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毒誓不能乱发,真会应验啊(2/4)
。
韩国公终究是韩国公,谁也取代不了的韩国公!
“来了!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顿时令这里出现了一些骚动。
李善长立在船头,远远的看到这边的景象,嘴角不自觉的开始上扬。
尤其是看到了太子的仪仗,以及身穿明黄色衮龙袍的身影后,那上翘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下来。
虽自己已经离开中枢几年了,可这大明,离开自己依旧难以运行!
而今自己归来,便是太子也要在码头等候!
不过,在船只靠近码头,岸上之人将要看清楚他面容的时候,李善长那极其难压的嘴角,还是被他给压了下来。
换上了荣幸与诚惶诚恐。
不等船只彻底靠稳,李善长就着急忙慌的从船上下来,对朱标行礼。
朱标上前几步,亲自搀扶住李善长,让李善长不必多礼。
“殿下,您咋亲自来了?可折杀老臣了。”
“韩国公您劳苦功高,大半辈子都在为大明奔走。
如今又是为了我四弟婚礼,不辞劳苦专程赶到这里,孤说是太子,但在您面前就是一个晚辈。
自当来迎接。”
朱标脸上满是温和又不失诚挚的笑,让人如沐春风。
这一幕,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
在李善长和太子朱标说了一些话后,胡惟庸这才笑着上前给李善长行礼,口称恩相,分外恭敬。
李善长看着胡惟庸,在自己面前老老实实的样子,面上露出笑容。
“胡相可别这般称呼,我早就不是丞相了。
你才是我大明的丞相。”
“不,在学生心里,恩相一直是恩相,学生永不敢忘记恩相对学生的教导。”
胡惟庸极其诚恳,竟是当着太子,还有百官的面说出这等话。
“我能有什么教诲?不过是闲扯几句罢了。
既然你喜欢听老夫闲扯,那我就卖卖老,再和胡相你闲扯几句。”
胡惟庸马上做出洗耳恭听状。
“丞相为百官之首,上承天下,下接百官,至关重要。
身为丞相,便要担起相应的责任来。
要能为上位排忧解难,能在上位的领导下,让大明一日日变好。
如此才不负上位恩情,也对得起屁股下面的这个位置。”
“学生一定谨记恩相教诲,不负上位所托,也不辜负恩相对学生的期盼。”
胡惟庸堂堂丞相,在李善长面前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不敢摆半点谱。
和胡惟庸说了这些话后,李善长对着其余前来迎接的人抱拳行礼,算是对他们都打过了招呼。
在码头这里停留一会儿,朱标,李善长就在众人的簇拥之下从这里离开,一路往城中去了。
“我父皇这几天政务繁忙,实在是抽不出空。
过两天空闲下来,会在坤宁宫设家宴,专门给韩国公您接风洗尘。”
来到城中之后,事情的发展出人预料。
很多人都觉得,韩国公此番回应天,连太子都亲自去接了,那么接下来被邀请去和皇帝相见,乃是顺理成章。
什么是都做了,也就不差这一哆嗦了。
可谁能想到,偏偏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意外。
不仅其余人,就连李善长这个当事人都显得很意外,出现了一瞬间的愣神。
但也只是一瞬间的愣神而已,马上就出声道:
“上位日理万机,整个天下都一肩担之,而今又临近燕王殿下大婚,抽不出空着实正常。
正好臣一路行来也有些累,可以歇息一下。”
又说了一些话,朱标自回皇宫,李善长谢绝了其余前来迎接之人的邀请,也前去府邸去休息。
作为大明的国公,李善长在应天这里自然是有宅子的。
不仅是他,大明的开国公侯,以及那些伯爵都有,都是朱元璋之前给的赏赐。
在李善长归府邸之后,众多前来迎接的人,也都各自散去,去做各自的事情了。
但李善长今日归应天所展现出来的威风,却没有散去。
反而随着这些人的散去,出现在了更多人的心里…
“爹,为什么皇帝不直接见您?
这里面有什么说法?
是不是…皇帝想要对您不利?”
韩国公府邸之中,憋了半路的李琪,忍不住望着他爹李善长询问…
“叔父,为啥皇帝不直接见李善长?”
几乎是同一时刻,胡山也望着胡惟庸,问出了相同的问题…
看着自己儿子那疑惑之中,又略带不安的目光,李善长笑了。
自己儿子虽比较聪明,但终究还是经历的事情太少。
而且不清楚皇帝的为人。
所以,皇帝那里有了一些预料之外的风吹草动之后,就容易不安。
不过也对,整个大明算下来,能这般了解皇帝,又能压着皇帝认错的,除了自己还能有谁?
皇帝的名头确实吓人,在这上面,不能对自己儿子过于苛责。
“琪儿,不必多想,没多大的事。
这事说起来也简单,就是皇帝那里虽然迫于现实情况,向你爹我认输投降了。
可心里面还是不痛快。
上位这么多年了,还没吃过这般大的亏。
所以在对待我的态度上,就显得比较拧巴。
一方面得知你爹我入应天后,第一时间就让太子,巴巴的跑过去迎接我。
另外一方面,却又不立刻见我
韩国公终究是韩国公,谁也取代不了的韩国公!
“来了!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顿时令这里出现了一些骚动。
李善长立在船头,远远的看到这边的景象,嘴角不自觉的开始上扬。
尤其是看到了太子的仪仗,以及身穿明黄色衮龙袍的身影后,那上翘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下来。
虽自己已经离开中枢几年了,可这大明,离开自己依旧难以运行!
而今自己归来,便是太子也要在码头等候!
不过,在船只靠近码头,岸上之人将要看清楚他面容的时候,李善长那极其难压的嘴角,还是被他给压了下来。
换上了荣幸与诚惶诚恐。
不等船只彻底靠稳,李善长就着急忙慌的从船上下来,对朱标行礼。
朱标上前几步,亲自搀扶住李善长,让李善长不必多礼。
“殿下,您咋亲自来了?可折杀老臣了。”
“韩国公您劳苦功高,大半辈子都在为大明奔走。
如今又是为了我四弟婚礼,不辞劳苦专程赶到这里,孤说是太子,但在您面前就是一个晚辈。
自当来迎接。”
朱标脸上满是温和又不失诚挚的笑,让人如沐春风。
这一幕,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
在李善长和太子朱标说了一些话后,胡惟庸这才笑着上前给李善长行礼,口称恩相,分外恭敬。
李善长看着胡惟庸,在自己面前老老实实的样子,面上露出笑容。
“胡相可别这般称呼,我早就不是丞相了。
你才是我大明的丞相。”
“不,在学生心里,恩相一直是恩相,学生永不敢忘记恩相对学生的教导。”
胡惟庸极其诚恳,竟是当着太子,还有百官的面说出这等话。
“我能有什么教诲?不过是闲扯几句罢了。
既然你喜欢听老夫闲扯,那我就卖卖老,再和胡相你闲扯几句。”
胡惟庸马上做出洗耳恭听状。
“丞相为百官之首,上承天下,下接百官,至关重要。
身为丞相,便要担起相应的责任来。
要能为上位排忧解难,能在上位的领导下,让大明一日日变好。
如此才不负上位恩情,也对得起屁股下面的这个位置。”
“学生一定谨记恩相教诲,不负上位所托,也不辜负恩相对学生的期盼。”
胡惟庸堂堂丞相,在李善长面前老老实实,规规矩矩,不敢摆半点谱。
和胡惟庸说了这些话后,李善长对着其余前来迎接的人抱拳行礼,算是对他们都打过了招呼。
在码头这里停留一会儿,朱标,李善长就在众人的簇拥之下从这里离开,一路往城中去了。
“我父皇这几天政务繁忙,实在是抽不出空。
过两天空闲下来,会在坤宁宫设家宴,专门给韩国公您接风洗尘。”
来到城中之后,事情的发展出人预料。
很多人都觉得,韩国公此番回应天,连太子都亲自去接了,那么接下来被邀请去和皇帝相见,乃是顺理成章。
什么是都做了,也就不差这一哆嗦了。
可谁能想到,偏偏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意外。
不仅其余人,就连李善长这个当事人都显得很意外,出现了一瞬间的愣神。
但也只是一瞬间的愣神而已,马上就出声道:
“上位日理万机,整个天下都一肩担之,而今又临近燕王殿下大婚,抽不出空着实正常。
正好臣一路行来也有些累,可以歇息一下。”
又说了一些话,朱标自回皇宫,李善长谢绝了其余前来迎接之人的邀请,也前去府邸去休息。
作为大明的国公,李善长在应天这里自然是有宅子的。
不仅是他,大明的开国公侯,以及那些伯爵都有,都是朱元璋之前给的赏赐。
在李善长归府邸之后,众多前来迎接的人,也都各自散去,去做各自的事情了。
但李善长今日归应天所展现出来的威风,却没有散去。
反而随着这些人的散去,出现在了更多人的心里…
“爹,为什么皇帝不直接见您?
这里面有什么说法?
是不是…皇帝想要对您不利?”
韩国公府邸之中,憋了半路的李琪,忍不住望着他爹李善长询问…
“叔父,为啥皇帝不直接见李善长?”
几乎是同一时刻,胡山也望着胡惟庸,问出了相同的问题…
看着自己儿子那疑惑之中,又略带不安的目光,李善长笑了。
自己儿子虽比较聪明,但终究还是经历的事情太少。
而且不清楚皇帝的为人。
所以,皇帝那里有了一些预料之外的风吹草动之后,就容易不安。
不过也对,整个大明算下来,能这般了解皇帝,又能压着皇帝认错的,除了自己还能有谁?
皇帝的名头确实吓人,在这上面,不能对自己儿子过于苛责。
“琪儿,不必多想,没多大的事。
这事说起来也简单,就是皇帝那里虽然迫于现实情况,向你爹我认输投降了。
可心里面还是不痛快。
上位这么多年了,还没吃过这般大的亏。
所以在对待我的态度上,就显得比较拧巴。
一方面得知你爹我入应天后,第一时间就让太子,巴巴的跑过去迎接我。
另外一方面,却又不立刻见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