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春晚(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春晚,自诞生之初,便伴随着无数的话题与争议。  

无论你是热爱它,还是对它不屑一顾,都无法否认它在中国春节中的特殊地位。  

从2000年到2011年,这十一年间,它的全国收视率从未低于30。其中最高的一次出现在2004年,以41.5的惊人数字创下十年来的巅峰。换句话说,全国大约3.5亿户家庭中,有超过1.4亿户在那年除夕夜收看了春晚。  

更夸张的是,它的收视份额达到了74.15——也就是说,在当晚打开电视的100户家庭中,有超过74户正在收看春晚。  

恐怖如斯。  

这种现象的背后,固然有央视平台的巨大影响力,但更关键的原因在于:当时中国电视的家庭普及率已超过95,而互联网尚未大规模渗透,移动设备更是远未普及。春晚成了大多数中国家庭,尤其是北方家庭除夕夜团聚时的主要娱乐方式,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仪式。  

然而,自2006年之后,春晚的收视率开始逐年下滑。  

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节目质量下降,也有人说是形式过于陈旧,更有观点认为春晚在互联网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面前,不再承载年轻观众的审美期待。  

无论哪种解释,结果却异常清晰——2010年春晚勉力以40.13的收视率维持颜面,位列十年来第二高。但转眼一年后,2011年的春晚收视率却断崖式下滑至31.04,创下新世纪以来的最低点。  

风光仍在,但荣耀已远。  

这就是2012年春晚面临的局面。  

尤其在三天之前,被BJ新闻爆出赵奔山将缺席今年春晚之后,似乎再没有什么能够让全国人民对春晚重拾期待的了。  

但在这种情况下,微博上突然有一个拥有1万多粉丝的时尚博主,没有任何征兆的,在2012年1月17日下午三点十二分贴了一张截图出来。  

截图里是用手机记事本打的长长一篇文章。  

由于文章里的内容太过离奇,在她的粉丝群体里立刻引起了轰动。原本这个长头发的博主每天发发穿搭或者晒一晒自家的名牌包化妆品,还有一些旅游照什么的,评论区留言的舔狗人数平均每条就二三十个。除非是露露沟或者大腿,才能够有五六十个闻风而来的色狼留言,发一些流口水的表情。  

但这篇文章发出来之后,舔狗或者色狼一个个都不淡定了,不发表情改打字了,只过一会儿,留言就突破了上百条。  

前面的几条,这个叫“美美的小白羊”的博主还一一做出了回复。  

“我靠,小美,真的假的?真的是陈诺?”“真的,他最后把口罩摘下来了,我看得清清楚楚。”  

“陈诺这种人可能做出租车?”“我也不敢相信,但这就是事实。”  

“小美是陈诺的粉丝?”“是,但这件事也是真的。当时我表姐也在。”  

“哈哈,有点扯。”“比更荒诞的是现实。”  

“为什么没有照片”“因为太激动了,我和表姐最后看到他脱口罩露脸的时候都懵了,完全没有反应过来。因为当时我们真的也只是试了试,完全没有想到真的是他。太神奇了。”  

由于这个博主认真的留言,让这条看上去比还荒诞不经的故事博文被越来越多她的粉丝相信,评论转载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最后被一个有二十多万粉丝的娱乐博主看到,转到了自己的微博上。  

这一下,直接就造成了裂变式扩散效应,此刻起,这个时尚博主评论区的留言数量就开始每分钟几十上百的速度迅速增加。  

“吹牛能打草稿吗?”  

“这么荒诞的故事,可信度不足亿分之一。”  

“我严重怀疑博主是京城出租车公司派来的托。”  

“信这个的人可以给脑子充一下话费,我相信你的智商严重欠费。”  

“每天都有谣言,但这个最离谱。”  

“博主你写的真精彩,我不知不觉就看完了,有续集吗?”  

眼见评论越来越多,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质疑和嘲讽的内容,美美的小白羊终于忍不住了,在6点04分时,又更新了一篇微博:  

“我理解你们为什么不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会相信。今天下午我和表姐本来只是打算逛街的,结果最后坐在星巴克聊了整整一个下午,一直感觉像在做梦。  

现在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计程车上没有跟他说——我喜欢他三年了。  

是他的海报和照片,陪我度过了高三最难熬的时期。在我低谷的时候,是他给了我安慰与力量,让我最后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他的每一部电影我都有去电影院支持,但我最爱的,还是《暮光之城2》里,爱德华在阳光下遭受酷刑的那一幕。那种克制的痛苦和压抑的绝望,我每次看都会哭。  

同为糯米的姐妹们,我想告诉你们——诺诺在现实中真的很温柔,很平易近人。我和表姐跟他素不相识,按理说他完全可以无视我们。但当我表姐叫他的时候,他还是回应了我们。  

这对他来说,也许只是生活中一个普通的瞬间,但对我和我表姐来说,是一辈子都不会忘的记忆。  

现在的我很开心,我的青春没有爱错人。”  

这篇文章发出后,“有人坐出租车遇到陈诺”的词条迅速冲上了热搜榜首。虽然仍有很多人表示怀疑,但评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