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所求(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如今见此物果然是真迹,心绪自然极佳,连带对陈斯远愈发和善了起来。  

当下燕平王探手一指:“枢良且坐下说话儿。”  

二人落座,又有太监殷勤续了热茶。陈斯远便道:“王爷,那郑和岛膠乳林不知是怎么个说法?”  

燕平王眉头一挑,那膠乳一物乃是太宗李过力主引进,偏生此物还不曾有所产出,太宗便故去了。太上在位时曾寻能人异士钻研此物,最后却只做了膠乳球用于耍顽。  

说白了,此时膠乳于内府而言可是个赔本的营生。每年抛费不少,却入不敷出,因是内府才想着发卖经营权,用以降本增效。  

“怎么听你这话…是有意承接那膠乳营生?”  

“正是,”陈斯远道:“在下苦心钻研数月,隐隐有所得。只是王爷也知在下年弱家贫…”  

嗤的一声,燕平王乐了,指着陈斯远与丁道隆道:“丁道隆,他说他家贫啊,你信吗?”  

丁道隆乐呵呵道:“谁不知陈孝廉有殖货之能?孝廉快莫要说笑了。”  

陈斯远估摸着自个儿一举一动早为燕平王所知,奈何他是个脸皮厚的,当下面上不红不白叫屈道:“在下虽有些主意,奈何本钱不足,要想成事便要借力而为。王爷也知,那百草堂在下不过占了两成半股子。”  

燕平王乐呵呵道:“废话少说,直说你待如何?”  

“这…在下想借王爷、内府的势,免得回头遭了小人惦记。”  

燕平王心下思量,膠乳林五年经营权本就是内府拿出来发卖,若参与其中,不过是左手倒右手,不用额外掏银钱出来。于是便道:“你想内府掺股几成?”  

“三成可好?”  

“那就三成。”  

陈斯远一肚子说辞顿时没了用处,眨眨眼赶忙起身作揖:“多谢王爷!”  

燕平王道:“可还有旁的事儿?若没有,那就赶紧走,本王急着进宫面圣呢。”  

陈斯远躬身告退,旋即被那丁道隆笑吟吟礼送到王府门前,少一时便有内府小吏飞马而来,送了一叠庄票。  

点算清楚,待进得马车里,陈斯远长出一口气,心下不禁志得意满。有内府参与其中,这营生起码五年内是稳妥了。至于五年后,那会子陈斯远不是已经入仕,便是用心研读,哪里还有心思理会什么营生?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女子不可一日无财。五年里赚够银钱就好,若还不知足只怕就要学了那扬州盐商,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人当年猪给宰了去!  

内府分润三成,也就是说陈斯远只消筹集七万两银钱便能包下膠乳营生五年经营权。再算上开设工坊所需花销,大抵有个八万两就差不多。  

李纨才得了七万庄票,再加上薛姨妈与贾家众人,陈斯远回头儿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料想此事定然手到擒来。  

心下这般想着,马车辘辘而行,及至临近皇城前,车外小厮庆愈忽而说道:“大爷,那好似是妙玉师父的轿子。”  

“嗯?”陈斯远回过神来,紧忙挑开车帘,遥遥便见一顶青呢软轿自宫门行出来,那轿帘挑开一角,露出半张脸儿来,果然是妙玉。  

须臾内中之人瞥将过来,便瞧见了陈斯远。陈斯远朝着妙玉略略颔首,妙玉只点了下头,便将轿帘放下。  

马车自是比软轿快一些,待离得远了,陈斯远才与车外庆愈道:“妙玉时常往宫中走动?”  

庆愈道:“回大爷,好似每月总有几回。”  

陈斯远点点头,撂下车帘若有所思。先前便听闻妙玉时常出去走动,却不想是往皇宫走动。是了,妙玉带发修行,自是比寻常人等更容易进出宫城。  

当下陈斯远也不多想,便吩咐庆愈径直往能仁寺新宅而去。  

内城东,八宝胡同,薛家老宅。  

薛家规矩比不得贾家那般两餐三点,不过是一日三餐。这日一早儿,新妇曹氏便领了荷心、穗锦两个丫鬟又往西路院正堂里来立规矩。  

丫鬟同喜在门前迎了,便笑着将曹氏引入内中。  

堂内,薛姨妈正与宝钗说着话儿,见曹氏来了,赶忙笑着招手:“你也坐,若我说,也不用每日都来立规矩。”  

曹氏道:“礼不可废。”  

说着到底规规矩矩屈身一福,薛姨妈便心下熨帖,面上禁不住点头连连。她目光越过曹氏,又仔细观量了荷心、穗锦两个丫鬟。  

这两个丫鬟俱都身姿丰腴、地阁丰腴,俗称宜男之相,曹家显是用了心的。  

奈何两月过去,那薛蟠每日折腾不休,偏生不见谁有了动静。非但如此,薛蟠先前的妾室也不见动静。  

此番再如何也怪罪不到旁人头上,错非薛蟠这会子年纪还小,薛姨妈都想寻了百草堂多拿些丹丸回来了。  

当下曹氏听了吩咐落座,面上娴静一片,一一答了日间情形,又说了年节须往各处送的贺礼,一时间事无巨细,便是薛姨妈再挑剔,这会子也说不出什么来。  

她心下暗忖,这个儿媳妇果然是个贤惠的,除了不能生养,旁的真真儿是没的挑。  

待婆媳说过话儿,那曹氏便领了丫鬟回返东路院处置庶务。  

薛姨妈便蹙眉道:“你嫂子是个好的,奈何你哥哥实在不争气。”  

宝钗知薛姨妈所想,便劝慰道:“妈妈也不用太过急切,这儿女缘都是天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呢。”  

薛姨妈只蹙眉点头,没再说什么。正待此时,外间有婆子入内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