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一截塔体(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想要完全修复青铜古船的神话阵势。  

秦封也不能什么事都不干。  

他还是得在相应阵势位置补充一些珍稀灵物乃至神材,重新贯通阵势各个部位,才能真正恢复完整巅峰的阵势威能。  

好在。  

秦封活了五万年。  

他的家底还算相当厚实。  

他在大宇宙内都已经扩充到五个老巢了,每个老巢都是绝世造化地,灵物、珍材遍地。  

但神材还是只有一种,就是九色竹。  

当初被孤绝大帝收割走全部九色竹。  

到如今两万年过去,九色竹也只长到当初的三分之一。  

他虽然也有映古雷木和众星陨金。  

但都被他炼为至宝兵胚,自己有大用,不舍得直接炼化为神道精华给青铜古船吸收。  

但秦封估计。  

把他的全部家底用来修复青铜古船,再加上那一截九色竹的话。  

至少能把青铜古船的第三重神话阵势给修复,或许第二重阵势也能修复个六七成。  

只要有一重神话阵势能爆发出极尽威能。  

那么这个神话禁区便也算勉强合格了,至少也具备一定埋葬当世大帝的能力了。  

由此也可见搭建一个神话阵势的难度有多高。  

即便让秦封再活个二三十万年,搜集到的家底估计也未必够搭得起一个神话阵势的框架。  

所以神话禁区才如此珍贵强大,因为里面有现成的神话阵势。  

神话禁区,怎么看都不像是大宇宙中的生灵能建造得出来的。  

除了三重神话阵势。  

青铜古船内还有九块造化神池,其中也还残存着一些稀世灵物珍材。  

这九块造化神池能吞吐宇宙精华、虚无之气,是青铜古船的能量源头。  

不仅支撑着那三重神话阵势,还拱卫着一块最中心最重要的至高神土,为神土输送养分乃至接近神道级别的精华。  

“至高神土,神话绝路,当年终尘大帝难道强闯神话绝路而亡了?”  

秦封此时站在青铜古船的至高神土上。  

他能感受到这里的绝世非凡,仍然残留着一些零星的神道精华。  

若是禁忌至尊在这里自我封印于神源中的话,还能进一步延缓生机流逝以及帝级本源的腐朽。  

所以。  

若是有可能的话,禁忌至尊都愿意入驻神话禁区。  

但是,神话禁区位置有限,并非所有禁忌至尊都能进入其中的。  

而且,也没禁忌至尊敢随意就入驻神话禁区,因为搞不好是入了狼窝虎穴,进去就被吃个干干净净。  

所以。  

要想入驻神话禁区,需要互相提前取得信任,个中也有好一番复杂的博弈和利益交换。  

一般而言。  

只有当某个神话禁区内有禁忌生灵死亡,为了补充禁区力量,才愿意接纳大宇宙中的流浪至尊。  

但现在秦封关注的不是这事。  

他正看着至高神土中的一块青铜碑。  

上面有终尘大帝最后留下的几段话。  

而且秦封看得出,青铜碑上原本应该有一些更古老文字或记录,只是被终尘大帝抹去了,只剩下他的文字。  

“身处黑盒之内,终不见神话。”  

“黑盒开,神话临,还是浩劫出,谁人可知?”  

“早日逃出,或可避劫?”  

“纵绝路有大恐怖,也当最后一试!”  

秦封看着这几段话,能读懂。  

但也和终尘大帝一样,无法弄清楚那个神话真相。  

而终尘大帝最后的选择是,强闯神话绝路,提前逃出黑盒?  

秦封此时神情凝重肃然。  

他抬头望去,能隐隐在上方感受到一丝让他都心神惊颤的气机。  

看不到摸不着,却能感到一种无与伦比、超乎世间一切的神话气韵!  

那是一条神话绝路!  

或者说。  

每一座神话禁区理论上都有一条神话绝路。  

传说这些神话绝路都可通往真正的神话之地。  

但问题是。  

这都叫做神话绝路了,顾名思义,是不可通之路,而且路上有无法想象的大恐怖。  

古往今来。  

确实有不少无敌者曾强闯神话绝路。  

但从不见有人能成功,甚至大多都死在路的起点之上。  

这条路要是真能通,世间就不会有这么多禁忌生灵了。  

“神话绝路?”  

秦封感受了一下。  

忽然,他隐有所感。  

然后抬手一挥,无边紫气震出,浩瀚恢弘,天地都被映成紫色,帝级气机弥漫,展露出一种世上无敌之威!  

他这一下直接轰在了那一条神话绝路的节点之上。  

然后。  

轰隆隆!  

神话绝路直接被轰开了一丝缝隙,一股磅礴浩瀚的神话气息铺天盖地倾泻而出,仿佛一下子进入了传说中的神话之地。  

青铜古船大震,即便是秦封都为之心神一颤!  

“那是?”  

秦封忽然于那一丝缝隙中隐约看到了某个影子,似是一个三角形状的器物。  

然后他再次轰出一击!  

大片紫气浩浩荡荡,汹涌而行,气势宏大无上,有一份无与伦比的尊贵威严。  

“轰!”  

神话绝路被揭开更大一些的缝隙。  

秦封更是延伸浩瀚神威,直入神话绝路一捞!  

但他的力量一进入神话绝路便轰然遭到无穷无尽的神话气息挤压,要将他的力量给碾灭。  

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