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遇王美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寅时。

夜色仍浓,天光尚未破晓,整个皇宫尚沉浸在一片寂静与黑暗中。

权明赫悠悠转醒,意识尚有些许混沌。

感觉到怀中柔软的娇躯几乎整个都趴伏在自己的胸口。

眉头一蹙。

但想着昨日是自己主动将她抱在怀中,又揉了揉眉心。

准备将沈毓灵推开。

沈毓灵的眉头却突然皱起,嘴里咕哝着含混不清的话语。

或许是温暖的怀抱让她极为舒适,不愿被惊扰。

她喃喃道:“不要走......”

声音带着一丝撒娇与依赖。

权明赫低头凝视着她。

见她脸颊因睡眠而泛起红扑扑的色泽。

双眸紧闭,长睫微微颤动,一副睡沉了的模样。

不禁咬牙切齿。

低声道:“你倒是醒着的时候让朕不要走。”

因被沈毓灵一耽搁,李明已在殿外候了些许时辰。

此刻见时辰不早,便低着头走了进来。

权明赫察觉到李明的到来,微恼。

动作稍显粗鲁地掰开沈毓灵环抱住自己的双手。

一个翻身,利落地下了床。

待沈毓灵醒转,窗外的阳光已然透过窗棂洒入室内。

抬手一看,竟已至巳时初刻。

她慵懒地起身,唤来宫女侍奉洗漱,待用过早膳,时辰尚早。

这瑶华宫中却无甚消遣,顿感无聊至极。

希彤不在身边,身旁之人又没有可以畅所欲言的。

身处皇宫,事事还需谨小慎微,一直处于演戏状态,实是难受。

“蓝莺,我想出去走走。”

蓝莺面露为难。

轻声道:“娘娘,您身份特殊,若是外出被旁人瞧见,恐会惹来诸多麻烦。”

沈毓灵蹙眉。

思索片刻后道:“我戴上帷帽,挡住自己,而且尽量不撞见后宫妃子就行。”

“皇宫如此之大,总有帝妃少的地方,我被困于瑶华宫,实在无趣,想寻个风景宜人之处,赏赏花,吹吹风,舒缓一下心情。”

见蓝莺仍有犹豫之色。

沈毓灵挑眉。

威胁道:“要不你去通报陛下,就说我要回郡王府?皇宫太过无趣。”

蓝莺一听“回郡王府”四字,神色瞬间紧张起来。

赶忙道:“娘娘,陛下近日心情不佳,您可千万莫要在他面前提及回郡王府之事,否则怕是会触怒龙颜。”

沈毓灵暗笑,却也不再为难她。

“既如此,那你觉得皇宫中可有什么好去处?”

蓝莺稍作思索。

回道:“陛下的未央宫后面有个小花园,那里平日鲜少有帝妃们涉足,景色颇为清幽雅致。”

沈毓灵心中一喜。

“好,那就去那儿吧。你给我取个帷帽来,我戴着出去,也好避人耳目。”

“喏。”

蓝莺应了一声,便匆匆退下。

不多时,便捧着一顶帷帽回来。

沈毓灵接过帷帽,仔细戴上。

白色丝绸质地的帷帽将她全身笼罩其中,密不透风,连身形都难以辨清。

她仍觉不够稳妥,又在里面加戴了一层面纱,这才放心。

毕竟上次天长节,宫中不少人见过她的容貌。

在蓝莺的引领下,沈毓灵悄然从瑶华宫的小门步出。

因为陛下昨夜留宿瑶华宫,蓝莺担忧不少帝妃会密切留意瑶华宫的动向。

为免不必要的麻烦,选择了鲜有人知的小门出去。

沈毓灵余光轻轻瞥向蓝莺,暗自赞许。

不愧是权明赫身边的人,虑事周全,心思缜密。

按宫中规矩,以沈毓灵的位分,外出理应前呼后拥,至少有十几位宫女太监相随。

但她们此趟不欲惹人注目。

便仅带了两名宫女与一名太监在身后跟随。

沈毓灵所居的瑶华宫,几乎是除了帝后的凤仪宫之外,距权明赫的未央宫最近的宫殿。

因而不过片刻,她们便抵达了那处小花园。

一路行来,并未遭遇太多人,偶有几个路过的宫女,亦是皆低着头,匆匆而过。

无人敢在宫道上肆意张望、张扬行径。

沈毓灵心中稍安。

加之戴着面纱,自觉隐蔽性已然足够。

索性将面前的帷幔掀至两边。

如此一来,视线更为清晰开阔,周遭景致亦可尽收眼底。

时处六月初,天气已然开始微微转热。

阳光洒在身上,有了些许温热之感。

然而这小花园中,却似别有洞天。

不仅栽种着品类繁多、不输御花园的花卉,更植有几株桃树与梨树。

此时节,树上虽未结果,然枝叶繁茂,郁郁葱葱,为这花园增添了几分清幽与雅致。

沈毓灵漫步其间,目光随意游移。

忽然眼前一亮,惊喜道:“竟然有秋千。”

秋千以藤蔓缠绕而成,垂挂于两树之间,看上去质朴而又别有韵味。

沈毓灵心中欢喜,脚步不自觉地加快。

奔秋千而去。

蓝莺跟在她身后。

沈毓灵抬脚,踏上秋千踏板。

坐稳之后,微微用力,秋千便轻轻荡漾起来。

伴随着微风拂面,她的心情亦随之渐渐舒缓开来。

可。

沈毓灵才刚刚沉浸于小花园中的清新空气。

还未来得及尽情享受,便有不速之客来临。

蓝莺眉头一蹙。

低声道:“娘娘,王美人过来了。”

沈毓灵迅速将帷帽拉拢,严严实实地遮住自己的面容。

继续悠然地荡着秋千。

王美人原本今日欲邀请陛下去她的长乐宫用膳,若只是派个丫鬟来,又恐陛下拒绝,遂决定亲自前来。

之所以今日让陛下去长乐宫用膳,自然也是因为沈婕妤。

昨日得知陛下留宿瑶华宫,王美人心中大为震惊。

本以为已经失宠的沈婕妤竟竟然复宠了!

当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