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4/5)
备下车。
“诶诶诶,小伙子,钱呢?”
陈诺都不知道多久没有自己给过钱了,心里又一直装着事,压根儿就没有想起来。听到这话,他脑子顿时一懵,马上摸衣服内兜。
呼,幸好,钱包在衣服里呢。
掏出来一看,里面花花绿绿的一叠,他想起来了,这是上次去金球奖提名晚宴之前取的,准备以防万一给服务员小费的钱。
他把车门拉上,说道:“那个师傅,我这里没人民币,只有美元,你看可以吗?”
“啥?美元?”司机师傅有点小吃惊。
“对,你看。”陈诺把钱包一摊开,凑到司机师傅面前。
“嘶——”司机师傅看了看,倒抽了一口凉气,“我靠,还真的是一张人民币都没有。好家伙,你这是有多少啊?你是刚从美国回来啊?”
这个时候出租车里静悄悄的,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陈诺感觉背后凉飕飕的。
他掏出一张,递给师傅,道:“行吗?师傅?不好意思,确实没来得及换。”
司机看了看手里的100美金,又看了看他,面色迟疑着说道:“可以是可以,但有没有小一点的,这么多,我大早上找不开啊。”
“不用找了。”陈诺松了口气,说道:“我帮后面两个美女一起给了。”
司机深深地吸了口气,又吐出来,缓缓点头道:“好嘞。”
“那行,拜拜。”陈诺当即推门下了车,找了一下方向,就往大裤衩的大门走去。
刚走了没两步,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尖叫:“陈诺——!”
他回头一看,正是那个短发女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把后排车窗摇了下来,整张俏丽的小脸红扑扑的,不知道是风吹的还是怎么回事。
“陈诺!是不是你?”她又叫了一声。
紧接着,另一个脑袋也探了出来,是那个话挺多的长发姑娘。她比短发女孩还不像样,声音都在发颤:“陈诺——真的是你吗?是你,对不对?”
陈诺看着她们,把口罩往下拉了一点,挥了挥手,然后转过身,快步离去。
半小时之后,一间崭新的录音室里,挤满了十几号形形色色的人。
还有一些进不来的,就挤在门口,围了一圈,外围的有几个个子矮小的踮起脚也看不到里面,急的在那里蹦蹦跳跳。
“好了好了,跟本次录音没有关系的,全都出去。”哈文不耐烦的说道。
随后一阵喧闹,录音室的门关上了。里面终于只剩下相关的几个人,可以正正经经的开始了。
哈文道:“先听歌吧。老张,开始放。”
一段指弹的吉他旋律响起,赵磊想要不紧张,但呼吸却不受控制的有点紧,心跳也有点加速。
因为他无比确信,此时此刻,就是他命运的分叉口。
很快,一首歌放完了。
哈文道:“这是第一首歌,名字叫《画》,陈总,你看怎么样?还是听完再说?”
“听完吧。”
“行。老张,放第二首。”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显得粗糙些,尤其在人声和编曲方面略显稚嫩。赵磊昨天彻夜未眠,和录音师一起熬了一个通宵,总算在今天早上赶出了样品,这首歌虽然远未达到完美,却已是他的极限。
陈诺在听的时候,心中却泛起一丝疑惑。
《成都》这首歌在这个时代已经面世了吗?如果已经出了,那赵磊怎么还会在酒吧驻唱?而且他越听越觉得,这首歌和他记忆中的《成都》存在不小的差别——旋律、和声、甚至几句歌词的走向都略有不同。
这种差别连他这个不太懂音乐的外行人都能听出来,可想而知已经改动了不少。
曲终。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陈诺。他沉吟了一下,还是开口:“我觉得第二首不错。”
“啪!”
哈文拍了一下桌子,道:“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既然这样,那事不宜迟,要不要现在您就开始练?明天下午就是我们最后一次彩排了,到时候就会录制备播带,只能辛苦一下您,在这一天时间内,把这首歌练出来。”
哈文的态度比之前倒是好了不少,一口一个您啊您的,而且也没说错。
前年他参加春晚的时候,就因为时间紧没有录制备播带。说起来,央视真的是冒着天大的风险。万一现场出了什么事故,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开天窗,那肯定是新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放送事故,估计台长都要出来鞠躬道歉。
“好,那开始吧。”陈诺点头。
哈文立刻吩咐道:“林老师,你先跟陈总讲谱子,陈总你先对着谱子走一遍。”
话音刚落,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走上来,抱着吉他坐下,摊开曲谱,开始讲解。
陈诺认真听着。
幸好,当年在拍《如果·爱》的时候,他学过不少音乐知识。后来自唱《山楂花》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否则此刻真面对密密麻麻的五线谱,他怕是连对拍都跟不上,更别提唱准旋律了。
不过在满屋子的专业人士看来,这首歌本身并不复杂,林老师讲得飞快也是理所当然。
毕竟,这首歌本就是C大调,四四拍,旋律稳定,节奏平缓。对于业内人士来说,看着谱子练上半小时,就能八九不离十弹出来。歌的部分更是如此,旋律不跳、换气技巧要求不高。基本只要音准在线,稍有点音乐基础,跟杨靡刘艺霏差不多的水
“诶诶诶,小伙子,钱呢?”
陈诺都不知道多久没有自己给过钱了,心里又一直装着事,压根儿就没有想起来。听到这话,他脑子顿时一懵,马上摸衣服内兜。
呼,幸好,钱包在衣服里呢。
掏出来一看,里面花花绿绿的一叠,他想起来了,这是上次去金球奖提名晚宴之前取的,准备以防万一给服务员小费的钱。
他把车门拉上,说道:“那个师傅,我这里没人民币,只有美元,你看可以吗?”
“啥?美元?”司机师傅有点小吃惊。
“对,你看。”陈诺把钱包一摊开,凑到司机师傅面前。
“嘶——”司机师傅看了看,倒抽了一口凉气,“我靠,还真的是一张人民币都没有。好家伙,你这是有多少啊?你是刚从美国回来啊?”
这个时候出租车里静悄悄的,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陈诺感觉背后凉飕飕的。
他掏出一张,递给师傅,道:“行吗?师傅?不好意思,确实没来得及换。”
司机看了看手里的100美金,又看了看他,面色迟疑着说道:“可以是可以,但有没有小一点的,这么多,我大早上找不开啊。”
“不用找了。”陈诺松了口气,说道:“我帮后面两个美女一起给了。”
司机深深地吸了口气,又吐出来,缓缓点头道:“好嘞。”
“那行,拜拜。”陈诺当即推门下了车,找了一下方向,就往大裤衩的大门走去。
刚走了没两步,忽然身后传来一声尖叫:“陈诺——!”
他回头一看,正是那个短发女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把后排车窗摇了下来,整张俏丽的小脸红扑扑的,不知道是风吹的还是怎么回事。
“陈诺!是不是你?”她又叫了一声。
紧接着,另一个脑袋也探了出来,是那个话挺多的长发姑娘。她比短发女孩还不像样,声音都在发颤:“陈诺——真的是你吗?是你,对不对?”
陈诺看着她们,把口罩往下拉了一点,挥了挥手,然后转过身,快步离去。
半小时之后,一间崭新的录音室里,挤满了十几号形形色色的人。
还有一些进不来的,就挤在门口,围了一圈,外围的有几个个子矮小的踮起脚也看不到里面,急的在那里蹦蹦跳跳。
“好了好了,跟本次录音没有关系的,全都出去。”哈文不耐烦的说道。
随后一阵喧闹,录音室的门关上了。里面终于只剩下相关的几个人,可以正正经经的开始了。
哈文道:“先听歌吧。老张,开始放。”
一段指弹的吉他旋律响起,赵磊想要不紧张,但呼吸却不受控制的有点紧,心跳也有点加速。
因为他无比确信,此时此刻,就是他命运的分叉口。
很快,一首歌放完了。
哈文道:“这是第一首歌,名字叫《画》,陈总,你看怎么样?还是听完再说?”
“听完吧。”
“行。老张,放第二首。”
比起第一首,第二首显得粗糙些,尤其在人声和编曲方面略显稚嫩。赵磊昨天彻夜未眠,和录音师一起熬了一个通宵,总算在今天早上赶出了样品,这首歌虽然远未达到完美,却已是他的极限。
陈诺在听的时候,心中却泛起一丝疑惑。
《成都》这首歌在这个时代已经面世了吗?如果已经出了,那赵磊怎么还会在酒吧驻唱?而且他越听越觉得,这首歌和他记忆中的《成都》存在不小的差别——旋律、和声、甚至几句歌词的走向都略有不同。
这种差别连他这个不太懂音乐的外行人都能听出来,可想而知已经改动了不少。
曲终。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陈诺。他沉吟了一下,还是开口:“我觉得第二首不错。”
“啪!”
哈文拍了一下桌子,道:“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既然这样,那事不宜迟,要不要现在您就开始练?明天下午就是我们最后一次彩排了,到时候就会录制备播带,只能辛苦一下您,在这一天时间内,把这首歌练出来。”
哈文的态度比之前倒是好了不少,一口一个您啊您的,而且也没说错。
前年他参加春晚的时候,就因为时间紧没有录制备播带。说起来,央视真的是冒着天大的风险。万一现场出了什么事故,在全国人民的面前开天窗,那肯定是新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放送事故,估计台长都要出来鞠躬道歉。
“好,那开始吧。”陈诺点头。
哈文立刻吩咐道:“林老师,你先跟陈总讲谱子,陈总你先对着谱子走一遍。”
话音刚落,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走上来,抱着吉他坐下,摊开曲谱,开始讲解。
陈诺认真听着。
幸好,当年在拍《如果·爱》的时候,他学过不少音乐知识。后来自唱《山楂花》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否则此刻真面对密密麻麻的五线谱,他怕是连对拍都跟不上,更别提唱准旋律了。
不过在满屋子的专业人士看来,这首歌本身并不复杂,林老师讲得飞快也是理所当然。
毕竟,这首歌本就是C大调,四四拍,旋律稳定,节奏平缓。对于业内人士来说,看着谱子练上半小时,就能八九不离十弹出来。歌的部分更是如此,旋律不跳、换气技巧要求不高。基本只要音准在线,稍有点音乐基础,跟杨靡刘艺霏差不多的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