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玩心眼的最脏(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平江路,潘家大宅。  

这是一座花了25万两白银建造的豪宅,是潘氏雄厚财力的背书。  

“消息可靠吗?”  

“老爷,是存菊堂的人在茶楼亲口说出来的。我已经确认过了。”  

“他们这是投石问路,不简单呐。”  

潘达新,年过五旬,是潘氏家族的族长。  

他听了管家的汇报,闭目思索了片刻。  

“你,亲自跑一趟,去找存菊堂的坐馆谈谈。酬金嘛,再加个三五成都无妨。”  

“是,老爷。”  

潘家的管家,坐着马车出现在存菊堂门口的时候。  

李郁恰好出城了,只带了乌鸦一人。  

雷老虎连忙迎出来,抱拳行礼。  

潘家,就是府城的财神爷。  

如果大清有福布斯榜的话,潘家估计能排进本省富豪前十名,本府前三名。1  

二人寒暄片刻后,在正厅就坐。  

“我家老爷有一桩大买卖,不知雷老大有没有兴趣哇?”  

“您说的是?”  

“城西侧的天池山下有一片桑田,本是无主之田。是我们潘家先种植的桑树,三年后成材了,范家却跳出来说是他们的田。我家老爷想找些好手,和范家好好掰一掰腕子。”  

雷老虎瞳孔一震,感觉后背一股凉意。  

“我雷某人一向以德服人,一般不随便伤人。”6  

管家忍住吐他一脸的冲动,抛出了重磅炸弹:  

“我先给开拔费300两,出动之后每天给100两,打的好还有赏银。”  

“弟兄们伤了有抚恤,死了烧埋银子给足。”  

“一应枪棒兵刃,我潘家提供。”1  

管家说的轻描淡写,雷老虎听得心惊肉跳。  

这踏马哪是打行该接的活儿,你咋不去找太湖水匪。  

正紧张时,雷文氏从堂后转了出来。  

“夫君,兹事体大,派人去请军师回来吧。”  

“置办一桌酒席,先请管家在咱们这吃饭。”  

此时,李郁浑然不知潘府来人了。  

他正在府城西南的石湖附近闲逛,想对付董家。4  

董家在这边有200亩水田,在苏州府充其量就是个小地主。  

“军师,你看。”1  

李郁仔细一瞧,董家最近新添了产业。  

一家酒铺,还有一家铁匠铺,正在营业中。  

这边地理位置不错,靠着运河,还有大道,人来人往生意兴隆。  

“家里出了当官的,就是不一样。”乌鸦酸溜溜的说道。  

“走,我们去瞧瞧。”  

董家人并不在铺子里,雇的伙计认不得二人。  

铁匠铺里,摆放着锄头,菜刀,剪刀,铁犁之类的家什。  

每一样,都印上了“董记”,很有品牌意识。  

李郁的眼睛忽然一亮,随即示意乌鸦赶紧离开。  

快步走出去几百米,李郁才停住脚步,环视四周。  

“我想到对付董家的办法了。”2  

“砸他铺子?”  

“不要总是用暴力解决问题,这样不好。”  

乌鸦心里嘀咕着,读书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心脏!  

想到这里,他对于大嫂的未来更担心了。8  

阿切,存菊堂内,雷老虎打了个大喷嚏。  

他心不在焉的喝着酒,还拉了两个弟兄陪酒。  

潘府管家,一边吃一边忙着套话。  

他很诧异,存菊堂到底是谁说了算。  

雷老虎这个莽汉,居然笼络了一个读书人加入堂口。  

苏州府这么多打行,存菊堂这是独一份,不简单。  

潘府管家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李郁回来了。  

他一进门,众人才如释重负。  

存菊堂众人,都是只会用拳脚,不会用脑子的好汉。  

潘府重金委托,财帛动人心。  

可谁都知道,范家不是普通人家,那是诗书传家千年的名门望族。  

那一个个进士及第的牌坊,就让人自惭形秽。  

李郁,雷老虎,还有管家,三人上楼关起门来谈正事,其余人就在院子里眼巴巴等着。  

“不够!”  

“你说什么?给的银子还不够?”管家青筋暴起,诧异的跳起来。  

“远远不够。”  

“你们存菊堂的人没种对上范家的家丁就直说,别找借口。”  

“不,我们有种。只是,得加钱。”  

李郁也站起来,瞪着管家,眼露凶光。  

“加,加多少?”  

“开拔费2000两,其余照旧。我保证打爆范家的家丁,把桑田抢到手。你做不了主,回府请示吧。”  

管家一脸不思议的离开了,留下了目瞪口呆的众人。  

“2000两,还不包括工钱赏银?”  

“军师,你也太黑了吧。潘府肯定不答应。”  

就连雷老虎,也觉得这价钱开的离谱。  

只有乌鸦,抠完鼻孔虚空一弹:1  

“这次我顶军师,咱们堂口的弟兄值得这个价。”  

“反正除了咱们,苏州府没有第二家打行敢接他潘家的活。”  

潘府好几天没有回音。  

存菊堂众人也只当是没发生过这回事,生活照旧。  

堂口骨干一共有18人,包括雷老虎,李郁在内。  

每月一人例银1两,包吃包住。3  

生意不是每天都有,隔上十天八天才能接上一桩打人的美差。  

打完了人人有奖金,受伤的多拿一份,朴素无华。  

院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