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道境(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渊海,黑礁。  

高高的闸墙上头,顶盔贯甲的虎威霆远远瞧见雷光闪烁,自家军主的身影和秦淮几人在海雾中若隐若现,知道是要即刻起锚出海,很快便调整好了望月的各项参数,将能源出力拉到最高。  

“开船!”  

随着气势强盛的道兵都统一声虎吼,这艘庞然大物极为灵巧的调转方向,根据蝶朱的指引驶向远洋,完全不像是有百丈之长的巍巍巨船。  

望月楼船之中,除去为虎威霆提供方向指引的蝶朱,近几年甚少离岛的虬青也跟了过来,说是害怕蝶朱道伤复发,特意随行,以防关键时刻无人搭手帮忙。  

一层大厅,泽禺正跟新进登船的虬青、蝶朱二人高谈阔论,聊着天南海北的趣事。  

次顶层的会议室中,谈松正拿着从秦安和阎昭会处反馈回的消息,给秦淮几人开着小会。  

“原来这云来钓叟是曾经跟着思凡搅风弄雨的龙伯,如此一来,也就怪不得元明天帝没能将其捉住了。”  

谈松放下手中的文件,紧了紧眉,有些感慨。  

“是因为思凡之力的缘故?”  

秦淮瞥了眼阎昭会对元明天帝的实力评级,开口递了一句。  

“不完全是,尽管思凡之力霸道无比,但元明天帝同样有着果实意志的加持,全力爆发下甚至能横扫一切六司,打不过总躲得过。但如果抛开这些外因,屹立在这颗果实顶端的天帝,恐怕还真未必能胜过从思凡进修回来的龙伯。”  

谈松摇摇头,缓缓道:“土著,终归是土著,没有见过更高更远天地的无翼虫,底蕴实在难以跟穿梭叶海的有翼虫相比。”  

“更何况,这个龙伯的本体和传承,都是龙伯,哪怕不动用苦器,他最起码也有六司巅峰的实力。”  

郑昭旻指了指文件封面上的青皮巨人,咂舌道:“也不知道他加入思凡前,是几千年的道行,要只是两三千年,那还好说。可要是四千年,那问题可就大了。”  

“是因为本法身?”  

秦淮想到划分七宫位阶和六司位阶的标准,出言猜测道。  

“是,也不是。六司位阶的妖怪神灵即便没有阎浮传承,也拥有与本法身强度相当的本尊身,本法身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需要额外费时间去参悟、修炼的东西。”  

讲到关键处,谈松顿了顿,继续说道:“真正重要的,是阎浮传承中包含的完整阎浮力量。  

对于低位行走来说,提升位阶的方式粗暴简单,只要堆砌觉醒度,将传承完全复苏,就能在八极巅峰前畅通无阻,直到七宫级别的传承试炼。  

而通过传承试炼,成为代行者后,提升位阶的方式则发生了一些变化,会要求代行者以更精细、更巧妙的方式,配合所代行的传承,将传承蕴含的阎浮力量一步步修至大成。  

这种方式的具象化,就是成为代行者后的那一次次专属阎浮事件。  

至于修行,佛门曰修持,道门曰修道,儒门曰修身,三教百家,诸圣之言,一言以蔽之,‘天人’而已。  

三千阎浮中超凡无数,派系冗杂,单论道门,法典完善的派系就有多种,龙虎、清微、北帝.  

不过说到底,这些派系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道”之一字。  

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我们也整理出了几个标准,用来衡量代行者对传承完整阎浮力量的掌握程度和未来延伸。  

这些标准依次到底,分别是见道、种道、知道、入道、成道。  

所谓见道,就是成为阎浮传承的代行者,拥有一门切实的传承神通,和独一无二的代行能力,算是初入七宫。  

种道也可作求道,见道后方能种道。  

种道,便是代行者解锁所有传承技能后,依据其中包含的阎浮力量,窥见天道,修炼、升华出种种传承神通的过程。根据进度不同,又分小成、大成,代表着七宫巅峰。”  

听着谈松的耐心讲述,秦淮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开口道:“这种道的标准,听起来跟本法身尊颇为吻合。”  

“不错,在种道一途,本法尊和本法身各有优势,本法尊容易且快,本法身艰难却强。”  

谈松指了指自己,缓缓道:“修炼本法尊的代行者,只需要夺舍一具与传承相合、神智磨灭的六司法身,便可顺势掌握六司法身本就拥有的传承神通,无需再费时间从零开始,进度不可谓不快。虽然在使用心得和大道感悟上,会比本法身生涩许多,从长远来看难说好坏,但不得不说,本法尊确实大大提升了阎昭会中六司代行的数量。”  

种道再往下,便是知道,意思是将阎浮传承的所有神通完全掌握,本法身尊大成。  

至于入道,则是需要以传承神通所代表的完整阎浮力量为基,领会三千大道,身入道中,成就五方老。”  

最后的成道,就不是能述诸文字语言的了,即便是羽主亲来,也很难讲得明白。”  

“谈先生,听您的意思,从七宫到六司,可以通过一次次专属阎浮事件来完成本法的修炼;那如果一位六司想成就五方老,又该如何完成从知道到入道的跨越呢?”  

秦淮清楚谈松讲这些知识绝不是无的放矢,消化了一会儿后,就顺着话头往下说道。  

“这个嘛,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要破天关。我怀疑,这个龙伯,就是一位已破了道关的六司巅峰。”  

谈松望着青皮巨人,自顾自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