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四选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54章四选一“今晚吃海鲜!”  

见一家子都齐了,章若岚很高兴。  

摸摸孙女背心,见她背上全是汗,忙招呼阿姨带俩孩子去擦汗换衣裳。  

完了就拉着顾兰溪的手,笑呵呵的跟她讲:“前些时日渤海开海,你也不在家里,没吃上头茬,这些都是今早四点才上岸,你二舅专门让人空运过来的。”  

顾兰溪在开元县拍戏,哪怕下山了,交通也不怎么方便,想要吃到鲜活的海鲜不是不行,但很费功夫。  

陆南亭知道她好这一口,给她送过两次,结果她只要一想到那小腿乱蹬的虾爬子,加上运费和人工,一只就得好几百,死活不让送了。  

讲真的,还挺馋。  

今晚家宴,又是吃海鲜这种方便的东西,也没让厨师来,俩嫂嫂都穿着围裙,在厨房忙活。  

顾兰溪见状,忙去找围裙。  

然而陆南亭一个健步,已经把她按在了座位上:  

“你这戏连着拍了一个多月了,天天累死累活的,好不容易回家来,还是消停的坐着吧!而且,你不是有事要跟妈妈讲吗?厨房里有我,你不用操心!”  

章若岚给了小儿子一个赞赏的眼神:“你爸和你大哥二哥这会儿还在书房商量事情,你去帮你两个嫂嫂干点重活儿,挺好!”  

有陆南亭在,她在陆家,就没沾过活儿。  

不论从前被留饭,因为不好意思,想帮忙,还是婚后回来吃饭,都是这样。  

俩嫂嫂听到动静,也乐呵呵的让她坐着。  

王沛铃甚至不忘笑着吹嘘自己:“今晚让你尝尝二嫂的手艺!”  

章若岚立刻拆台:“可赶紧的吧!蒸个盖蟹还需要什么手艺?那不是有手就会?”  

王沛铃一向比较皮,听到婆婆这样说,也不生气,反而叉着腰反驳:  

“那可不是有手就会的事情!不同品种,还有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螃蟹,需要的时间可不一样!”  

好吧,很有说服力。  

顾兰溪就对着她竖大拇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广州靠近南海,吃南海海鲜更多。  

南海海域开海日期要比渤海早半个月左右,那边肉更细嫩、厚实,且腥味也更淡的兰蟹比较常见,渤海这边则是肉质紧实、海味足的盖蟹更受欢迎。  

王沛铃把洗好的盖蟹一一送上蒸格,就开始掐表等。  

卫萱则把处理好的大黄鱼摆在盘子里,放到另一个锅里蒸。  

顺带着,还蒸了一屉皮皮虾。  

“小弟,切点土豆洋葱,等下搞个干锅虾,不然太清淡了。”  

陆爸爸口味比较重,桌上全是清淡的,他该吃不下了。  

陆南亭毫不犹豫,拿了削皮刀,拉过一只小木凳,就坐到了垃圾桶边上,开始削皮。  

还别说,大大个坐在小小凳上,老可爱了!  

“明天需要派人过去帮忙吗?”  

“可能需要厨师,等下问下肖姨,家里卫生,陈姨和秦姨已经打扫好几天了,保管出不了错。”  

“嗯,反正都是些至亲,就算出点篓子也不怕。”  

顾兰溪点点头,就开始跟她说起都有谁来:“我家那边有好几个伯母会过来,还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堂姐堂哥…”  

一来见见陆家人,看他们好不好相处,二来看看顾兰溪,看她婚后状态好不好。  

虽然顾兰溪没有直系长辈可以依靠,但现在,愿意给她撑腰的长辈有很多。  

抛开感情不谈,家族中,有本事的晚辈,和没本事的纨绔子弟,在长辈们心里的重要性是完全不同的。  

不说别的,自从她十四那年考上少年班,每年家中祭祖,她的站位都往前挪了不少。  

现在有人大老远过来给她过生日,很正常。  

章若岚点点头:“礼数要周到,明天记得提前安排好司机,早点去接人。”  

顾兰溪摇头:“不用,他们都在这边有房子,也有自己的司机还有车子,到时候会自己过来,我这边把车库安排好就行了。”  

这是顾兰溪婚后,陆、顾两家人第一次坐在一起吃饭。  

虽然是家宴,但顾家人十分重视。  

为了不丢她的脸,家家户户甚至专门托运了限量版豪车过来。  

顾兰溪觉得太夸张,都不好意思讲。  

“要是放不下,先把你那边的车子开过来一些。”  

“不用,来的人没那么多,车库够用,要是不够,我就把我们的车开一些去表叔那边,省得开回来麻烦。”  

见她考虑得周到,章若岚又问起菜单来。  

“菜单肖姨早就拟好了,食材也早就联系好了,明天凌晨就会配送过来。”  

顾兰溪忙打开手机,把那表格转了一份给她。“甜品大多数人都不爱吃,颜值就很重要,老肖不擅长这个,明天把老程带过去。水果的话,明天一早,农庄那边也会给你送一批。自家种的有机水果,会比较有心意一点。”  

顾兰溪挨着点头,完了又跟她说了自己准备的回礼:“请了点心师傅上门,打算做一些点心作为回礼。”  

“哪里的师傅?”  

明天除了陆家人,就是江家人,还有顾家人。  

要是准备粤式点心,难免有把娘家人当外人的感觉,若准备京式点心,又感觉不太对。  

“是苏州请的师傅。除了点心,我还准备了一些铁观音,是我一直喝的茶园里刚采的秋茶。”  

“堂哥堂姐们来的话,送这些可能不太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