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送上门的肉,没道理不吃(2/4)
渠道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虽然会增加不少的成本,但这是短期之内最好的办法。
尉来在5月18日第一次直播电池测试之后,又搞了两场分别针对磷酸铁锂以及三元锂电池的测试,一次依旧是放在甬城总部,另外一次则安排在庐州电池工厂。
两次直播造成的社会效应没有第一次大,但是效果也不低,尤其是关于三元锂电池的碰撞实验,还是跟宁得时代联合的,噱头拉满。
“通过尉来电池组的使用,应该会最大限度的挽回这批车主的信心,希望檀总能够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电池。”
说到底还是技术问题,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要揽这个瓷器活儿,李兵在其他方面各种花钱,一场发布会就能够花个好几千万,排场十足,但是在最重要的技术方面却不舍得这么大方。
“除了这批召回的车辆之外,我们还需要尉来提供一些电池的租赁服务,另外还想跟尉来合作建立起换电联盟,扩大换电网络的覆盖范围。”
想了想道:“没问题,我跟锦新那边说说,电池更换与租电的事儿可以确定下来,至于说建立换电联盟,这个我还要跟董事们讨论一下。”
这两年锂电池的原材料涨得比较厉害,尉来有成本优势,但也不能胡乱上产能,在欧洲工厂没有完全投入运营的情况下,锦新时代的电池生产都是有序的。
突然挤进来的订单,还是需要协调产能的,不过量不大的情况下,檀锦程还是可以直接就定下来的,至于说建立换电联盟,这个模式不错,对尉来的车主也是有好处的。
李兵是拿出诚意来了的。
“这是当然,谢谢檀总了,另外就是还想让檀总帮我跟庐州ZF方面牵一牵线,帮我们做个中间人,我想跟他们好好的谈一谈。”
李兵松了口气,在拿到生产资质之后,他们太过于急于求成,加上金主们也想摆脱檀锦程对闻界的影响,还有就是经营思路上的一些出入,导致双方的关系越来越淡。
去年九月份闻界上市之后,巨量引擎就开始逐步减持闻界的股份,至如今手里剩下的股份已经所剩无几,彻底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
可以说目前双方剩下的,也就是他跟檀锦程的一些私交了,檀锦程能够爽快的答应下来给他们“擦屁股”,更多的应该还是看在私交的份上。
锦新时代的电池从来都不缺卖,临时增加闻界这点产能,倒不如优先满足即将国产化的毛豆3,更何况他也知道尉来从今年开始执行的供应链双轨制,本身电池的需求就不小。
“你想在庐州建厂?引荐倒是没什么问题,但能不能说动庐州ZF还是要看你们自己啊,这个我无法做出什么承诺。”
当前闻界最缺的是什么?资金与技术肯定是第一位,但最重要的绝对不是这两点,而是政策。
为什么闻界的股价跌得这么惨,说到底还是因为沪市ZF否决了他们的建厂方案,一家新兴车企最缺的就是地方ZF的支持,没有了地方ZF的支持,是很难成功的。
当年李兵把闻界的总部放在沪市,就是因为看中了沪市没有一家像样的民营车企,而当时双方也确实渡过了一个还算不错的蜜月期。
直到特斯拉的出现。
而偏偏特斯拉的建厂,虽然说逃不脱上面的意志,但檀锦程从中牵线也确实是大大加快了特斯拉落户的进步,无论是沪市还是庐州,檀锦程都有这方面的能力。
现在李兵着急是有些后悔太急于把檀锦程之于闻界的影响力给去除了,如果对方还是闻界的大股东,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李兵相信完全是有可能的,至少在舆论方面会好很多。
再看看小朋,几次融资不仅仅没有稀释巨量引擎的股份,反而让对方的持股从最初的10上升至目前的12,还有零跑汽车也是因为引入了巨量引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这两家走的路子正好跟闻界相反,如今都发展得红红火火。
威小闻,三大新势力的龙头企业,小朋原本是排最后的,但是现在再看看呢?小朋汽车已经宣布,他们的第一万辆纯电汽车将于6月18日在郑市工厂正式下线。
!)(第2/2页)
第一万辆量产车,威马用了321天,闻界用了345天,而小朋只用了188天。
销量方面,四月份小朋汽车交付2200辆,五月份这一数字来到了2704辆,连续两个月成为新势力交付冠军,截止到今年五月份,小朋汽车的交付量已经超过7500辆。
按照这个趋势,小朋汽车今年的交付量会在1.5万辆至2万辆之间,极有可能超过威马,成为新势力交付冠军。
在自建工厂方面,除了威马一开始就走的自建工厂的路子,同样是以代工方式来生产的小朋汽车,在C轮融资之后,也加快了建厂的速度。
肇庆工厂的建设速度明显增加,在超充站方面的建设,小朋也已经有了30座的规模,这些都是要远远快于闻界的。
不知不觉当中,风光无限的闻界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两家了。
李兵叹了口气道:“试一试吧,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呢,就目前而言我还是最倾向于把工厂放在庐州的。”
被沪市直接否认工厂计划,对于闻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包括腾迅等很多投资人实际也是看在闻界有沪市ZF政策的支持
虽然会增加不少的成本,但这是短期之内最好的办法。
尉来在5月18日第一次直播电池测试之后,又搞了两场分别针对磷酸铁锂以及三元锂电池的测试,一次依旧是放在甬城总部,另外一次则安排在庐州电池工厂。
两次直播造成的社会效应没有第一次大,但是效果也不低,尤其是关于三元锂电池的碰撞实验,还是跟宁得时代联合的,噱头拉满。
“通过尉来电池组的使用,应该会最大限度的挽回这批车主的信心,希望檀总能够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电池。”
说到底还是技术问题,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要揽这个瓷器活儿,李兵在其他方面各种花钱,一场发布会就能够花个好几千万,排场十足,但是在最重要的技术方面却不舍得这么大方。
“除了这批召回的车辆之外,我们还需要尉来提供一些电池的租赁服务,另外还想跟尉来合作建立起换电联盟,扩大换电网络的覆盖范围。”
想了想道:“没问题,我跟锦新那边说说,电池更换与租电的事儿可以确定下来,至于说建立换电联盟,这个我还要跟董事们讨论一下。”
这两年锂电池的原材料涨得比较厉害,尉来有成本优势,但也不能胡乱上产能,在欧洲工厂没有完全投入运营的情况下,锦新时代的电池生产都是有序的。
突然挤进来的订单,还是需要协调产能的,不过量不大的情况下,檀锦程还是可以直接就定下来的,至于说建立换电联盟,这个模式不错,对尉来的车主也是有好处的。
李兵是拿出诚意来了的。
“这是当然,谢谢檀总了,另外就是还想让檀总帮我跟庐州ZF方面牵一牵线,帮我们做个中间人,我想跟他们好好的谈一谈。”
李兵松了口气,在拿到生产资质之后,他们太过于急于求成,加上金主们也想摆脱檀锦程对闻界的影响,还有就是经营思路上的一些出入,导致双方的关系越来越淡。
去年九月份闻界上市之后,巨量引擎就开始逐步减持闻界的股份,至如今手里剩下的股份已经所剩无几,彻底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
可以说目前双方剩下的,也就是他跟檀锦程的一些私交了,檀锦程能够爽快的答应下来给他们“擦屁股”,更多的应该还是看在私交的份上。
锦新时代的电池从来都不缺卖,临时增加闻界这点产能,倒不如优先满足即将国产化的毛豆3,更何况他也知道尉来从今年开始执行的供应链双轨制,本身电池的需求就不小。
“你想在庐州建厂?引荐倒是没什么问题,但能不能说动庐州ZF还是要看你们自己啊,这个我无法做出什么承诺。”
当前闻界最缺的是什么?资金与技术肯定是第一位,但最重要的绝对不是这两点,而是政策。
为什么闻界的股价跌得这么惨,说到底还是因为沪市ZF否决了他们的建厂方案,一家新兴车企最缺的就是地方ZF的支持,没有了地方ZF的支持,是很难成功的。
当年李兵把闻界的总部放在沪市,就是因为看中了沪市没有一家像样的民营车企,而当时双方也确实渡过了一个还算不错的蜜月期。
直到特斯拉的出现。
而偏偏特斯拉的建厂,虽然说逃不脱上面的意志,但檀锦程从中牵线也确实是大大加快了特斯拉落户的进步,无论是沪市还是庐州,檀锦程都有这方面的能力。
现在李兵着急是有些后悔太急于把檀锦程之于闻界的影响力给去除了,如果对方还是闻界的大股东,会不会变得不一样?
李兵相信完全是有可能的,至少在舆论方面会好很多。
再看看小朋,几次融资不仅仅没有稀释巨量引擎的股份,反而让对方的持股从最初的10上升至目前的12,还有零跑汽车也是因为引入了巨量引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这两家走的路子正好跟闻界相反,如今都发展得红红火火。
威小闻,三大新势力的龙头企业,小朋原本是排最后的,但是现在再看看呢?小朋汽车已经宣布,他们的第一万辆纯电汽车将于6月18日在郑市工厂正式下线。
!)(第2/2页)
第一万辆量产车,威马用了321天,闻界用了345天,而小朋只用了188天。
销量方面,四月份小朋汽车交付2200辆,五月份这一数字来到了2704辆,连续两个月成为新势力交付冠军,截止到今年五月份,小朋汽车的交付量已经超过7500辆。
按照这个趋势,小朋汽车今年的交付量会在1.5万辆至2万辆之间,极有可能超过威马,成为新势力交付冠军。
在自建工厂方面,除了威马一开始就走的自建工厂的路子,同样是以代工方式来生产的小朋汽车,在C轮融资之后,也加快了建厂的速度。
肇庆工厂的建设速度明显增加,在超充站方面的建设,小朋也已经有了30座的规模,这些都是要远远快于闻界的。
不知不觉当中,风光无限的闻界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两家了。
李兵叹了口气道:“试一试吧,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呢,就目前而言我还是最倾向于把工厂放在庐州的。”
被沪市直接否认工厂计划,对于闻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包括腾迅等很多投资人实际也是看在闻界有沪市ZF政策的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