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复土均田(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没能让他长些教训?”  

“元明公,今南阳兵权尽操于吕布之手,他自得之余,又岂会思虑这些?”  

贾诩用手点着许都:“如今不仅是袁术生死存亡之际,我军亦然。恳请元明公调万余援军,奔赴雒都助战。”  

现在河东、太原扣除州郡兵外,其他野战兵力还有一万虎步军,五千五部营。  

从匈奴各部中,再动员万骑也不难。  

其实也能动员更多的义从骑士,但动员太多,不利于压制、掌控。  

匈奴各部的六月大会即将举行,几乎可以立刻动员这些参加大会的骑士参战。  

赵彦低头看着地图,抬手在陈国点了点,这一切灾难都是陈王遇刺引发出来的。  

就用兵和危险嗅觉来说,赵彦自认不如贾诩。  

想了想,就问:“以文和观之,具体调动多少兵力为佳?”  

“先征三千匈奴义从,与五千虎步军南下。他们抵达雒都,大司马就可尽出两万八千大军,此非袁术所能抵挡。待到八月,再出五千义从,汇合五部营留守的五位司马,再向张燕借兵三千,合兵一万三千,经轵关陉走河内入援雒都。”  

贾诩说着在邺城方向点了点:“待中原战起,袁绍难免会窥伺河内,做夹击雒都之势,以迫使大司马分兵。我援兵走河内,可绝袁绍之望。”  

闻言,赵彦起身,踱步一番,说:“何人为将?若袁绍越上党来攻,又该如何抵御?”  

贾诩想也不想就说:“第一批援军可以西门元节为将,第二批援军可以赵子龙为将。至于太原之防务,有仆驻守榆次,徐公明游动,可保万全。”  

西门俭的资历完全可以带动第一波八千援军顺利抵达雒都,第二波交给赵云节制,更不会出问题。  

等到八月以后,大量民壮从秋收中解放出来。  

组织他们远征中原则太过于勉强,可只是武装他们保卫太原,那贾诩很有信心与袁绍打一场。  

就今年太原、河东的丰产,值得每一个官佃为赵基,为自家温饱而拼命。  

年年都有的蝗灾,今年几乎是被赵基压了下去。  

就连很多奴隶,也会积极参与反抗,这或许是他们立功摆脱奴籍的机会。  

赵基设立的制度下,官佃、奴隶眼巴巴的谁不想当军士?  

至于南阳的公卿,贾诩就没正眼看过这些人。  

原本还多多少少有些敬重,经历过东迁之后,贾诩就不跟这些人玩了。  

辛苦一点不算什么,可危及性命的话,贾诩逮到机会立刻就溜了。  

赵彦略略思考,他很相信贾诩的危机预判,如果吕布暴毙,那一切都就完了。  

赵基极有可能会在中原遭遇夹击。  

前线主力部队遭受重创,各方绝不可能给赵氏休养的机会!  

赵基这里在搞复土均田,军队拥护赵基,官佃也拥护赵基,被夺取土地的士人则视赵基为死仇。  

赵基在这些人眼中的形象,早已超过了董卓、王莽。  

有了判断之后,赵彦就说:“一切都依文和先生,形势恶劣,无非固守晋阳,与袁氏相持而已!”  

贾诩长舒一口气,对着赵彦拱手长拜:“还请元明公督促大司马,早日出兵伊阙关,夺取汝颖之粮。决战之前,也可纠合青壮,编训一支辅军。”  

赵基不去强征这些青壮人口,袁术、吕布这里也会动手强征,谁先抓到就是谁的。  

“善!”  

赵彦应下,去看赵云:“召徐公明、西门俭、相里暴、王琦等人来见老夫。”  

“喏。”  

赵云旁听许久,也是立刻应下,去找卫士传达命令。  

赵彦则看向庭院内移植的杏树,一颗颗杏子红黄相间,点缀枝条之上。  

只要激发了赵基的危险意识,吕布暴毙又如何?  

吕布就是死了,吕布的旧部可不会死绝。  

有长安政变的例子在,张辽、魏越、高顺这些人怎么敢信任公卿?  

难道没看到李肃、徐荣这些人是怎么死的?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