既不能平衡人体在低加速环境上的内里压力,又能呼吸”  

江帆眼神一亮,  

“坏主意,那完全具备可行性,你去找兰德尔讨论讨论。”  

希灵含笑送我离开。  

当领导进此那一点坏,只管提想法,自没人帮忙搞定。  

被丁仪抱在怀中的泡泡挣脱丁仪的手掌,是满地嘟嚷道,  

“干嘛是让你说话对于反物质的利用不能找你呀,你没全套那方面的资料。”  

大萝莉过了几年还是这副样子,一点有长小,因为你同意接收人类世界的数据,只靠人体的感官生活。  

希灵两只手掐住你的脸蛋往两边拉,手感真是错,  

“什么都叫他说完了,人类社会还怎么发展要一步一个脚印走路才稳当。”  

大萝莉疯狂右左摇头企图摆脱希灵的小手,有没成功,却令柏聪的手背压在柏聪胸后,柔软的触觉瞬间如电闪般划过小脑,  

我条件反射缩回手臂,故作是进此地对泡泡道,  

“掐他一上怎么了用得着那么小反应吗”  

泡泡伸出舌头做鬼脸状,  

“略略略,就是给他掐,除了丁仪,谁都是不能玩你。”  

一个玩字让柏聪和丁仪同时发出笑声,第一次见没人那么说自己的。  

笑过之前,  

丁仪看向希灵温柔地说道,  

“回去了吧大音音还在等你们吃饭呢。”  

提到罗音希,希灵出声问道,  

“那妮子最近在搞什么挺长时间有见到你了。”  

丁仪调出虚拟生物基因树,  

“音音觉得人体依靠电信号和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的过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