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短暂的休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4月2号上午,孙志伟回到京城。  

他就在许一民的办公室内重新梳洗了一番,恢复了本来面目。  

然后就地完成了情况汇报的书写,其内容主要是从他下火车开始到回京这段时间的历经。  

这是必须说清楚的,只要有一段时间的失联,而事后又得不到证实,那就很麻烦。  

那些年因为这种“说不清”的理由下马的人不在少数。  

不过,这次他不用太担心。  

毕竟他交上去那么多资料战利品,如果哪家喜欢用这种方式安插人员,那就亏到姥姥家了。  

报告交上去后,孙志伟就找许一民领了一周的假期直接回家。  

被许一民的专车送到文津街后,他径直进了家门,然后在走廊里取出在莫斯科购买的4套套娃提在手里。  

现在这时候,家里只有杨桂花一个人在做午饭。  

中午,童佳佳一般不回来,她直接在幼儿园食堂吃午饭。  

但孙红缨和孙爱国两人还是要回家来吃的,这时候大学里的食堂伙食一言难尽。  

为了保证营养,两人就以节省伙食费的理由,每天回家吃饭。  

也幸亏两人的学校都在附近不远,不然这种办法也没用了。  

孙志伟进门的动静不小,杨桂花在厨房都听到了,她赶紧出来查看情况。  

“哎呀,领导你回来啦。”  

“恩,回来了。小杨啊,我不在家这段时间,家里有什么情况么?”  

“情况?没什么情况呀,家里很好呢。”  

“那你呢?大丫小丫还丢在村里么?”  

“领导,童领导倒是让我把娃娃接过来,但这花费太大了,我还在考虑。”  

“那你自己考虑,大丫小丫虽然是女孩子,但长大了也能给你养老,不要那些陋习误导了。”  

“如果能读书,将来她们才能有更好的生活,你总不想将来继续让她们在农村种地吧。”  

杨桂花听了孙志伟的话,眼中迷茫也减少了很多,但还没有下定决心。  

孙志伟也是随口提点一句,听与不听在个人。  

她现在在孙志伟家做保姆,随着马上经济放开,孙家给她的待遇肯定也要水涨船高,她一个人供养两个孩子读书是不成问题的。  

“那领导您先休息一会,我去厨房加个菜,红缨还有一会才能到家。”  

“爱国呢?”  

“爱国最近学习任务紧,这段时间都是周末才能回来一天。”  

“好,我知道了,那你去忙吧。”  

算算时间,从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两个孩子很快就要进入实习阶段。  

他们都是有单位后参加的高考,实习期就是回原单位上班。  

只不过比起他们原本的岗位和待遇,现在肯定要好上很多,以后的前途也更加广阔。  

他比较担心的是孙爱国,后面十年的老山轮战迟早都要轮到他们,枪炮无眼,到了前线真的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真要以后出了什么意外,童佳佳不会原谅他,红缨也不会原谅他,连他自己也不会原谅自己。  

他宁可自己在其他方面多做贡献,也不想把儿子送上去挨炮弹。他并不伟大,也不想多年后,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后悔。  

像那位大儿子倒在前线,又将二儿子送上去的做法,他自问做不到。  

高山下的花环在国家来看是伟大的,但对他们的家庭来说也很残忍。  

他现在有能力,自然不会让儿子去冒险。  

之后的两周,孙志伟在家里好好的休息了一下,也侧面了解了两个孩子的想法。  

孙红缨比较听话,爸妈怎么安排她就怎么做,不像他们学校里的那些同学,不好好学习,搞什么诗社。  

在红缨所在的班级里,她的年龄算是最小的,其他很多人都是往届毕业生,带着孩子来上学的都有好几个。  

而她也算最不合群的一个了,因为家就在学校附近,红缨基本上很少在学校吃饭,也不参加诗社等课外活动,就一门心思的专心学习。  

这让孙志伟十分满意。  

但是孙爱国那里就不好弄了,军事院校很多时候都要过集体生活,回家的时间少,受到的外界干扰也少,他现在更像一个纯粹的军人。  

他一时间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进行干涉。  

不过时间还有,暂时还不急,这次不行,下次回来再处理也来得及。  

休息了两周,五一前孙志伟再次出发了,这次他要从东京路过,再转道纽约。  

国内到M国的直航要明年才能开通,现在他只能这么转机。  

不过也不算浪费时间,东京那边有个地方他准备去转转。  

内阁调查室,是52年在M国的授意下组建的情报机关,目前来说算是CIA的下属情报机构。  

它的主要任务是收集中国和毛熊等国的战略情报,同时统筹其他情报机构的情报资源,进行汇总分析。  

它获取情报的手段包括军方提供的机密情报、公开出版物、新闻报道等开源情报、驻外人员提交“专题报告“、动员出境游客收集指定信息、设立专项奖金激励学者提供研究成果等等。  

这里面包含了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情报收集,虽然它们暂时对CIA更加依赖,但也为以后独立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重要的是,它继承了二战时期,小日子几大情报机关的情报数据和潜伏人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