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红缨(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袭胜轩,后堂项家班班主项义海见李炳武和秦淮都已落座,忙招呼女子上茶。  

“红缨,你去沏壶好茶,武老弟好不容易来一趟咱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是,父亲。”女子也不扭捏,转身就去准备茶水。  

李炳武看着眼前旧识,不由得感慨。  

“项老哥,咱哥俩可是有日子没见了,没想到多年一别,再见时红缨都出落成水灵灵的大姑娘了。”  

“是啊,自五年前京城一别,咱哥俩真是有日子未见了。  

前两年听说你从佛山问拳归来后便在家闭门不出,如今想来怕不是在家精进武学?2  

我等怕打扰同臣前辈,也不好擅自拜访,只盼着你什么时候有空能来津门聚聚。  

这不,最后还是让我等到了。”  

项义海也是感慨万千,多年老友能重聚本就是人间幸事。  

尽管有些不开眼的老鼠跳上跳下,却也并未破坏二人的好心情。  

正当两人叙着叙着旧,项班主却是话锋一转,将话头引到了秦淮身上。  

“武老弟今天带来的这位小兄弟可真是拳脚过人,做事老辣。  

三下五除二便将凶徒制服不说,这事后处理也颇为厚道,任谁来也挑不出一点错儿。  

不愧是英雄出少年啊。”  

看到这位项班主将话头引到自己身上,李炳武又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秦淮也双手抱拳略略回了一礼,“小子只是看那几人实在嚣张,因一时言语便妄动杀念。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便一时冒进,若行事欠妥,有什么做得不对之处还请班主海涵。”  

“被人欺负到头上了还不能还手?津门没有这样儿的规矩。”  

项班主摆摆手,示意秦淮不用放在心上。  

“不说这些烦心话,来来来,喝茶。”  

趁着秦淮他们三人交谈,女子便沏了一壶清茶回来,在三人面前一一俯身敬茶。  

闻着这白茶清香和空中残留的茉莉香,秦淮也端起茶杯细细抿了一口,  

鲜爽回甘,滋味醇和,真是好茶。  

“小兄弟,怎么样,这可是上好的白鹤寿眉,此等佳品世间难有啊。”  

“香气高扬,清香持久,再配上这位姑娘的手艺,不愧为绝品。”  

秦淮放下茶杯,不卑不亢地回道。  

秦淮看着俏生生站在项班主身后的女子,却也不由得多说了两句。  

“这位项姑娘想必就是刚刚在戏台上叱诧风云的穆桂英吧,一手花枪耍得可真是精彩。”  

女子微微一笑,也不言语。  

趁着秦淮夸赞她手艺高绝,项红缨也在默默观察着秦淮。4  

与她平日里见到的其他男子不同,眼前这人容貌虽是一般却有股独特难言的气质。4  

短发干净利落,杏眼清澈透亮,两条浓眉更如墨虹般横卧在眉骨之上,双颊虽瘦,可配合轮廓柔和的鹅蛋脸却也差强人意。7  

嗯,容貌确实还行。  

她自小在戏班子长大,各色人等见得多了。  

武人和少年该是什么样子,她最是清楚不过,可面前这个,不一般。  

寻常武人多是粗犷豪放之徒,少年也多行事冲动。  

而面前这个小哥虽说武艺过人,可谈吐见识又不似武行人物,反而像饱经世事的积年老吏。  

虽是少年,可在快意恩仇的同时却又行事老练,不留丝毫手尾。10  

踏的,还是不够强啊!!!如果可以就一直杀,从街头杀到街尾,从国内杀到国外,只要还有人敢来,就说明杀的不够多不够快,踏马的,国术岂是如此不便之物,杀杀杀杀杀杀杀!  

真是奇怪,她暗自想着。  

“项老哥,你可是有所不知,我这师侄姓秦,名淮,如今才十八九岁。1  

被我大哥收入门墙不过数年,武艺就已不下于我,是真正的天才!”2  

李炳武见气氛有些冷场,便开口郑重地向项班主介绍起了秦淮。  

“秦小兄弟真是一表人才,不知以后可有去处一展抱负?  

若是不嫌,可愿随我们一起巡游神州万里河山,问拳天下武道群英?”  

项班主听到秦淮不到加冠之龄武艺便能与李炳武相比,饶是以他的养气功夫也不由得吃了一惊,急忙询问秦淮志在何方。  

“项老哥,俺家秦淮还没出师呢,你可不要在这哄骗小孩啊。”  

李炳武看着项班主急迫,护崽子的同时也不由得奇怪道,  

“我看这茶园也挺好的啊,这可是你打拼了几十年才攒下的基业呢,咋地,不要了?去浪迹天涯?”  

看着项班主欲言又止的模样,静静站在他身后的项红缨却突然开口。  

“父亲,武叔叔不是外人,还是如实相告吧。”  

“也罢,事无不可对人言。”项义海斟酌再三,还是将一段往事娓娓道来。  

“我们项家班一脉早年间便以唱戏为生,白天练武,晚上唱戏。  

那时候我们项家班便以精湛的武戏闻名梨园,培养的刀马旦和武生都是个顶个的角儿。  

就在四九城那地界,谁人看了在武林上声名赫赫的项家枪不得叫一声好?  

可惜自从被皇帝召入宫后,项家班便盛极而衰,人丁不兴,逐渐就剩下我们这一脉单传。  

家父若不是当年受过某位义士襄助,项家班能否延续至今还尚未可知。  

可惜后来这位义士被朝廷暗害,家父受其大恩无以为报,便想趁着妖后六十大寿进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