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登门余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年之事,在盛长权和明兰这里,都算是有了他们自己的定论,至于谁对谁错,那得日后再看才行。  

至于小蝶,在这次的行程里,最后也还是没能跟明兰见上一面,只是随着卫姨妈回去了。  

没办法,在一切都没结束的时候,盛长权也只能尽量地让明兰少接触一些故人旧事,以免影响了自己的计划。  

至于当年的幕后黑手,姐弟二人也都同时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秋闱过后,紧接着就是春闱了。  

不过,距离今次的春闱,却是还有半年的时间。  

对于某些侥幸才过了乡试的举子而言,这无异于是最后能临阵磨枪的好时候了。  

不过,于盛长权而言,这却并非是最紧要的事情,他看重的,是另外两件事。  

其一,他希望能够猜中今次的春闱主考官是谁,以便弄清此人的政见、文风。  

当然,盛长权也不可能一味地去迎合主考官的脾性而失了自己的锋芒,他的本意也不过是想要做到知己知彼罢了。  

越是重要的考试,就越是要小心,若是过于谄媚主考,那除非是你们二人早有默契,且无人探究,否则,结局会很难让人如意。  

甚至,有些考官还会因为避嫌而特意取缔那些“合他心意”的考卷。  

总之,这事儿水太深,不是人为可以把握得住的,哪怕是潘子来了,那也得混成嘎子。  

至于后一件引得盛长权注意的事情则还是他的那些对手,如李言诚,袁善见、楼犇等人。  

当然,是他们,却不止他们。  

毕竟,这几个人也不过是汴京城乡试的对手罢了。  

天下之大,惊才绝艳者多如繁星,不计其数,作为苟道中人的盛长权又岂敢小觑天下人?  

说句实话,对于自己能得中乡试案首的解元,盛长权多少还是有些把握的。  

要知道,他可是在考前就疯狂攻略考官,不仅是从自家父兄处、先生处、好友处等搜集翟景年翟大人的信息,就连礼部尚书家他都去打探过,想要了解他的怕脾性、政见。  

当然,也不仅是申家,就是余阁老家,盛长权也是厚着脸皮讨教了一番。  

故此,盛长权才敢对明兰口出豪言,言他这次乡试必中!  

至于解元,则就是运气使然了。  

对秋闱便已然如此,那春闱就更不用说了,盛长权早早地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因为朝廷还没有公布春闱的主考是谁,所以,盛长权便打算去申家探探口风,看申守正这只“狡狐”有没有什么提点。  

毕竟,他可是申礼的至交好友。  

是那种得加钱,才能出卖的挚爱亲朋!  

不过,在盛长权去申府之前,今日里,他却是还得先去趟余府。  

毕竟,在秋闱之前他可是还给两家穿过信件的,这件事儿,他得收下尾。  

“踏踏踏!”  

经过一段路程后,盛长权坐着马车来到了余府门口。  

“嗯?”  

只是,他忽然就觉得眼前的一幕有些不对劲。  

“怎么大白天的余府就正门紧闭?”  

“难不成是府上没人?”  

盛长权暗自摇头。  

不可能!  

就算余阁老一大家子都出去了,但塔尔,他们家的下人总还是得留在府上的吧?  

尤其是门房!  

“或许是门房偷懒了吧?”盛长权心想。  

毕竟,京城里会有什么事呢?  

“长卿!”盛长权回头道:“去!”  

冲着徐长卿点了点头,盛长权示意他上前扣门。  

至于徐长卿这家伙,他早就做好准备了,只见他无比贴心地回了声“是,少爷!”,而后,就立即小跑着上前了。  

看模样,却是十分地狗腿。  

其实,也不是说徐长卿以前办事不利索,而是有的时候,他在一些小事的做法上,确实是有些粗糙。  

当然,这也不是他做不到细心,而是他没在意。  

或许这是将门子弟的通病,豪爽却不注意细节。  

那顾廷烨要不是久经挫折,屡败屡战,估计还不如徐长卿细心呢!  

他们这些人只能说大事不糊涂,小事不在意。  

只是对于从娘胎里就开始小心谨慎的盛长权而言,这是绝不能忍受的!  

只不过,就徐长卿这点儿毛病,纵使是盛长权调教了六七年,却始终效用不强,没能让他彻底改掉。  

这家伙总是再吃了教训后才能记住两三天,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却又固态萌发了。  

屡教不改,实难奏效。  

总之,一言难尽!  

就像是这次,盛长权也不过是借着放榜那日的机会,才好好地“调教”下他罢了。  

只是,他估摸着,徐长卿本性难改,怕是还要有好“几”番的手段后,才能叫他彻底改过。  

“扣!扣!”  

此时,徐长卿拍了许久的余府大门,都始终不见人出来。  

“奇怪?怎么大白天的都没人啊?”  

敲了半天,余府上下根本无人回应,于是,徐长卿不禁心头疑惑。  

“余府的门房呢?”  

因为早在今日之前,盛长权就已经派人来余府递过拜帖了,所以徐长卿敢肯定,余府人是知道盛长权今日要过来的。  

只是,眼下这情景倒是叫他心头怪异起来了:“难不成,余府是不想见咱们?故意不见人?”  

“不对!”  

徐长卿摇了摇头,暗自嘲笑:“这怎么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