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铁槛寺(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香菱应下,与陈斯远对视半晌,忽而又顽皮一笑,身子泥鳅也似一路下滑。  

陈斯远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纳罕道:“怎么又来?”  

香菱半晌方才吞吞吐吐道:“明儿个…我就走了…左右大爷也要憋闷着…不若这会子放纵一回…”  

陈斯远闻言便只好依着她。时而他抬头观量,便见:胭脂染就丽红妆,半启犹含茉莉芳。一种香甜谁识得,殷勤帐里付情郎。  

俄尔,香菱道:“大爷可要换个法子?”  

“哦。”  

“哦?”香菱不解地眨眨眼,忽而想起往日书房教导,顿时嗔怪道:“大爷真坏!”  

小院儿里一夜旖旎,可惜春宵苦短,转眼便到了天明。  

清早红玉、芸香进来帮衬着香菱拾掇行囊,便见不拘是陈斯远还是香菱,都是一副不曾睡醒的模样。  

小丫头芸香不曾多想,只当主仆情深,二人夜里说了半宿方才睡下。  

待拾掇停当,陈斯远领着红玉、芸香,送香菱出了后门。那后门外早停了一架马车,钱飞虎一身劲装,另有两个雇请了的趟子手随行。  

外人面前,陈斯远不好与香菱多说,便上前与钱飞虎低声交代。  

这边厢几个丫鬟依依惜别,红玉还好,心下略略有些庆幸,倒是芸香哭成了小花猫。  

香菱素来和气,从不曾教训过芸香,便是她做错了事儿,香菱也只耐心教导,从不说一句重的。与之相比,红玉简直就是个大恶人!  

如今温柔可亲的香菱姐姐走了,那红玉岂不在小院儿里称王称霸了?想到来日凄楚,芸香顿时泣不成声,上前扯着香菱道:“姐姐待寻了家人,一定要早些回来。”  

香菱这会子也动了情,搂着矮一头的芸香,目光却瞥着陈斯远道:“嗯,我,我一准儿早些回来。”  

此时陈斯远回转身形,香菱擦着眼泪将芸香放开。陈斯远自袖袋里掏出一枚鼓鼓囊囊的锦囊来,交在香菱手中,郑重嘱咐道:“接了你妈妈后再打开,切记切记!”  

“嗯,大爷放心。”  

陈斯远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香菱刚要上马车,忽而想起了什么,转头将红玉搂紧,莺声燕语一般呢喃着嘱咐了一番。也不知她说了什么,红玉先是讶然,随即慌慌张张瞥了陈斯远一眼,跟着面上便腾起了红晕来。  

香菱交代过了,转身便上了马车,旋即挑开车帘来与众人依依惜别。  

陈斯远与钱飞虎道:“走吧。”  

钱飞虎颔首,招呼一声,车把式抡了鞭子,马车辘辘前行,那香菱便一路回首观量着逐渐远去,直到掩于街角。  

芸香这会子兀自还在啜泣,凑到陈斯远身边儿道:“大爷…姐,姐姐…何时回来啊?”  

陈斯远玩味道:“快则三五个月吧。”  

他没说慢则如何,因为除非出了天大的意外,不出意外的话,他与香菱这辈子也不会回来了。  

就是不知来日自个儿是与香菱重逢,还是奔赴黄泉。  

转眼到得二十四日夜里,此时为伴宿之夕。  

里面两班小戏、耍百戏的与亲朋、堂客伴宿,凤姐儿在内中事无巨细,一一料理。陈斯远坐镇前头向南大厅,或迎宾朋到来,或四下巡视。  

贾珍走通了戴权的关系,到底赶在发引前给贾蓉捐了个龙禁尉的官儿。于是新制的铭旌上便书写着:大顺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  

到得二十五日早间,吉时已到。  

宝珠这才披麻戴孝出来,以未嫁女之礼摔丧驾灵,哭得撕心裂肺。  

此时八公、贾家亲朋故旧纷纷随行送殡,大轿十来顶,小轿三四十,各色马车百余乘,算上前头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摆开来绵延出去三四里!  

路上又有各家祭棚,这回连四王都派了人来路祭。行不多远,发引队伍忽而停下。陈斯远在当间,只遥遥瞧见有一大轿停在一处祭棚,旋即便有管事儿的慌忙来寻家中主人。  

不一刻贾赦、贾政、贾珍等纷纷上前与轿中人见礼,说过几句话,又喊了宝玉上前。  

陈斯远暗忖,那人定是北静王了。只可惜离得远,听不清此人声音,倒是不好判断此人是不是那日隔着屏风的贵人。  

送殡队伍停了好半晌,众人才各归其位,复又启程。一路出了内城,外城又有贾政、贾赦、贾珍属僚设的祭棚,这回送殡队伍再不停歇,一路出了城门,径直往西而去。  

陈斯远得了王熙凤之请,前后照应,忙得脚不沾地。行了半日,忽有管事儿的来寻,道:“远大爷,前头有地方歇脚,是不是问问二奶奶?”  

陈斯远颔首,一拨马首兜转回来。先行问过邢夫人、王夫人等,二人都说不用歇息。陈斯远这才来寻凤姐儿,凤姐儿思量着道:“行了半日,想是有女眷要歇脚更衣的,咱们快去快回,待歇息过了快些追上也就是了。”  

陈斯远应下,打发身边小厮四下问询,不一刻便有二十几驾马车往北而去,须臾便到了一处庄子。  

陈斯远先行一步,打发管事儿的清场,将庄中男子尽数赶到后头,又派了小厮看顾着。  

后头二十几驾车依次到得庄子里,丫鬟、婆子便搀扶内中女眷入屋舍内更衣。  

陈斯远刚安顿好后头,转头回来便见宝玉、秦钟两个自凤姐儿马车里下来,与凤姐儿言语一声,便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