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要有格局(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众人一听这话,都在心中嘀咕着,这还用想!  

大野爽这么多年了,想欺负谁就欺负谁,想抢谁就抢谁,看谁不顺眼就打过去,简直就是个…  

等等!  

众人听了李弼的话,将自己的站位悄然的从李爽的对面改换到了他的身后,这一下子,心气就顺了很多。  

沉思许久,众人或迟或晚都醒转了过来。  

这一刻,他们的眼中仿佛都有了光。  

六镇兵的几个头头都有些急切,问道:  

“景和,这事定了么?你在大野…啊,不,秦王那边有路么?”  

李弼一笑,道:  

“秦王兴兵而来,欲收陇右之地,此时乃是良机,诸君勿虑。我等欲改换阵营,必要立下大功。如此,将来去了长安,才能站稳脚跟。”  

六镇兵的几个头头听了,愤愤道:  

“就拿那些从关中来的假洛阳人祭旗!”  

李弼听了,阻止道:  

“不,他们的人数不比我们少,打起来,城中必然混乱,到时府库粮仓难免有闪失。且此地一乱,上邽也会变得混乱。上邽乃是陇右的粮草重地,府库充盈,不容有失。”  

还有一句话李弼没有说,他们这里若是乱了,李爽手下那万余羁縻府下杂兵说不得就会一拥而上,到时候便像是豺狼看见了猎物,闻到了血腥,不管敌我了。  

真是那样,他们的投降便显得有些多余了。  

听李弼如此说,众人问道:  

“那该如何?”  

“我们在军营之中,把控兵马,看守着府库粮仓,不要与侯莫陈悦的部曲和那些关中来的假洛阳人为难。侯莫陈悦便是有召有调,也是不应。再派遣一支兵马,看守着城门,在外扎营。这时日,秦王的大军该来了。水洛城一动兵,我们就出城。如此,一切就都好说了。”  

众人听完,尤其是六镇兵的几个头头都有些担心,问道:  

“那谁先出城呢?”  

他们不是担心出城当了炮灰,而是担心李弼出了城,见了李爽之后,反手把他们卖了,更担忧城中一旦火拼起来,他们留下的人实力受损,到时候在李爽那边就说不上话了。  

李弼道:  

“你们选一支兵马在外便可以了。”  

一众六镇兵头头听了,道:  

“将军,仁义!”  

侯莫陈悦很快就知道了城西军营那边的异动。  

当下,他把那些如今还听从他命令的部众都召集了起来。  

此时,李爽那来的劝降信,已经在城中到处都是了,在场的人,也都收到了十来份。  

不过,这些从关中来的逃亡之人并没有任何意动,反而劝道:  

“刺史,动手吧,趁着此刻雪未化,山路难行,大野爽的大军还未至,先下手为强。”  

侯莫陈悦却犹豫了,道:  

“李弼他们未反,若是此刻攻打他们,不是正趁了大野爽之意了么!何况,若是他们本来没有反,逼反了他们该如何?”  

众人听着这话,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那老步六孤拄着拐仗,在屋中踱步,心火急攻,忍不住喝道:  

“刺史!”  

所有人都被这一声喝惊到了,却听老步六孤道:  

“此乃生死之时,岂容妇人之仁。便是他们不想反,此时也是反了。若不即早诛灭,必为后患。今我等还有一争之力,便是不能取胜,也可退保上邽,再做打算。否则,等到大野爽来了,我等恐死无葬身之地啊!”  

侯莫陈悦听了,却还是无法下定主意。  

“众位也累了,先不说了,吃饭吧!”  

众人将老步六孤劝住,侯莫陈悦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可等了许久,却没有等到菜上来。  

“如何慢慢吞吞的?”  

侯莫陈悦的部下去后厨看了一眼,回来禀告道:  

“主公,后厨都跑光了!”  

山谷之中,千骑簇拥,日月星三辰旗飘扬。  

李爽骑在马上,慢悠悠的走着。  

本来大军一日能行的路,此时行了两三日,才堪堪走到。  

即便如此,略阳城也快到了。  

这座扼守陇西之地的要隘便在眼前,城虽不大,可却是关系着陇右战局的关键。  

眼前的这座城完全没有一点庄严气象,连城头竖着的旗帜都有些歪了。  

李爽等人还未到,便有十数骑疾驰而来。人未至,声音便传来了。  

“在下乃秦州略阳郡校尉,欲求见秦王!”  

李爽挥了挥手,前面的骑兵放开了道路,让这些人直驱到了李爽面前。  

刚下马,他们一个个就跪了下来,为首者更是道:  

“秦王,还记得我么?”  

“看着眼熟,当年在盛乐的时候我是不是拿了你家十几匹马啊?”  

那人一喜。  

“没想到秦王还记得如此微不足道之事,当年秦王奉朝廷之命,征调马匹,以充军用,我家中之人顽固,无法体会秦王之不易,不欲接受征调,如今想来,实在不该。幸赖秦王神武,平定内外贼寇,恒、朔方安,在下感激之至!”  

李爽笑道:  

“当日本王拿了你们家十几匹马,今日本王还你十倍!”  

“岂敢当秦王如此厚恩,愿为秦王效死命!”  

李爽挥了挥手,道:  

“城中情势如何?”  

“启禀秦王,李弼将军率部已然撤出了略阳城,城中唯剩下了侯莫陈悦和他的余孽。”  

李爽听完,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