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 俘虏太多,放还是杀?(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意加入我军的,立即出营列队,准备做围歼清军的先锋。”  

郑河安一拱手,就跑去了俘虏营。  

他很焦急,很不希望杀老乡。  

江苏人是假老乡,皖北人是真老乡。  

“老乡们,大家之前是各为其主。从今天起凡是想跟着我老郑干的,都站出来。干掉那边的清军,就算你们纳了投名状。”  

俘虏营内上万青壮集聚,不得不防。  

营地背靠河道而设,三面由一道浅壕和一道矮墙环绕,炮口对准营内。  

看管俘虏需要兵力,喂饱他们也需要人力。  

而吴军现在机动兵力捉襟见肘林淮生急切的需要将麾下所有兵力分成数十股,扫荡淮河以南。  

一则尽可能破坏清廷的基层统治,  

二来亟需补充战争消耗。  

说的直白点,就是:杀人、抢(士绅)钱。  

陛下再三叮嘱自己,战后一定要扩大巩固成果军事胜利只是一半,扫荡淮南才是另一半。  

打过仗的将官都心知肚明:  

俘虏,就是隐患。  

大军四散扫荡,上万的俘虏待在后方,万一来个暴动,说不定能把逆风局玩成顺风局。  

军队和百姓不是一回事。  

李郁私下和各重臣、各军团指挥官都强调过一点:  

组织的力量!  

高度组织的1万人,即使手持冷兵器,亦可横行数省。  

没组织的1万人,就是1万个会吃饭会干活会说话的苦力罢了。  

为了让这些心腹明白,  

李郁甚至用明末和宋末举例,区区十几万人部族的女真和后金为何能够完成蛇吞象?  

就是高度组织力!  

心腹骨干们听了,皆默然,对陛下的英明睿智佩服的五体投地。  

沉闷的号炮声响起第1派遣军的炮灰们从昨日的巨大伤亡中恢复了些许士气,都知道要赢了。  

酒肉和女人,呼之即出。  

张老三感慨:  

“娘的,居然轮到咱爷们当督战队了?1营的弟兄们,规矩不用我多说了吧?”  

“三哥放心,规矩我们都熟。”  

“督战就是杀人,看不惯就杀呗。”  

残余的百十号兵丁吃饱喝足,披挂完整。  

一场大战下来,他们的兵甲损耗严重。  

好在吴军后勤给力,缺损的盔甲和长枪全部换新,穿烂的军靴也可以以旧换新。  

离开江西战场,抵达江北才恢复到6000人编制的第1派遣军。  

如今全须全尾的只剩下2000人,还有几百号伤员在大营里躺着等待命运的判决男人的友谊很简单。  

虽然之前大家相处的不太融洽,可一起扛过枪流过血之后就算过命兄弟了。  

第1派遣军内部,  

新兵和老兵之间的隔阂神奇地消失了。  

大家融洽的打成一团,有说有笑,摩拳擦掌,准备镇压更新的新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