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2草率了(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可以感知到他是死是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至臻境界的文士之道都这般强横不讲理吗?”罗三浑身浴血飘在空中,手持大刀,眼睛视线落在脚下战场。此地植被被大火舔舐,入眼所及皆是火海,敌兵更是无处藏身。  

能逼出来的都逼出来了。  

褚曜不仅说了他们藏身之处,还说了兵种数量以及埋伏阵线,消息详尽得仿佛褚曜就躲人家沙盘下面偷听敌人作战会议了。罗三跟康国兵马不熟,他不负责带兵,只负责砍杀敌方称得上棘手的武将。砍死这些,他就收工了。  

配合指挥包抄的人是魏楼。  

他道:“不讲道理的岂止是文士之道。”  

现在的年轻人更加不讲道理。  

沈幼梨的命令是这些伏兵一个活口都不能留,任务不交给她自己的心腹,祈善秦礼或者康时,随便哪个都能干。她偏偏没有,指定一百岁老人来干这种伤天害理的绝户工作。  

在沈幼梨看来,他是多凶悍绝情的人吗?  

二人落在一片已经焦黑的空地上。  

脚下热气蒸腾。  

若是普通人直接赤足站上去,不过两息就能将脚底板的肉烤熟。头顶雨云汇聚,山中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焦臭。弥漫山火焚尽植被,又以尸体为燃料继续燃烧。魏楼看着这一幕堪比炼狱的场景,心中毫无波澜。这时,有个敌兵周身武气屏障被击碎踹进火堆。  

这次大火不是一般凡火,沾之即燃。  

一个大活人不用几息就变成火人。  

凄厉惨叫从火光中传出。  

他忍着剧痛,扑腾着在地上打滚,人还没滚到魏楼脚边就被他抛出的一剑洞穿喉咙,死死扎在地上。四肢抽搐两下,彻底失去声息。饶是那身经百战的兵卒也有些不忍卒目。  

“楼君,抓到战——”  

有个打先锋的武将踩着焦土而来。  

魏楼冷冷瞥他:“战什么战?”  

那武将道:“是他们主动卸甲投降…”  

手握武器就代表继续厮杀,主动丢盔弃甲便是投降归顺,这时候再将人杀了不太行。  

魏楼道:“有吗?你看到了?”  

武将听他冷漠两连问,不知何故脊背生出阵阵寒意,他张了张嘴,翕动着想说什么。  

魏楼冷笑问:“军令如山,将军可知?”  

这人要是他的人,早就吃上军棍了。  

军令是出发前就定下的,这时候还来请示什么?不留活口,这四个字有这么难理解?  

武将抱拳领命。  

魏楼刻薄点评道:“这人前途走不长,沈幼梨帐下怎么尽是一些天真迂腐的蠢货?”  

谁说敌人放下兵器就能不杀了?  

杀了就有违道义了?  

礼崩乐坏数千年,这两百年的乱世早将那些规矩击穿一遍又一遍,谁还讲什么规矩?  

罗三道:“老夫倒觉得问一嘴也好。”  

这说明康国确实在重铸秩序,恢复礼乐。  

魏楼对此不置可否。  

说不留活口,他是真一条活口不留。  

能搜集到的尸体全部当燃料烧成灰烬,每一具都要复核一遍,谨慎态度连罗三都忍不住侧目,魏楼是不给人一点活路啊,这老东西确实狠心。但很快他改变了看法,论底线,魏楼拍马都赶不上中部盟军。魏楼好歹还有人样,这些盟军是一点人性都喂了狗了…  

“难怪说不能留活口,原来如此。”  

那百多个混入伏兵的病源携带者只是明面上的陷阱,背地里的陷阱是这批伏兵全都有问题。他们出发前曾歃血誓师,立誓不破不归。  

问题就出在歃血誓师流程上面。  

一旦收了这些俘虏,才是麻烦大了。  

饶是魏楼也要感慨一句。  

“真是人心不古啊。”遥想自己以前可没有这般不当人,最恶心人的对手也没这么干的。短短百余年,现在的小年轻手段都这么脏。  

罗三:“…”  

盟军分兵数路,最远一路策应兵马一看到天边火光就意识到己方已经暴露,提前一步跑路,这一决定让他们成了为数不多的漏网之鱼。直至天边破晓,少数残兵才摸了回去。  

其中便有乌有伪装的大将。  

“闪开——通通闪开——”  

浑身浴血,被战火熏成炭人的乌有艰难操控着战马,一副力竭难支的模样。战马还未冲破盟军战壕位置,她就失力掉下马背。哨塔武卒见到动静,急忙拉动响铃。不多时,阵门大开,一名副将从阵中奔出,直奔乌有而来。  

口中急呼:“将军!”  

他踉跄着跳下马背将乌有扶起。  

乌有想说什么,喉咙被一口血咔住。  

她断断续续:“…盟…盟军负我!”  

副将焦急含泪还想再问什么,乌有脖子一歪用上昏迷大法。副将见状,急忙将乌有搀扶抱上马背,翻身上马,火速将人带回去治疗。  

他家将军说的“盟军负我”是什么意思?  

一夜过去,半点消息都没传回。  

再看将军这般狼狈模样,怕是遭遇苦战。  

副将前脚将人带回去,盟军众人后脚就收到消息赶来,其中又以赵姓盟主的脸色最为难看,似乎没料到“他”能回来。嘴上却让军医给“他”详细诊察,尽显关切担忧之态。  

“昨日究竟发生什么?”  

“是啊,王将军怎么这副模样?”  

大家伙儿最关心的却是康军大营情况。  

只要盟军伏兵能杀入康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