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治瘴计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夜,明月高悬。  

卢钧特意设宴,款待黄举天二人。  

李景让却因连日旅途奔波,疲惫不堪;  

稍坐片刻后,便早早向卢钧告退,回房休息。  

如此,宴上便只留下黄举天与卢钧二人。  

卢钧对眼前这位性格坦荡直率,实具状元之才的后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二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便畅饮至三更时分。  

卢钧兴致勃勃,向黄举天讲述起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  

从广州热闹非凡的市井街巷,到崖州独特的民俗节庆,无不描绘得绘声绘色。  

只是不知怎的,话题一转,竟提到了令人谈之色变的岭南瘴气。  

卢钧的酒兴瞬间淡去了几分,脸上浮现出一抹黯然。  

“黄县丞有所不知,岭南这瘴气,着实害人不浅!”  

卢钧轻轻放下酒杯,长叹一声道:  

“唉,便说卢某幼女,正值芳华,怎奈两月前突染瘴气之症,遍寻名医,皆无力回天…”  

黄举天先道了一声“节哀”,接着神色凝重道:  

“实不相瞒,在下曾研习西域医术,对这瘴气也算是略有研究。  

“依在下之见,这瘴气并非朦胧不可知之物,实则是疟疾、痢疾、脚气病等多种病症的统称罢了。”  

卢钧微微皱眉,疑惑道:  

“竟有这等说法?疟疾、痢疾倒也听过,只是这脚气病,与瘴气又有何关联?”  

黄举天点点头,耐心解释道:  

“卢使君,脚气病多因饮食失节,致使体内缺乏某种养分所致。  

“加之环境因素,与其他病症一同发作,便都被归结于瘴气了。”  

卢钧连忙追问道:  

“那疟疾一症,又为何与瘴气相关?”  

黄举天答道:  

“疟疾,乃是由蚊子叮咬传播,可谓瘴气本尊。  

“岭南之地,水泽众多,蚊虫滋生。  

“人一旦被带有疟虫的蚊子叮咬,便可能染病。  

“症状为时而恶寒战栗,时而高热汗出,反复无常。”  

卢钧听罢,手中酒盏微微一颤。  

“黄县丞此言,某为官数载,竟是从未听闻!”  

他皱眉沉思片刻,迟疑道:  

“依某之见,这瘴气之患,当从整治街巷始?”  

黄举天含笑颔首,五指轻扣茶案:  

“积水之处,蚊虫滋生;蚊虫肆虐,瘴气横行。  

“若能清除街巷积水,疏通沟渠,便可断其根源。”  

他略一停顿,将“饮食多样化除脚气”的建议咽回腹中——  

在岭南百姓吃穿皆愁的年代,此言无异于“何不食肉糜”。  

卢钧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盘中荔枝滚落:  

“妙!妙极!”  

他眼中精光闪烁,胡须因激动而颤抖,索性连称呼都改了:  

“贤侄真乃经世之才,某今日方得拨云见日!有贤侄相助,何愁瘴气不除?”  

黄举天见时机成熟,当即整衣起身,长揖及地:  

“使君明鉴,下官愿请缨主持此事。”  

他目光坚定,心中早有盘算。  

其一,琼州瘴气肆虐,不仅关乎即将自山东而来的百名义子性命,更系几十万大唐百姓的福祉;  

其二,自己初来乍到,政绩簿上空空如也,难以服众。  

当地豪强盘根错节,岂能坐视一个外乡官员指手画脚?  

民众又凭什么相信,你这个上任新官,与那些尸位素餐的不同?  

想要同时获得豪强与民众两边配合,在正常情况下,几乎是天方夜谭。  

毕竟,双方没有共同利益纽带。  

唯有瘴气——  

是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深受其害。  

一旦在此事上有所作为,黄举天必能快速打响声望,聚拢民心;  

为日后扫清掌权障碍,铺平道路。  

“好!”  

卢钧猛地站起身来,衣襟翻动间,内里的补丁若隐若现。  

他难掩激动之情,万万没想到这寻常的接风宴上,竟能问出如此绝妙的治瘴良策。  

“此计若成,卢某之功,或可配享凌烟阁矣!”  

卢钧当即唤来书吏,取来文房四宝。  

他亲自执笔,笔走龙蛇间,一封加盖私印与官印的亲笔信便已写成。  

信中明令琼州刺史及各级官员,务必全力配合黄举天的治瘴之策。  

黄举天见状,不禁微微挑眉。  

他虽料到卢钧会支持,却未想到这位节度使竟如此放权,连半点掣肘之意都无。  

待墨迹干透,卢钧又拉着黄举天的手,细细询问治瘴细节;  

从蚊虫习性到药方配伍,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黄举天觉得此事无需保留,便将所知之法悉数道来。  

哪怕卢钧只听个半懂,都够他在岭南救下无数性命。  

翌日清晨。  

李景让在老仆的搀扶下,缓缓走出广州都督府。  

他下意识地拍了拍黄举天的胳膊,随后伸出手指,指着前面那一支十来人的队伍,以及大包小包行囊箱子,问道:  

“你昨晚到底跟卢使君聊什么了?”  

怎么一夜之间,还让岭南节度使送了副如此大的阵仗?  

他李景让,在野都能有这么大的面子?  

“是治瘴所需物资。有些在琼州当地难以筹备,所以卢前辈特意准备了这些,好让我们的治瘴计划能顺利开展。”  

卢前辈…  

这竖子,昨天不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