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老兵不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病房里,周奕刚起床,就看见陆小霜端着个脸盆走了进来。  

盆里冒着热气。  

“周大哥,你醒啦。我看病房厕所里放的水不太热,我就去护士台那儿找护士姐姐要了点热水,用热水洗脸舒服。”  

说着,陆小霜麻利的拧了盆里的毛巾,递给周奕。  

“没事,我自己来就行。”  

“你自己怎么来?”陆小霜指了指他受伤的手说,“医生不让你这只手沾水,你忘了啊。”  

周奕低头看了眼手上的绷带,无奈的笑了笑。  

接过热气腾腾的毛巾,周奕擦了擦脸。刚放下毛巾,就看见陆小霜手里拿着挤好牙膏的牙刷和水杯。  

周奕赶紧说道:“这个我自己来就行。”  

周奕叼着牙刷,拿着水杯进了厕所,一边刷牙一边问道:“陆小霜,你今天没课吗?”  

一听这句话,外面的陆小霜啊的叫了一声。  

“糟了,我忘了还有课。”  

“周大哥我先走了啊,下课了再来看你。”  

等周奕从厕所探头出来的时候,屋里已经没了陆小霜的身影。  

“这姑娘…”周奕无奈地笑了笑,便又回去刷牙了。  

过了不到一分钟,他听到病房门被推开的声音。  

“是不是忘记什么东西了?”  

周奕走出来说道,迎面却看见了自己母亲。“妈,你怎么来了?”  

“我给你送早饭啊。”  

“哦,不用这么麻烦,医院管饭。”  

“哟,那哪儿成,医院这饭是给病号吃的,不得劲,你瞧妈给你做什么了。”  

张秋霞说着往里走,把保温桶放在了床头柜上。  

周奕探头一看,顿时就傻眼了,保温桶里是骨头汤,乳白色的骨头汤上面还漂浮着一层淡金色的油脂。  

周奕嘴角抽搐了下,“妈…一大早喝这个…是不是有点太腻了?”  

“腻什么腻,你受这么重的伤,喝这个补的。”  

眼见母亲要拿碗筷盛汤,周奕赶紧说道:“那啥,我想起来了,护士说一会儿还得做个检查,得空腹。”  

“啊?那这…”母亲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骨头汤,进退两难。  

“妈,这汤你给我留一半,我一会儿中午喝。剩下一半你赶紧给我爷爷拿过去,他年纪大了,得好好补补。”1  

母亲被周奕打发走了,连关于刚才那个给自己儿子打洗脸水的姑娘都来不及问。  

周奕在医院待了两天,主要就是挂一些消炎类的药物,防止伤口出现感染。  

这两天大概是他自重生以来,最省心的一段时间,除了吃就是看电视看报纸睡觉。  

期间还去神经内科病房串了个门,看了看爷爷,见爷爷精神健硕,可以自由的下床走路了,周奕由衷地感到高兴。  

关于受伤的事,周奕也没打算瞒着爷爷。  

得知周奕的受伤原因后,爷爷竖起大拇指说:“我大孙子不错,有你爷爷当年的风范。”  

这句话,周奕实在无法反驳。  

因为爷爷还真不是在吹牛。  

周奕的父亲出生在五零年,所以取名叫建国,当时特别流行这个名字。1  

周奕的爷爷则是出生于万恶的旧社会,爷爷回忆说自己小时候从没吃过一顿饱饭。  

后来爷爷应征入伍,当了兵。  

是个上过战场,杀过敌,保家卫国的战士。  

尤其是在第一个儿子刚出生后不久,就遇到了棒子半岛内战爆发。  

周奕的爷爷周阿四毫不犹豫地就报名参加了志愿军,跟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夸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4  

周奕小时候坐在爷爷大腿上,晒着太阳问:“爷爷,那你不怕死吗?”  

他记得爷爷回答道:“怕啊,当然怕死了。但是爷爷更怕你们这些孩子像爷爷小时候那样,吃不饱穿不暖,想到这些,爷爷就什么都不怕了。”5  

当时周奕还小,没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直到后来年少的某一天,他突然回忆起那个午后,爷爷的那句话。  

他才发现,这句话有多么的振聋发聩。  

幸好,爷爷平安从战场回来了,带着体内的三颗子弹和军功章。  

正是因为无数个像周奕爷爷这样的老兵的无私奉献,奋不顾身,才迎来了之后的和平年代。1  

从部队转业后,爷爷其实是有机会去机关当个逍遥小吏的。  

但当时正是宏城乃至全国工业发展,百废待兴的年代,爷爷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最苦最累的钢厂。2  

像爷爷这样的老兵,他们的觉悟是后来者无法想象的。3  

我四爷爷打越战时左手小臂没了,补贴政策什么都没要,当时邮寄给他们牺牲的战友了,他还在的时候四奶奶经常说道,他就说国家当时穷,那么多人没了,伤了,国家很难的,我听我奶奶说这些的时候,第一次觉得书本上的人物就在我身边周奕大概也是因为受到了爷爷的影响,才没有选择继续当钢铁工人,而是考了警校。  

当然,爷爷这种上过战场的老兵身份,在考警校和后来去派出所的政审上,为他也加分不少。2  

此时,周奕和爷爷站在走廊尽头的窗口,窗外的阳光照在两人身上,暖洋洋的。  

一如十几年前那个午后。  

周阿四把手搭在周奕的肩膀上,欣慰地说道:“以后保家卫国的重任,就交给你们这代人了。”2  

周奕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两天,吴永成没有再出现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