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长寿秘诀,医生帮我把手切了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周老伸出舌头让方言看。  

方言看到他的舌质淡红,舌苔薄黄。  

接着方言又给他诊了脉,发现老爷子的两只手脉细弦数。  

考虑到他今年已经快九十岁高龄了,哪怕就算是身体再好,体质方面也会比一般人要虚弱一些,方言脑子里仔细的分析了一遍。  

同时还对着周老闲聊了起来:  

“这民间有句老话叫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说的就是这人过了三十岁,因为生活上的各种原因,睡眠质量就没有以前好了。”  

“以前是没心没肺的睡到自然醒,现在想睡够时间都够呛,其实是个很常见的问题。”  

周老摇摇头说道:  

“那可不一样,我这人就算是糟心事再多,也不影响我睡觉,当年遇到打仗轰炸,其他人都吓的要死,我同样能睡的过去,从小习惯这样。”  

“现在这人年龄大了,日子过好了,家里也没糟心事,却睡不着觉,真是让人想不通。”  

方言笑了笑,拿起笔开始写医案,同时说道:  

“您这个病不是太大的问题,就是年龄大了气血方面有些不足,心肝血虚火旺,神魂不宁,才会长期出现失眠,睡眠时间不够。”  

“其他的毛病都是从这个问题延伸出来的,解决了根本的问题,其他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其实他这情况和巴金先生不一样,他就单纯是因为年龄大了气血不够,但是心态是相当的好,乐观的人方言治疗起来也就更加的容易。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乐观之人肝气自然条达,不会因郁怒加重病情。  

虽然周老存在脉细弦数、舌淡红苔薄黄等心肝血虚火旺之象,但乐观心态能促进“肝藏血“功能,中医认为情志愉悦时肝血归藏更充分,且心主神明不受情志干扰,使得补血养心的药物能更充分发挥作用。  

相比之下,郁怒者肝不藏血、思虑过度者暗耗心血,治疗效果自然打折扣。  

乐观者病机单纯纯虚证,而情志失调者往往需要同时调理肝郁、痰火、瘀血等复杂兼证。  

中医可太喜欢这种心态豁达的人了,甚至不光是在治疗起来比较容易,更是在日常相处里面,他们给人压力也很小,属于那种能够在他们身上感受到精神力量的人,不会像是那种阴郁的人,就像是个情绪黑洞一样,光是靠近就感觉空气都沉闷,气压都低了。  

这时候方言莫名想到一句TVB的经典台词: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听到方言的话,周老立马开心的笑道:  

“听到你说我没啥大事儿,我这心里就舒服多了。”  

方言对着他说道:  

“放心吧,您就保持现在这个好心态,病要不了多久就会康复的。”  

“好!我信你。”周老高兴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方言就给周老开起了方子,开方子的时候他遵守师父焦树德的要求,用的都是能查到的经方。  

经方的优势是有明确的典籍出处,如《伤寒论》《金匮要略》,而且是经过千年临床验证,疗效和安全性有保障,便于其他专家快速审核。  

当然了这也并不是为了方便他们,也同样是为了保护医生自己。  

这些个老爷子们都上了年纪了,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出现其他问题,如果运气倒霉刚好碰到吃了药,老爷子突然走了,正在吃的药还是个性化用药,那就真是黄泥巴掉裤裆了。  

这种规定不是限制创新,而是在这种国家级医疗任务的特殊场合下,对医疗质量控制的必要措施。  

所以方言开的方剂是《金匮要略》里的酸枣仁汤。  

对应病机正好是肝血不足,虚热扰神。  

加上《伤寒论》里的黄连阿胶汤,对应病机心肾阴虚,虚火扰神。  

最后辅于《金匮要略》中的甘麦大枣汤,改善心慌、多汗,调和诸药,保护脾胃。  

完整经方合方后,  

酸枣仁15g,川芎6g,,知母6g,茯苓12g,甘草6g,黄连3g,阿胶10g(烊化),黄芩6g,白芍12g,浮小麦30g,大枣10枚,鸡蛋黄1枚(药汁温后搅入)。  

煎服法:  

阿胶烊化,鸡蛋黄最后加入。  

每日1剂,水煎300,分2次温服。  

睡前1小时服大半(200),余下晨起服。  

三首方剂均出自《伤寒杂病论》,历代医家验证,方言写好过后,直接拿给一旁的那个小护士让他连带着手里的医案都拿去找焦树德签字。  

方言这边对着周老爷子说道:  

“我那个方子您也甭记了,反正刚才我师父也说了,他们这边民族饭店也提供服务,就让他们来操心就行了。”  

“另外晚上你睡觉前可以用水泡泡脚,这可以引火归元。”  

说完他又写了两个电话,说道:  

“这个是我家里的电话和我们学校的电话,有问题随时打电话给我,我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学校。”  

周老先生接过方言笑着说道:  

“好!谢谢小方大夫!”  

方言摆摆手:  

“嗐,甭客气。”  

周老先生收好了那张写着电话的条子后,对着方言问道:  

“对了,小方大夫你今年多大了?”  

方言对着周老爷子说道:  

“我是1955年生的,今年二十三了,不过还没过生日。”  

“那可惜了。”周老爷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