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太平道的覆灭(2/3)
而关于太平道的围剿,在大汉各地开展,可谓是如火如荼。
对于大汉朝廷的突然出手,太平道也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单单是青州的大贤良师张湛,就连江南的大贤良师孙愈,也被镇封禁了气海,押送神京。
整个太平道一时之间,也就只剩下巴蜀的大贤良师周元庆,还没有‘落网’了。
原本声势浩大,可以说是席卷全国的太平道,就这般落寞了下去。
而背后指使之人清虚万法上人,也根本不敢触及郑均霉头:谁不知晓这位大汉皇帝,先前做了什么大好事?
如此手段,若无必胜把握,自然没有胆敢前去撩拨、招惹。
神京,太极殿前广场。
一百五十七名太平道修士被玄铁锁链禁锢,跪伏在汉白玉阶下。
他们中有两人气息萎靡却仍显磅礴,正是被封禁修为的张湛与孙愈。
“陛下,太平道逆贼已尽数押至。”
惠月站在郑均身侧,微微拱手遵行表示,而郑均微微颔首,负手立于御陛之上,紫金龙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目光扫过阶下众人,忽然并指如剑,凌空一划。
“嗤!”
百道紫金剑气自指尖迸发,精准贯穿每名囚徒眉心。
那些躯体尚未倒地,就有缕缕青光被强行抽出,在广场上空凝结成一百五十八团魂火。
还有一团,便是那个主动过来,被郑均镇杀的太平道教主。
“都是清虚的好徒子徒孙啊,留在这阎浮界有些可惜了,当为朕所用。”
郑均轻轻一笑,袖中飞出青铜罗盘,盘面星轨交错间,那些魂火被尽数吞没。
这次回来,郑均可是本体迎接。
此事事大,自然容不得分魂做事。
裹挟了这些神魂之后,郑均当即准备破空而去。
而天穹深处,忽有闷雷炸响。
无形的天道意志剧烈翻涌,九霄云层裂开一道横贯东西的裂隙。
这是天地震怒的征兆。那些被送往异界的魂魄,每一缕都带着此界独有的灵韵,此举无异于资敌!
“轰隆!”
一道紫黑雷柱劈向太极殿,却在触及九鼎虚影时诡异地偏转,将广场西侧的石狮劈成齑粉。
郑均抬头望天,嘴角勾起冷笑。
体内三成半的丹霞峰灵脉微微发烫,青灰色道韵在经脉中流转,将天机感应隔绝大半。
郑均身上有三成半的丹霞峰灵脉,因此能够屏蔽部分天机,就算是阎浮界天道也无可奈何。
玄黄界,玄天宗实际控制区域内,郑均环视。
这玄天宗治下,有四国。
分别为核心区域齐国,以及徐国、兴国和莫国四国,居于玄黄界南部地区。
因北方还有另一个齐国,因此玄天宗治下的这个齐国,被称之为南齐。
而这四国来源,也是十分简单。
这南齐皇室,乃是玄天宗祖师后裔,祖师陨落之后,南齐皇室依旧在凡人之中是为皇族,后来又有一位立了大功的长老,他的后裔则是分割了南齐的一部分领土,成了徐国的皇帝…
兴国、莫国同理,而其中这莫国,便是碧落长生真君的凡俗后裔为帝。
莫国原本是另一位长老的后裔,但碧落长生真君与那位长老素来由仇怨。
因此在结婴成功之后,不仅找了个机会,杀了那长老,还让自己的凡俗后裔在民间起兵,灭了这莫国的皇室,自己称了皇帝。
玄天宗招纳弟子,大部分都出自于这四国。
当然,也有部分他国凡人前来拜入山门,玄天宗也是来者不拒。
“投胎转世,便如此中吧。”
郑均挥出手来,将这一百五十八团魂火散落在这四国之中。
一百五十八道魂火如流星坠入南齐四国的夜空,在凡人不可见的维度里,它们在空中游荡,寻找各自的寄托者。
而郑均负手立于丹霞山巅,神识如网笼罩四国疆域,确保每一缕魂魄都准确落入他标记好的家族。
“那太平道教主入莫国皇室,张湛入徐国镇北侯府,孙愈投南齐丞相家,周元庆的魂魄虽未到手,但已标记在兴国将门之后…”
郑均指尖划过青铜罗盘,盘面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星点轨迹:“这些种子发芽时,便是玄天宗重振之日。”
不过…
郑均也在重点观察了一番,却发现这‘转世投胎’,当真是有趣。
这些太平道的魂火比较黯淡,没入这胎中之后,之所以会记忆全无,完全是因为魂火不够强大,根本没有办法在胎中完整的生灵中占据主体地位,只能占据辅助地位。
也就是说,对于通窍武者而言,投胎之后,他们的灵性只是成为新生儿的一部分,成了附属。
而元丹武者,只是比通窍武者强了一些,但也没有强太多,还是无法做到主体作用。
“呼,难怪只有法相境转世之后,才能觉醒记忆,原来是因为无法取代本体吗?”
郑均见此,不由感到有几分感叹。
若是法相境被斩杀之后,神魂残存,转世投胎也只剩下片段,只有重回法相,才能找回过往。
但如果这法相一级的修士在全胜状态之下,主动化为一缕神魂,亦或者完全转世,那么完全可以带着记忆重回一世…这倒是让人感到有些惊讶了。
只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没人会这么做。
毕竟重来一世,也不一定能重新修回原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