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荣庆堂碧纱橱。  

昨儿个是紫鹃值夜,雪雁一直不曾寻到空与黛玉说话儿。这会子见紫鹃出去了,与王嬷嬷对了个眼神儿,这才凑过来道:“姑娘,昨儿个舅老爷是远大爷请来的。”  

“嗯?”一双似泣非泣的眸子看过来,满是纳罕之色。  

雪雁便道:“远大爷听说宝二爷要来闹,担心又招惹了姑娘。思来想去,能制住宝天王的也唯有舅老爷了,便干脆去搬了救兵来。”  

黛玉嗔道:“什么宝天王?往后不可胡说。”  

说完自个儿噗嗤一声笑了,昨儿个宝玉那情形,可不就是天王老子?老太太在跟前,所有人都要顺着他心意。  

黛玉心下稍稍熨帖,想着好歹宝玉胡闹的时候,总还有个人念着她。  

昨儿个那情形,外祖母眼中埋怨,舅母眼神怨毒,好似都是自个儿的罪过一般。却不曾想想,自个儿那会子又是有多委屈?  

王嬷嬷见黛玉若有所思,便笑道:“这远哥儿瞧着是个体贴的,到底年长了几岁,可比宝二爷会体恤人。”  

黛玉嗔看一眼,道:“莫提他,我这会子还恼着呢。”  

说话间外间传来响动,随即便有袭人道:“林姑娘可歇着了?宝二爷来瞧姑娘了。”  

黛玉与王嬷嬷对视一眼,覆了被子侧躺下来,干脆不理。  

王嬷嬷与雪雁迎出来,就见宝玉越过晴雯、袭人,赔着笑脸儿道:“林妹妹还恼着呢?昨儿个都是我的不是。老太太、妈妈过后教训过了,我也知都是我的错儿。可那也是情急,绝没有气林妹妹的意思…林妹妹?你瞧我一眼,我给你赔不是了。”  

王嬷嬷横在碧纱橱前,道:“宝二爷,姑娘这会子倦了,要不二爷改天再来?”  

宝玉哪里肯?只不迭的叫黛玉。  

黛玉被吵得头疼,到底起身嗔怪道:“你昨儿个闹了一场,今儿个又来认错,从来都是如此,我是欠了你的?合该让你招惹?”  

“林妹妹起了?”宝玉推开王嬷嬷,笑吟吟凑过来连连赔不是:“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儿,我给妹妹赔罪了。要不,我这就褪去衣裳背了荆条儿?”  

黛玉乜斜他一眼,道:“怎么这会子又想开了?”  

宝玉笑道:“老太太说了,那事儿妹妹也是身不由己。且设下那般苛刻之约,便是珠大哥活着,只怕也难过。”  

他面上笑着,自是不信陈斯远能一次就过顺天府乡试。  

黛玉舒了口气,瞧着还在使小性儿,宝玉连说了几个顽笑话儿,又上蹿下跳哄了一番,这才逐渐转好。  

过得好半晌,待宝玉走了,王嬷嬷便凑过来道:“姑娘,这…就揭过了?”  

黛玉叹道:“还能如何呢?”  

是啊,那可是宝天王!有老太太在一日,就没人敢招惹。他要做什么便做什么,不高兴了上下都要哄着。  

黛玉寄人篱下,这外孙女哪里比得过宝贝孙子?谁不知惹了宝天王没好果子吃?哪怕是黛玉也一样!  

若不顺势缓和,来日只怕下头人便要暗中使坏。  

王嬷嬷听懂了,叹息一声道:“姑娘且忍一忍吧,我看那远哥儿也是个争气的。”  

黛玉点了点头,没言语。  

王嬷嬷又道:“过几日我出府一趟,姑娘可要带什么物件儿?”  

出府不过是托词。雪雁一个丫鬟,不好随意出府,王嬷嬷这等奶嬷嬷却没这等约束。她说出府,实则便是去寻贾雨村通风报信。  

黛玉目光一凝,缓缓点了点头:“也不用带什么,嬷嬷只管去就是了。”  

王嬷嬷去寻贾雨村,那婚约的事儿定会说了。贾雨村为黛玉老师,又得林如海托孤,必定要考校陈斯远一番。  

就是不知这考校,陈斯远过不过得去了。  

却说陈斯远得了两封请柬,这头一封期盼已久,乃是梅家送来的。约定三日后登门。  

陈斯远看罢暗自松了口气。燕平王既说了梅家有科考秘籍,那一准是有的,就是不知这秘籍到底是什么法子。  

如今的陈斯远,附庸风雅有一套,下场制艺那一准原形毕露。不过五年之期,就算耍赖拖延半年,陈斯远不过有两回乡试的机会…这前提还是他一年内就能从国子监肄业。  

怎么从国子监肄业?简单,积累八分就够了。  

一次月考头名一分,还要赶上八月秋闱,这意味着陈斯远起码要连续八次月考头名,或者四次月考头名、两次季考头名。  

这国子监里虽说混事儿的居多,可也有各地送来的优生,考头名又哪里容易了?  

说不得还要寻一寻捷径。奈何贾赦最近忙着起大观园,一直不得空引荐国子监属官。  

叹息一声,陈斯远放下请柬,又看第二封。  

这第二封乃是薛蟠送来的。下头写了日期,定于腊月初二摆纳妾酒。  

陈斯远眨眨眼,暗赞柳燕儿好本事,竟真个儿哄了薛蟠摆酒纳妾。  

思量间,便见小丫鬟芸香瘪着嘴蔫头耷脑行了进来。陈斯远撂下请柬,笑着问道:“这又是谁招惹你了?”  

芸香瘪嘴道:“方才寻了婆子扫听,那赏钱说是要下个月才能放下来。”  

荣国府月例银子从前都是月初就放,如今总要拖延个十几日,有时甚至月底才放。芸香私底下嚼舌,说是二奶奶王熙凤拿了月例银子放了出去,每月都能吃一些出息。  

这话听听就罢了,贾琏是荣国府袭爵人,王熙凤可是明媒正娶、八抬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