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风暖春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淮收起名片,想了想,取出一套清微蓝箓,点点头道:“这是一点见面礼,还望黄小姐勿要推辞。”  

“恭敬不如从命,秦先生再见。”  

眼瞅黄莺事情办完,毫不拖泥带水,顷刻即离,秦淮不着痕迹地松了松眉,目光从新到的那31300点阎浮点数上收回,吩咐掌柜结账出门后,一边把玩着貔貅盆,一边感受着民国初立后的人世百态,半逛半溜达,顺着街市一路寻那泥人张去了。  

辛亥年,三月廿三。  

袁项城在京城正式接任临时大总统,举行的宣誓仪式甚是隆重,天津卫的金楼当中倒是也在张灯结彩,唢呐齐鸣。  

升匾挂彩,燃鞭放炮,一片忙碌中,婚宴开始了。  

秦淮身穿正红暗大褂,胸前绣有一条彩金蟠龙,腰缠玉带,体态昂扬,很是精神。他将蒙着盖头,一袭凤冠霞帔的红缨从轿中请出,见过诸位宾客后,便亦步亦趋来到大堂之中,面向李书文和项义海,面色恭敬。  

“拜天地之灵佑兮,得恒久之姻缘。”  

“拜!兴!”  

“采日月之精华兮,沐万物之芳菲!”“拜!兴!”  

“请琴瑟之和鸣兮,结两姓之永好!”  

“拜!兴!”  

拜过天地后,再拜高堂,最后夫妻对拜后,这流程便走得差不多了。  

得老丈人允准,秦淮和红缨相识六年后,今日终于算是修成正果。  

金楼中这场婚宴排场很大,所请宾客也多,但却并没有进行到太晚,毕竟什么事情都比不上秦淮今天的头等大事。  

“红缨。”  

秦淮缓缓揭开红缨的盖头,两人四目相对。  

虽然这些年来早已看过了无数次,但今天灯影下的刀马名旦却格外动人。  

恍若天成的眉眼,水嫩润泽的红唇,皎如明月的玉靥,灿若星河的明眸,还有眼底深处怎么都掩饰不住的浓浓爱意。  

他二人之间虽未有太多刻骨铭心的经历,却有隽永香醇、相濡以沫的情谊。  

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见秦淮一直盯着自己,施了太真神妆的红缨双颊微红,伸手轻拽他腰间玉带,小声道:“秦郎,夜深了。”  

“嗯,歇息吧”  

从桌上摘下一朵从山海界采回的火红牡丹,轻轻插在红缨的鬓间。  

两人吃过同牢肉,喝过合卺酒后,秦淮以指作剑,斩下一缕墨发,与红缨递来的青丝纠缠交织,结为一体,共存袋中。  

秦淮帮妻子解下凤冠,拔簪梳发;红缨替夫君除去鞋袜,宽衣解带。  

此时墙角却贴着一道几近透明的无形身影。  

处于鳞隐状态的敖灵将琼耳贴在朱漆门框之上,一双瞪大的美眸眨也不眨地紧紧盯着房中。  

“咳咳,阿武,你都多大岁数了,咋还学后辈一样趴墙角闹洞房,小儿女情态浓烈,躁得很.”  

不知从哪突然冒出来的李书文拍了拍躲在另一头听墙角的李炳武,五蕴皆空的眸子朝敖灵所在处瞥了一眼,状若无意道:“.依我看啊,这喜事还是得修身遵礼,才能美满。你呀,还是跟我回家吧。”  

文武两兄弟越走越远,敖灵刚想抬头继续看,就见一道不住扩大的虹水漩涡将她整个人吞了进去。  

“啊,淮郎,你坏!”  

而此时的房中,自然便是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好日子。  

正是:六合大枪红缨抖,秦淮酒家情韵留。  

“中先生,中先生!”  

南京临时政府的走廊中,宋钝初在后面紧紧追赶着前方快步急走的中山樵,呼喊之声引得众人侧目。  

“参议院不是墙头草,哪边风来了,就往哪边倒吗?”  

中山樵停下步子,转过来看着宋钝初,表情有些痛心。  

“中先生,我知道,定都京城是袁项城玩的把戏,你听我说。”  

“专制体制下走过来的政治官僚,是玩弄政治把戏的高手,我明白,我不会不服从参议院的决定。但是我不明白,迁都,临时约法,和未来要开的国会,这是我们手中掌握的,制约专制制度不敢复辟的三件法宝,而袁项城正式就职还不到一天,这第一件法宝就失灵了嘛。”  

中山樵从怀里掏出那封今日袁项城于京城宣布就职的电文,抢在宋钝初之前表了态。  

“中先生,最终能制约袁项城的,除了津门的那两位,恐怕还是一部根本大法,和未来的正式国会。”  

“钝初啊,我向参议院提议,约法会议由你来主持。”  

中山樵望着身前的宋钝初和杜心五,顿了顿,继续说道:“慎媿啊,你跟劲荪关系甚笃,霍大侠留下的精武体育会你要好生照看,目前义和军绝大多数的拳师都是各省的义士们所组成,你明白我意思吗?”  

“我明白,靖波和同臣为这个国家牺牲的已经够多了,日后万一专制复辟,总不能再让他们拿命去拼,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力量。”  

“不错,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抓紧时间制定出制约滥用职权的根本大法,一方面培养人才,练就一支能稳固国家社稷的强大部队。”  

中山樵想起前些日子秦淮送来的资金支持,脸上总算有了些许笑颜:“有人说,一日无君,国将不宁;要我说,国无法,有君也不宁。”  

“杀人,放火,反迁都!我真是奇怪了,你怎么就不能直截了当的跟南京说明你的意图呢?你这叫侥幸得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