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流沙陷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几天,欧灵更少出现了。  

有人见到他出现在格里芬森的弓箭队,亲自指导箭术。也有人见他进入狮鹫崖,指点驻巢射手。  

大地之弓们像是被遗弃的孩子,再没受过关注。  

于是苏木每日清晨带领士兵们训练,借男爵的场地,来维持箭术。  

虽然他的弓箭技艺着实一般,可没人嫌弃,新兵们对仓木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或许有人提到,毕竟欧灵是苏木的手下,若没他的同意强抢人才,似乎又些不妥。但贵族们不觉得如此,一个小小仓木镇的领主,随便哪个勋爵吩咐一声,对方不得拱手让出?  

人们早就打听清楚了,守卫战中欧灵最为出色,苏木不过是个幸运的乡村英雄罢了。  

何况他要是挡了自己手下晋升的路,对方会恨他一辈子!  

因此苏木不闻不问,被众人视之为软弱。  

事实上,苏木根本懒得理会他们,他拿到了男爵给的会长邀请函,这次终于可以登上魔法公会二楼。  

依旧熟悉的自然元素,咒力波动却完全不是一个等级。  

在他踏入楼层后,空气中漂浮着旋风以及沙尘,狂暴的元素汇聚在两处石台之上。  

百发百中(2级魔法,气系):为己方远程兵种增加3点攻击,效果持续时间由咒力决定。  

评价:当箭矢有风的帮助,你将会百发百中!  

这项技能是气系魔法,苏木没有相应的精通,消耗会变大。但他依旧决定学习此术,因为太适合目前的兵种了。  

前期能增加3点攻击,简直如有神助。  

在缴纳1000黄金费用后,苏木如愿以偿学习到2级魔法百发百中,虽然领悟他们花了几天的时间,依旧值得。  

他继续向前行走,又看到一项熟悉的魔法。  

流沙陷阱(2级魔法,土系):在选定的区域内放置4个流沙陷阱,大小与位置控制受咒力影响。  

评价:若学艺不精,它很可能出现在你的脚下!  

这个魔法的麻烦在于,它不太受控制,施术者往往将魔法丢在靠近敌人的战场,至于出现在哪里,对不起,陷阱自有安排。  

然而它却完美契合自己,因为大地之弓拥有大地感应,对土系减速技能免疫,这简直就是量身定做。  

想想对方高速半人马在陷阱中挣扎前行,而大地之弓边穿行边射击,若对方没有掌握驱散大法,绝对会崩溃。  

几乎没有多想,苏木缴费学习,由于是土系技能,他掌握的也比较快,只用了一日时间。  

至于1级法术,苏木前几日空闲还是将能学的都学到了。  

不管消耗如何,多一项魔法就多一个傍身的技能,有总比没有强。  

毕竟黄金没了可以赚,魔法却是这个世界最稀缺的资源。  

那位魔法公会会长,肯定还有更高级的魔法卷轴,但以目前苏木的地位,很难从对方那里获取。再加上3级魔法就对天赋有很高的要求,若是没有精通,在魔法塔内修行一个月都很有可能,苏木还耽误不起这么久的时间。  

当他从高塔离开,返回男爵府,又得到一个好消息。  

在多方博弈之后,仓木镇的镇长任命下来了,苏木为最终任命人。  

男爵虽然奸猾狡诈,但收钱是真办事。在他的努力周旋下,仓木镇还是维持了现有的政治生态。  

也许是格里芬森家族被其他事拖住了脚步;也许是欧灵透露苏木拥有管理才能,没了他林场产量会大降;也许是有人投其所好,为男爵大人送上美丽婢女;也许王国形势再度发生了变化。总之,这件事是办成了。  

苏木在议会受理镇长职位,来参加的人并不多,毕竟只是个最低级的位置。  

若非有林场这个特殊要素,像这种镇子起码有百多个。  

但换一个说法,镇子几万人生活与管理,就交到了他的手里,这其实是相当有难度的事情,幸好这个年代管理成本不高。5  

主角所在地方是江苏不是在甘肃新疆啊,中原之地加上刚刚多了些流民人口多些说的过去吧苏木则很有成就感,界碑与任命已得其一,再加上建筑师家中藏,城堡建设指日可待。  

或许对于一个遵纪守法的好骑士来说,小小镇长不如在中枢多待几年,结交一番人脉。但苏木从来就没想按部就班地等上司封赏,城堡是从废土之上建立的,若有人不同意,就来和大地之弓说。  

拿到想要的东西后,苏木也就没有了留下的意义。  

他准备整队返回仓木镇,继续培养他的军队。  

想法得到欧根男爵的赞同,他隐约透露一个消息,似乎边境的战役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王国腹地再次变得危险起来。  

这并未出乎苏木所料,如果不是最艰险最没有成效的事业,还能轮得到自己?  

既然贵族老爷们不敢去前线,那就让他再发展一波林场,下次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跟他抢地盘的了。  

在苏木决定离去之时,欧灵依旧没有返回营地。  

这位大地之弓统领已经成为朗利特堡炙手可热的人物,或许命运轨迹不再和他们这群乡村贵族有交集。  

射手们有愤怒,有叹息,最后都化作对他的祝福,希望他前程似锦。  

朗利特堡虽然繁荣富有,却不属于他们,射手要回到贫穷的仓木小镇,举箭护家了。  

本来以为事情到这里,大家该分道扬镳了。  

却想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