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衙门有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杨合忙活完,听到四面八方有嘈杂的声响回荡。  

巡街捕快已经有几人手持火把赶来。  

“看宋志先前闹出的动静不小,此人的话只能信一半,恐怕他不止在吃鬼,人也吃。”  

“看来饿鬼的肠胃不能留在手里,兑换灵视。”  

杨合没有任何迟疑,手里的肠胃化为乌有。  

灵视:14.6点他不敢小瞧官府,抱有侥幸心理很可能会被顺藤摸瓜,况且主世界的饿鬼遍地都是。  

有需要的话,自己再想办法取得,比如黑水堂的金松。  

估摸着半年内金松必定饿死,体内的饿鬼应该不难对付。  

“走吧,下一回典故世界不能得过且过了。”  

杨合没有驱使瞳鬼,免得有阴气残留,通过灵视穿梭在街道巷弄,躲避着巡街的捕快。  

回到家中时,天边已经有朝阳初升。  

杨合关闭厢房木门,斜躺在墙边大口喘气。  

他后知后觉的发现伤势不轻,胸前多道泛白的伤口,右臂肿胀,不断渗出血水。  

入体的阴气倒是消散殆尽。  

“相比动不动就死的典故世界,主世界当真是…脆皮。”  

杨合简单包扎一番,都无需装病,躺在床铺上就已经昏昏欲睡,片刻便沉沉睡下。  

瞳鬼有所悸动,却没有趁着杨合虚弱而反噬。  

阴气在经脉中流淌一周天,压制住伤势不再恶化。  

杨合半睡半醒间,听到杨老汉天色蒙蒙亮便已经出门,喊话说在厨间的灶头留了几个馒头。  

接下来的三日,他几乎没有离开厢房。  

杨老汉忙着衙门的生意,每日早出晚归,不过小儿的吃食一直没有忘记,到点便放在灶头。  

杨合乐得其见。  

他除去刚开始强打精神与杨老汉寒暄一番,其余时间专心致志养伤,顺带磨练心境。  

没办法,既然无法阻止深陷十八层地狱,就只能规避危险。  

杨合必须习惯周遭出没的魑魅魍魉。  

渐渐的,他表情愈发波澜不惊,即便平躺在床铺时,天花板有形似蜥蜴的人面鬼在作妖。  

“看我!”  

“看看我!!”  

良久后,人面鬼才无趣的爬出厢房。  

杨合手里把玩着莲子,干瘪的莲子已经恢复些许生机,估计再有六七日就能补充次数。  

鬼芙蕖:1/3(43%)  

“十日左右进出典故世界一回,算是不长不短吧。”  

杨合暗自考虑第三回典故世界所需的物件,相比前两回不明不白的身死,第三回必须慎重。  

不知不觉间,四日清晨的公鸡鸣啼响起。  

喔喔喔~~  

杨合将莲子收入怀中,自觉伤势几乎已经痊愈。  

右臂表面看不出异样,只是略显不灵活,其余伤口陆续结痂愈合,三把阳火恢复鼎盛。  

虽然瞳鬼不曾复苏,但他的体质已经有所改变。  

杨合恢复伤势的速度大大增加,对于食物的需求却在减少,浑身多出一股出尘的气质。  

仿佛真如灵视信息描述,自己化作所谓的炼气士。  

“该去一趟集市了,买些活物带到典故世界试试。”  

杨合走出厢房,迎面的春风已经裹挟着暖意。  

他眉头微皱,注意到院落里的货架空空如也,“怪事,老汉最近好像没有采购新鲜时蔬。”  

“难道和他们有关,晚些找老汉问一问吧。”  

杨合抬头一扫文曲星君,确认比干老爷子的身子骨依旧硬朗,转身锁门离开。  

土房距离集市不远,不一会儿,他耳边已经能听到喧闹。  

不知是否错觉。  

杨合似乎闻到一股挥之不去的腥臭,却不见源头,或许是集市内散落各处的鱼鲜内脏。  

他没入街道,浓郁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孩童围在肉包摊位前,手里攥着铜钱,等待蒸屉出炉。  

茶楼伙计殷勤的拉拢客人介绍新茶,门前便是卖艺的杂耍,引得旁人连连叫好。  

众贩夫注意到杨合,纷纷热情的打着招呼。  

杨合不曾停留,或许几天前的自己会感兴趣。  

但现在…  

他满脑子都是魑魅魍魉。  

杨合目的明确,成批的购置草药,光是甘茅草就有三四斤,以及杂七杂八的山野草药。  

甘茅草点燃后能驱散阴气,服用后可以微弱的助长阳火。  

所有草药的作用相同,可以短时间内刺激阳气旺盛。  

他刻意不去触碰奇物,一方面普通药材已经够用,另一方面不想让旁人察觉到古怪。  

杨合的银钱花得七七八八,随即又来到集市角落。  

此处专门划分给贩卖家畜的贩夫。  

他闲逛一圈,手里多出一只四年的老公鸡。  

又花大价钱买来几十毒虫。  

“可惜,没有毛色纯黑的土狗,据说也是辟邪之物。”  

杨合在一处摊位前止步,贩夫是个四十岁出头的妇人,带着一箩筐狸猫,怯生生的叫卖。  

“老媪,有没有体色纯黑的猫?”  

“有有有。”  

妇人急忙翻开竹篮,翻找出四五个月断奶的纯黑狸猫。  

“您看…”  

杨合伸手接过,灵视显露黑猫的信息。  

因为毛色纯黑的缘故,狸猫能够预感到来自鬼的危险。  

杨合面露笑意,黑猫似乎能察觉鬼瞳的气息,瑟瑟发抖的露出腹部,丝毫不敢造次。  

“就它吧。”  

“哪怕无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