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双层巴士(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合顺利回到血肉道观,不过已经濒死。  

哪怕没有遭遇重创,光是施展法天象地,现有的肉体凡胎也根本承受不住人鬼合一。  

阐教修士都看出杨合生机临近断绝。  

仅剩的半截身子血水都已经流尽,只要体内三鬼回归血肉道观,杨合立刻就会身死道消。  

“师兄,你没事吧?”  

“阐教门人都知道师兄乃是尸解仙体,不要紧的,等到催动尸解仙体就能活死人肉白骨。”  

“没错,姜太公说过,师兄不成仙就能做到不死不灭。”  

众修士是真的慌张,根本顾不上自己也受伤不浅,不断把珍藏的丹药塞进杨合嘴里。  

奈何肠胃已经暴露在外,不等药力吸收便掉了出来。  

此时血肉道观已经没入隧道深处,窗外漆黑如墨,传来一阵阵指甲刮陶瓮的怪异声响。  

车轮仿佛陷在泥泞中,导致行驶的速度无比缓慢。  

杨合知道自己的状况,也不纠结太久,目光锁定修为最高的中年道士,“道友怎么称呼?”  

“师兄,在下云子骞。”  

云子骞恭敬的行礼,其余修士也跟着一同俯首。  

“不用担心,此躯体并非我的真身,而且即便生机断绝,也不用担心此鬼车会失控。”  

杨合安抚一番后,众修士脸色才恢复血色。  

“诸位师弟,如今西岐是什么情况?”  

云子骞沉声回答道:“十绝阵已经威胁到西岐附近的山脉,姜太公无法破除法阵后,便让哪吒、杨戬师兄带我们入阵。”  

“哎,可惜一到法阵,我们的记忆便抹除大半,哪吒、杨戬师兄具体的位置也不甚了解。”  

杨合思绪万千,众修士见状也不敢打搅。  

一旦群仙在十绝阵乱战,太乙真人都不一定能顾得上他们,唯有抱团取暖才有一线生机。  

自己有必要集合阐教弟子,把血肉道观当作临时据点。  

“云子骞,你们现在联系得到西岐吗?”  

“可以,但灵符只能告知不超过十字的一句话。”  

“恩,立刻联系西岐,让他们把龙须虎带进十绝阵,你可以提到是我尸道人要求的。”  

杨合已经感受到肉体凡胎的窘迫,伤势无法愈合,施展法天象地也是纯纯的玩火自焚。  

“好的,师兄!!”  

云子骞取出姜子牙炼制的一套阵旗,刚想布置,余光瞥见窗户口一张扭曲无比的面庞。  

其五官空洞,茶树的嫩芽占据头骨。  

脸庞咧开嘴巴一歪,嘴里发出咯咯咯的笑声。  

紧接着。  

越来越多的脸庞凑近窗户,仔细一看,就能发现延伸的脖颈正是从隧道两侧而来。  

云子骞连退数步,镶嵌在山壁的无数陶瓮都已经打开。  

怎么说呢,就像是钻出海底礁石的珊瑚虫。  

很显然茶园产出的陶瓮最后都会来到隧道,十绝阵在短短三日就已经形成猎奇的生态链。  

“诸位师弟,不用理会,继续布阵。”  

“可是…”  

云子骞背脊发凉,密密麻麻的脸庞疯狂撞击着窗户,哪怕鼻梁折断,也没有半点迟疑。  

“月婆婆,筛茶末,筛出十个陶娃娃。”  

“三更哭,五更爬,九曲肠里安新家。”  

“日爷爷,赐仙茶,茶汤浇出琉璃瓦。”  

“瓦下埋着血肉芽,芽上结着活人痂。”  

脸庞唱到末句时,口鼻喷涌出大量茶渣,附着于血肉道观,导致行驶的速度一再降低。  

细密的裂缝蔓延,长此以往血肉道观会有崩塌的风险。  

杨合冷哼一声,黑猫把先前收集的碎陶片摄入车厢,顿时一股夹杂铁锈味的茶香散发。  

啪啪啪。  

碎陶片长出血管一点点相互拼凑。  

不过血肉道观压根不给碎陶片化鬼的机会,直接把碎陶片拉进体内,咀嚼吞咽的动静传来。  

云子骞冷汗直流,不明白血肉道观是怎样的怪物。  

等等。  

他突然察觉到血肉道观熟悉的气息。  

尸解仙体?  

这辆鬼车…也是尸道人的化身?!!  

血肉道观获取到足够的养分后,裂缝快速愈合,三尊护法天神的修为也在缓缓上涨。  

同时,公交车的外形再生造化。  

血肉道观发出活物一样的痉挛,车顶骨骼快速延伸,三十六根肋骨竟然交错成穹顶。  

“云师兄!车顶…车顶在长眼睛!”  

年轻修士指着穹顶尖叫,肋间隙的肉膜鼓起脓包,脓包裂开露出一只只布满血丝的眼球。  

更骇人的是车轮,完全由数不胜数的肢体组合而成。  

杨合环顾车厢,座位已有三十四个,龚隋化作一具干尸,不过仍然能提供淡薄的阴气。  

“还不够。”  

“血肉道观想要作为阐教的临时大本营,光是如今的空间远远不够,毕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簇拥着站在车厢里。”  

可以的话,血肉道观能与西岐鬼域一样,形成一个伪道场。  

杨合扔出茶树根,根须如同蟒蛇般翻涌。  

但没过多久,也沦为血肉道观的食物,体积保持不变,车厢内的空间却在一点点增加。  

第二层车厢在成型。  

“双层巴士?恩,倒也算是合理。”  

杨合主动干涉第二层车厢,构建出一间间独立的闭关室,可以让阐教同道在里面修行。  

修行期间,三成阴气会促进血肉道观。  

“嘿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