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他一直是个有想法的人(1/3)
晋阳。
重新进入晋阳城的尔朱兆没有大加杀戮,甚至对于宇文泰占据平城的举动也默许了,派遣了使者前往平城,让宇文泰接替了尔朱天光,成为了北讨大都督。
尔朱兆不喜欢贺拔、宇文氏等武川人,可摆在他面前有一个更大的危机。
就在他战败尔朱天光之后,晋州传来了消息,平阳城投降了。
关中大量的兵马正在开往河东,向着平阳城集结。
早前之时,李爽已然占据了东夏州,摆平了宇文洛生,牵制住了贺拔岳,如今又占据了晋州,集结兵马,那么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尔朱兆不用想也知道。
意在太原!
晋阳与长安相隔千里,但一条汾水却连通了太原与关中,从汾水而下,通过黄河水系可以直接进入渭水,到达长安。
从太原向东前往河北,路程近,却需要翻越太行山,因为要走山路,物资输送的便捷程度不比水运。
李爽已然控制了关中、河东,如果再拿下了太原,那么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当年秦并天下之势。
秦王一怒,秦剑东向而诸侯震怖!
尔朱兆自然不想要看到如此,也不会拱手将太原让给李爽。
尔朱氏从北秀容起家,一路南下,占据了太原,在李爽离开之后,这里完全成为了尔朱氏的大本营。
或者说,成为了北人的大本营。
尔朱荣平灭葛荣,统合了六镇兵、代人勋贵、北地部落等多股势力,成为了北人首领,让他们听命晋阳之令。
这帮北人是北魏汉化下的牺牲品,也是反对北魏汉化的核心力量,因此,尔朱兆见这些势力的首领并不是在尔朱荣建立的霸府中枢,而是在晋阳城外建起了大帐,将这些人都召集了起来。
“诸位,大野爽要来了!”
在这大帐之中,能够来的北人首领都来了,尔朱兆的开场白,让一众北人首领都沉默了。
“颍川公,你是要打还是要和?”
有人问起,尔朱兆却是早已经有了答案。
“大野爽本是土匪,当年他是什么德行你们都见过,他既然来了,我们不想要打就可以不打么?”
尔朱兆这话再度让所有人都沉默了,尔朱兆见此,又加了一句。
“天柱大将军南下洛阳,推翻了洛阳的暴政,我尔朱氏与诸位才有如今的富贵,若是李爽占了晋阳,那么我们的富贵还能有么?”
那帮六镇兵为什么不相信尔朱天光的许诺,而在关键时刻倒戈,因为他们就不相信尔朱天光能实现他的诺言。
尔朱荣建立霸府后,秩序早就形成了。
尔朱荣以姻亲为纽带,又吸收了代人勋贵和六镇武勋中的强人作为骨干。这帮人围绕着尔朱荣为中心,帮助尔朱氏掌控了天下。
可尔朱荣掌控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他平定了六镇之乱,一下子降服了二十万六镇兵,却无法将这帮人都吸收了。
这么多年,尔朱荣将这些六镇兵分散在了各地,才渐渐住了局面。便是如此,晋阳城外还有这么多的六镇兵,无法处置。
同样的,对于这些在尔朱荣建立秩序下获得利益的北人首领来说,如今面对的局面也和那些底层的六镇兵一样。
李爽来了,就算许诺他们的待遇依旧和尔朱荣在时一样,可信么?
众人想到这里,心中都有了答案。
不可信!
“颍川公,我等愿为尔朱氏效力。”
尔朱兆见到一众北人首领都表态了,不觉得点了点头。
“我尔朱氏在,诸位的富贵便在。大敌当前,当携手共御外敌。”
众人离开后,尔朱兆送了一口气。他看向了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司马子如,笑道:
“我本来还在担忧该如何说服这些人,没有想到贺六浑教的几句话还真有用。没费什么功夫,这帮人都愿意效忠我尔朱氏了。”
尔朱兆与尔朱天光之争,乃是尔朱氏的家事,因此,恒朔并肆诸州相当一部分北人只是坐观成败。
无论谁赢他们的位置都不会动摇。
可如果李爽占据了太原,那么情况便不一样了。
李爽虽然也用北人,可他麾下兵马却多是汉人。他在长安定功策勋之后,关东汉人世家在他那里都需要推倒重来,更何况他们这些人?
尔朱兆只要让这帮北人首领明白一点,只有尔朱氏在,他们的富贵才能在。这样,这帮人自然会效忠。
司马子如对此只是一笑,道:
“贺六浑在上党收拾元天穆留下的烂摊子,他告诉我,会尽快北上。”
尔朱兆对此,却是不在意,道:
“他只有三千兵马,不必急于北上,留在上党也好,替我看好了后路。上党毕竟是元天穆的老巢,说不得就会起风波。”
“颍川公之意,我已然明白了,只是有一件事情,贺六浑得知后很是担心。”
尔朱兆听完之后,转过了头,看着司马子如,问道:
“何事?”
“宇文泰占据了平城,掌控了恒州,其志不小啊!”
尔朱兆对此,也很是忧虑。
“我也不喜欢那帮武川人,可是如今之势,也容不得我过多处置,等击退了大野爽再说吧!”
听了尔朱兆如此说,司马子如赶忙劝道:
“颍川公万不可如此想,否则恐有大祸。”
尔朱兆面色一变,问道:
“何意?”
“宇文泰与于
重新进入晋阳城的尔朱兆没有大加杀戮,甚至对于宇文泰占据平城的举动也默许了,派遣了使者前往平城,让宇文泰接替了尔朱天光,成为了北讨大都督。
尔朱兆不喜欢贺拔、宇文氏等武川人,可摆在他面前有一个更大的危机。
就在他战败尔朱天光之后,晋州传来了消息,平阳城投降了。
关中大量的兵马正在开往河东,向着平阳城集结。
早前之时,李爽已然占据了东夏州,摆平了宇文洛生,牵制住了贺拔岳,如今又占据了晋州,集结兵马,那么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尔朱兆不用想也知道。
意在太原!
晋阳与长安相隔千里,但一条汾水却连通了太原与关中,从汾水而下,通过黄河水系可以直接进入渭水,到达长安。
从太原向东前往河北,路程近,却需要翻越太行山,因为要走山路,物资输送的便捷程度不比水运。
李爽已然控制了关中、河东,如果再拿下了太原,那么便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当年秦并天下之势。
秦王一怒,秦剑东向而诸侯震怖!
尔朱兆自然不想要看到如此,也不会拱手将太原让给李爽。
尔朱氏从北秀容起家,一路南下,占据了太原,在李爽离开之后,这里完全成为了尔朱氏的大本营。
或者说,成为了北人的大本营。
尔朱荣平灭葛荣,统合了六镇兵、代人勋贵、北地部落等多股势力,成为了北人首领,让他们听命晋阳之令。
这帮北人是北魏汉化下的牺牲品,也是反对北魏汉化的核心力量,因此,尔朱兆见这些势力的首领并不是在尔朱荣建立的霸府中枢,而是在晋阳城外建起了大帐,将这些人都召集了起来。
“诸位,大野爽要来了!”
在这大帐之中,能够来的北人首领都来了,尔朱兆的开场白,让一众北人首领都沉默了。
“颍川公,你是要打还是要和?”
有人问起,尔朱兆却是早已经有了答案。
“大野爽本是土匪,当年他是什么德行你们都见过,他既然来了,我们不想要打就可以不打么?”
尔朱兆这话再度让所有人都沉默了,尔朱兆见此,又加了一句。
“天柱大将军南下洛阳,推翻了洛阳的暴政,我尔朱氏与诸位才有如今的富贵,若是李爽占了晋阳,那么我们的富贵还能有么?”
那帮六镇兵为什么不相信尔朱天光的许诺,而在关键时刻倒戈,因为他们就不相信尔朱天光能实现他的诺言。
尔朱荣建立霸府后,秩序早就形成了。
尔朱荣以姻亲为纽带,又吸收了代人勋贵和六镇武勋中的强人作为骨干。这帮人围绕着尔朱荣为中心,帮助尔朱氏掌控了天下。
可尔朱荣掌控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他平定了六镇之乱,一下子降服了二十万六镇兵,却无法将这帮人都吸收了。
这么多年,尔朱荣将这些六镇兵分散在了各地,才渐渐住了局面。便是如此,晋阳城外还有这么多的六镇兵,无法处置。
同样的,对于这些在尔朱荣建立秩序下获得利益的北人首领来说,如今面对的局面也和那些底层的六镇兵一样。
李爽来了,就算许诺他们的待遇依旧和尔朱荣在时一样,可信么?
众人想到这里,心中都有了答案。
不可信!
“颍川公,我等愿为尔朱氏效力。”
尔朱兆见到一众北人首领都表态了,不觉得点了点头。
“我尔朱氏在,诸位的富贵便在。大敌当前,当携手共御外敌。”
众人离开后,尔朱兆送了一口气。他看向了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司马子如,笑道:
“我本来还在担忧该如何说服这些人,没有想到贺六浑教的几句话还真有用。没费什么功夫,这帮人都愿意效忠我尔朱氏了。”
尔朱兆与尔朱天光之争,乃是尔朱氏的家事,因此,恒朔并肆诸州相当一部分北人只是坐观成败。
无论谁赢他们的位置都不会动摇。
可如果李爽占据了太原,那么情况便不一样了。
李爽虽然也用北人,可他麾下兵马却多是汉人。他在长安定功策勋之后,关东汉人世家在他那里都需要推倒重来,更何况他们这些人?
尔朱兆只要让这帮北人首领明白一点,只有尔朱氏在,他们的富贵才能在。这样,这帮人自然会效忠。
司马子如对此只是一笑,道:
“贺六浑在上党收拾元天穆留下的烂摊子,他告诉我,会尽快北上。”
尔朱兆对此,却是不在意,道:
“他只有三千兵马,不必急于北上,留在上党也好,替我看好了后路。上党毕竟是元天穆的老巢,说不得就会起风波。”
“颍川公之意,我已然明白了,只是有一件事情,贺六浑得知后很是担心。”
尔朱兆听完之后,转过了头,看着司马子如,问道:
“何事?”
“宇文泰占据了平城,掌控了恒州,其志不小啊!”
尔朱兆对此,也很是忧虑。
“我也不喜欢那帮武川人,可是如今之势,也容不得我过多处置,等击退了大野爽再说吧!”
听了尔朱兆如此说,司马子如赶忙劝道:
“颍川公万不可如此想,否则恐有大祸。”
尔朱兆面色一变,问道:
“何意?”
“宇文泰与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