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连激进的朱元璋都觉得太激进了(1/5)
备倭水师衙门的温度,似乎都随吴祯的开口,瞬间下降了几度。
“侯爷,您就瞧好吧,这事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都是做熟的事。
此前已经做了三次了,都是半点差错也无。
龙江宝船厂归大侯爷统辖,主管宝船厂的常提举,也是大侯爷手下的心腹。
当年跟着大侯爷出生入死,大侯爷也没有亏待他,一路提拔到了现在的位置上。
忠心上面没得说。
为人谨慎,做事也大胆。
那边有他坐镇,海船出龙江宝船厂入大江,绝对不会出任何的差错。
大侯爷统领江防水师,整个长江都归大侯爷管辖,调度。
侯爷您,掌管备倭水师。
从江上到海上,都是大侯爷和侯爷的地盘。
海船从宝船厂到这里,一路上都是在自家地盘行走,安全的很。
只要小心一些,断然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这人说这话时,一脸的理所当然,与荣共焉。
他说的都是实话,半点虚假都没。
他口中的大侯爷,乃是江阴侯吴良,也就是靖海侯吴祯的亲哥哥。
吴家一门双侯,这可不多见。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两个侯爷,都是实权侯爷。
深得朱元璋信任,一个掌管江防,一个掌管海防。
京师应天,又是靠着长江的。
等于说是,水上的门户,直接就被这兄弟二人掌握了。
正儿八经的位高权重,简在帝心。
“陆地上的事归皇帝管,水上的事归侯爷们管。
在这水上,侯爷们的话比皇帝好使。”
他又补充了一句。
吴祯的面色,原本已经缓和了,此时听到这话后,瞬间又变得严肃起来。
弯腰凑近的这人跟前,双目死死盯着他:“这话谁与你的说的?”
这人乃是备倭水师中的千户,也是死人堆里打过滚的人。
此此时,却只觉得浑身发紧,像是被猛虎盯到了一样。
“回…回侯爷的话,这…这话不是属下说,是许多兄弟都在说…”
刘大宝咽下一口吐沫,声音显得有些干涩的禀告。
吴祯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站直身子,手中握着的两个铁核桃,再次转动起来,发出咔咔的声响。
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
语气也随之缓和了下来。
“大宝,你也是跟随我多年的了。
这么多年来,跟在我手下做事的人多了去,为何我独独看重你?”
“这是属下傻人有傻福,都是侯爷您的抬爱。”
刘大宝微躬着身子,满脸堆笑的出声说道。
带着满满的感激与小心。
吴祯摇了摇头道:“我一看到你,就觉得顺眼倒还在其次。
主要还是你这个人,对我忠心耿耿,敢打敢拼。
该拼命的时候,能豁的出去。
偏偏心又很细,做事情很牢靠,从来不让我多费心。”
“都是侯爷您的栽培和提拔。”
刘大宝身子弯的更多了。
“你这样聪明又谨慎的人,如今怎么也说出这等,不着调的话来了?
什么叫做陆地上的归上位管,水上的归我吴家管?
这天下是上位的天下,我兄弟二人也都是上位的臣子。
需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别管是陆地上的,还是水里的,乃至于是地底下的,都是上位的,都归上位管。
我兄弟二人,还有你们,都是替上位做事情而已。
这些一定要记牢了!”
吴祯面容严肃。
刘大宝连连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今后再不这么说。
遇到谁再这么说了,也一定会纠正。
“树大招风,高处不胜寒啊,越是到了高位,言行举止越是要注意。
越是要谦卑,越是要老实。
万万不能得志就猖狂。
这不是长久之道。
尤其是上位的脾气,最是见不得这些。
我们一定要注意。
嘴上的便宜,没必要去占。
一时的口舌之快,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容易招来祸患。
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实际的。”
他缓和了颜色,这话说的语重心长。
刘大宝再次郑重行礼,感谢侯爷教诲。
说一定会把这些金玉良言,都给记在心里去。
吴祯点了点头,拿起茶壶,摇头拒绝了刘大宝的帮忙,亲自倒了两杯茶。
端起一杯给了刘大宝,刘大宝忙双手捧着。
这个军中的厮杀汉,在吴祯跟前,老实的像一条温顺的小猫咪一样。
吴祯示意刘大宝坐下喝茶,自己也坐在主座上喝了一口。
叹口气道:“唉,真说起来,这件事也是不该做的。”
刘大宝忙道:“侯爷,您做这事也不是为了自己,乃是为了整个大明着想。
谁知道陈部的那些海寇,从哪里弄来了八艘两千料的大海船。
上面还都安装了回回炮。
本来陈部海寇,和方部海寇势均力敌。
这两部海上最大的海寇,相互狗咬狗,可以让他们无暇他顾。
不要过多的骚扰沿海。
现在陈部海寇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大海船,势均力敌的状态,被打破了。
侯爷这里要是不出手干预,那么要不了三两年,方部海寇必然会被陈部海寇给吞并。
一旦如此,陈部海
“侯爷,您就瞧好吧,这事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
都是做熟的事。
此前已经做了三次了,都是半点差错也无。
龙江宝船厂归大侯爷统辖,主管宝船厂的常提举,也是大侯爷手下的心腹。
当年跟着大侯爷出生入死,大侯爷也没有亏待他,一路提拔到了现在的位置上。
忠心上面没得说。
为人谨慎,做事也大胆。
那边有他坐镇,海船出龙江宝船厂入大江,绝对不会出任何的差错。
大侯爷统领江防水师,整个长江都归大侯爷管辖,调度。
侯爷您,掌管备倭水师。
从江上到海上,都是大侯爷和侯爷的地盘。
海船从宝船厂到这里,一路上都是在自家地盘行走,安全的很。
只要小心一些,断然不会出现什么差错。”
这人说这话时,一脸的理所当然,与荣共焉。
他说的都是实话,半点虚假都没。
他口中的大侯爷,乃是江阴侯吴良,也就是靖海侯吴祯的亲哥哥。
吴家一门双侯,这可不多见。
最关键的是,他们这两个侯爷,都是实权侯爷。
深得朱元璋信任,一个掌管江防,一个掌管海防。
京师应天,又是靠着长江的。
等于说是,水上的门户,直接就被这兄弟二人掌握了。
正儿八经的位高权重,简在帝心。
“陆地上的事归皇帝管,水上的事归侯爷们管。
在这水上,侯爷们的话比皇帝好使。”
他又补充了一句。
吴祯的面色,原本已经缓和了,此时听到这话后,瞬间又变得严肃起来。
弯腰凑近的这人跟前,双目死死盯着他:“这话谁与你的说的?”
这人乃是备倭水师中的千户,也是死人堆里打过滚的人。
此此时,却只觉得浑身发紧,像是被猛虎盯到了一样。
“回…回侯爷的话,这…这话不是属下说,是许多兄弟都在说…”
刘大宝咽下一口吐沫,声音显得有些干涩的禀告。
吴祯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站直身子,手中握着的两个铁核桃,再次转动起来,发出咔咔的声响。
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
语气也随之缓和了下来。
“大宝,你也是跟随我多年的了。
这么多年来,跟在我手下做事的人多了去,为何我独独看重你?”
“这是属下傻人有傻福,都是侯爷您的抬爱。”
刘大宝微躬着身子,满脸堆笑的出声说道。
带着满满的感激与小心。
吴祯摇了摇头道:“我一看到你,就觉得顺眼倒还在其次。
主要还是你这个人,对我忠心耿耿,敢打敢拼。
该拼命的时候,能豁的出去。
偏偏心又很细,做事情很牢靠,从来不让我多费心。”
“都是侯爷您的栽培和提拔。”
刘大宝身子弯的更多了。
“你这样聪明又谨慎的人,如今怎么也说出这等,不着调的话来了?
什么叫做陆地上的归上位管,水上的归我吴家管?
这天下是上位的天下,我兄弟二人也都是上位的臣子。
需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别管是陆地上的,还是水里的,乃至于是地底下的,都是上位的,都归上位管。
我兄弟二人,还有你们,都是替上位做事情而已。
这些一定要记牢了!”
吴祯面容严肃。
刘大宝连连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今后再不这么说。
遇到谁再这么说了,也一定会纠正。
“树大招风,高处不胜寒啊,越是到了高位,言行举止越是要注意。
越是要谦卑,越是要老实。
万万不能得志就猖狂。
这不是长久之道。
尤其是上位的脾气,最是见不得这些。
我们一定要注意。
嘴上的便宜,没必要去占。
一时的口舌之快,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容易招来祸患。
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实际的。”
他缓和了颜色,这话说的语重心长。
刘大宝再次郑重行礼,感谢侯爷教诲。
说一定会把这些金玉良言,都给记在心里去。
吴祯点了点头,拿起茶壶,摇头拒绝了刘大宝的帮忙,亲自倒了两杯茶。
端起一杯给了刘大宝,刘大宝忙双手捧着。
这个军中的厮杀汉,在吴祯跟前,老实的像一条温顺的小猫咪一样。
吴祯示意刘大宝坐下喝茶,自己也坐在主座上喝了一口。
叹口气道:“唉,真说起来,这件事也是不该做的。”
刘大宝忙道:“侯爷,您做这事也不是为了自己,乃是为了整个大明着想。
谁知道陈部的那些海寇,从哪里弄来了八艘两千料的大海船。
上面还都安装了回回炮。
本来陈部海寇,和方部海寇势均力敌。
这两部海上最大的海寇,相互狗咬狗,可以让他们无暇他顾。
不要过多的骚扰沿海。
现在陈部海寇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大海船,势均力敌的状态,被打破了。
侯爷这里要是不出手干预,那么要不了三两年,方部海寇必然会被陈部海寇给吞并。
一旦如此,陈部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