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 征收秋粮的智慧李郁领先200年(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烧红了在木柄上轻轻一按,字样就出来了。  

吴老六眉开眼笑,妈的,居然见到回头钱了。真他娘的开天辟地第一次!  

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  

“军爷,你们还没问我名字户籍呢?得在鱼鳞册上勾掉。”  

一名官爷,严肃的说:  

“不必了。王爷有令,以后不看鱼鳞册。村公所挨家挨户瞧一眼那张纸就行了。”  

“那,那要是遗失了呢?”  

“以抗粮论处,充军。”  

吴老六目瞪口呆。  

这是李郁的创举:  

征粮时不需对照鱼鳞册,省时省力高效。若是一个个对号入座,那个工程量太大了。  

只管收粮,其他一概不管。  

1个月后,  

村公所的人上门查看证明,范京再派些人随机抽查。  

船舱内,一袋袋粮袋子摞起来。  

一艘满了就换下一艘。  

目前的地盘大部分区域可实现水运收粮,又是节约了很大的人力物力。  

一艘船的运载量可以抵得独轮车一二百辆。  

李郁把算计做到了极致。  

粮食袋子都是农夫自己扛着扔到船舱里。  

别小看了这几步路的工作,如果都雇人来干,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望着那一袋袋甩进去的粮食。  

被雇佣来的伙计,忍不住提醒文书:  

“官爷,这些粮食都没有开袋取样,万一麻袋里”  

文书矜持的笑笑,模仿经济大臣范京讲话的样子:  

“王爷仁义,信任百姓。”  

“他老人家说过,江南百姓温良敦厚,不会做那没脸没皮之事,不必抽检。我以君子之心待百姓,百姓必定以赤子之心回报我。”  

伙计听得很感动,旁边排队的农夫们听了甚至感动的抹眼泪。  

实际上李郁的真正想法是:省时省力!  

这么个衙役如狼似虎的时代,百姓敢往袋子里掺土,或者装潮湿粮食的概率很低很低。  

不敢!真的不敢!  

大清的百姓兹要一出门,就自带三分责任。唯恐麻烦找上门,哪儿敢和官府偷奸耍滑?  

不如直接省略开袋环节,节约无数时间、人力成本。  

啥君子赤子的,都是宣传需要。  

真实情况是:  

粮食早一天入库,西线才能早一天开打。集中全部人力物力正式展开秋季攻势——打九江。  

当然了,  

明年或者后年肯定会有聪明人发现这个漏洞,抱着侥幸心理恶意给粮食掺土洒水。  

毕竟省下的粮食才是自家的嘛。  

对此,李郁了然于心。  

明年后年就会突然增加抽检工序,凡是发现的当场拿下,全家充军,咔咔咔。来个不教而诛!  

上位者之心术,自然是遥遥领先200年的。  

以淳朴百姓之偶生狡黠,自然是算计不过的。  

附近的二十几个村子在半天内全部完工。  

船队全部满载,扬长而去。  

按照事先规定,他们会沿途给县城、府城各官仓提供相应数目的粮食。  

其余的粮食则送至太仓的战备仓。  

目前,有4处战备仓。  

分布在治下的边缘地带,用意不言而喻,就近支撑军队打仗。  

像这样的船队还有很多很多,穿梭在江南河网。从水线高高,到吃水深深,每天收获满满。  

各地的仓库很快盆满钵满。  

李郁惊讶的收到了一个尴尬的消息:  

“仓库装不下了。”  

“各府仓、4大战备仓全部满了?”  

“回王爷,是的。”  

范京很开心,很自豪,他开始用数据说话:  

“截止2日前,一共收了210万石粮。预计总数会突破300万石。所以要赶紧加修粮仓。”  

胡雪余作为一个资深前师爷,倒是很快反应了过来。  

他笑道:  

“恭喜王爷,朝廷一年的漕运粮食总量是400万石。咱们区区十几府就快接近这个数字了。有粮就有人心,王爷的大业有望!”  

李郁也笑了。  

这就是没有中间商吃差价的红利,什么火耗、平余、丁银、这个捐那个税,全部归我!  

范京也笑了。  

作为前存菊堂成员,他很自然的产生了一些联想。  

那会弟兄们靠着打出来的威名,在府城收取些“微薄”的安保费。如今,靠着一张纸收取“天文数字”的合法秋粮。  

地盘才是区区十几州府而已,这要是军旗插上紫禁城之巅?  

不敢想不敢想!  

收上来的钱粮能把太湖给填平喽!  

范京一时间豪情万丈,冲动的喊出了一句:  

“请王爷登基称帝。”  

李郁一愣,随即摆摆手:  

“早了早了。”  

胡雪余也点头:  

“高筑墙,广蓄粮,缓称帝。王爷目前应该狠狠的扩军!尽快取江西全省和江北安庆重镇。”  

说到这,李郁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第4军团现状如何?”  

众人一愣,不知如何开口。  

还是范京说话了:  

“据说,第4军团气质特殊,一言难尽。”  

次日,  

李郁坐一艘快船赶到黄浦江以东,第4军团驻地。  

荒凉的浦东这会是绝对的乡下。作为训练场很好,不存在枪炮扰民或者被人窥视的风险。  

军营的大门口,挂着一幅对联:  

左边是:种田开荒不如三年经商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