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一场赌局(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对G76d星球各颗大卫星全力以赴的开采之下,无穷无尽的矿产涌入到了一座又一座的工厂之中。  

又在这竭尽全力的生产之下,李青松终于将将赶在在紫月文明新一批战舰到来之前,将足够数量的有人无人战舰、各项作战辅助设施投入到了战场之中。  

新一轮的投放立刻发挥了作用。面对着紫月文明那愈发疯狂、愈发猛烈的攻势,这一条再度加强的防线就像是暴风雨之中的小木屋一般,始终死死的将所有风雨拦在外面。  

此刻,战况已经惨烈到了极致。甚至于可以说,从人类失踪直到现在,李青松都从来没有打过这么惨的战争。  

当初对抗蓝图克文明之时没有如此。与哈维勒文明交战之时没有如此。便连和硅基天灾对抗之时都同样没有如此。  

当初自己虽然不是硅基天灾的对手,但硅基天灾所“寄生”的战舰终归都是自己的战舰,其性能与自己持平。  

而此时此刻,李青松已经落入到了彻彻底底的没有还手之力的局面。  

那种基于引力科技的武器实在太过强大,而李青松又实在没有对抗的办法。  

在这浩瀚太空之中,一艘又一艘飞船被扭曲、撕扯成了麻花,一颗又一颗卫星爆炸,一艘又一艘无人战舰哪怕有着元始AI制定的妙到巅毫的战术,却完全没有去执行的能力。  

也幸好李青松的工业规模足够强大,才能勉强将战局稳定下来,勉强依靠大量战舰的损失,将紫月舰队拦在外面。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每一个人都清楚这个问题。李青松清楚,紫月文明同样清楚。  

继续这样,总归有一天会坚持不住的。  

就算行星战场这里能坚持住,那…恒星那里呢?  

早在G76d行星被紫月文明围困之前,李青松便提前一步,将以电灾为首的电磁生命们释放到了恒星上。  

目的并不是为了让电灾为自己提供助力,仅仅只是想要牵制紫月文明的电磁生物,不让它们进一步恶化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已。  

事实也正如同李青松所预料的那样,在紫月舰队围困了这颗行星,却又被自己不要命的打法死死拦住,暂时拿不下来后,他们的牧电舰队,还有电磁生命便前往了恒星,试图借助恒星的力量突破己方防线。  

之所以此刻还未发动,完全是因为电灾等电磁生物将他们牵制住了而已。  

G76恒星体积更大,作战空间更为广阔,但平均温度更低。  

想要借助这颗恒星发动起类似自己“恒星大炮”的攻势,需要覆盖的恒星面积更大,便也更容易被破坏。  

从这方面来看,电灾等电磁生物是有地形优势的。  

这一次,自己可没有力量去进攻牧电舰队,为电灾它们阻挡来自外部的进攻了啊…  

在这种情况下,电灾它们,能牵制多久?  

李青松不知道。李青松只知道,纵然自己能坚持住,什么时候电灾坚持不住了,让紫月文明发动起了恒星的力量,行星战场这里也必将溃败。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李青松的无数颗大脑在急速思考着。  

或许…可以逃亡?  

暂时先不要管赤星联盟和毁灭者文明之间的战争了,也不要管那些有可能仍旧失陷在紫月文明舰队之中的人类,更不要管己方与紫月文明之间的仇恨了。  

我实在已经尽了力,但实在没有办法,我只能及时止损,先保全自己,以图后计。  

如果此时有逃亡的希望,李青松会毫不犹豫去做。  

只是…此刻的自己似乎连逃走都做不到。  

依靠来自于恒星系的物资自己才能勉强支撑下来。要是没了这些补充,在紫月舰队的打击之下,己方舰队立刻就会崩溃。  

想活着离开这个星系?做梦!  

逃也逃不掉,那,自己还能怎么办?  

维勒族一号居住飞船之中,海默蓝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自己的居所。  

这段时间以来实在是太忙了,太累了。  

伴随着外部局势的迅速恶化,伴随着涉及到整个文明的全面工业建设与生产任务的开启,身为维勒族的副族长,需要海默蓝协调与管理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  

今天又是一连忙碌了二十多个小时,才勉强有了一点休息的时间。  

胡乱扒拉一口饭下肚,海默蓝如同一滩烂泥般瘫在了自己的床上。  

身体虽然疲倦已极,但不知道为什么,精神却像是劳累过度了一般,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反而总是控制不住的去思考一些白天所遇到的问题。  

“能源工业方面,由我方负责的1000座大型聚变电厂的效率还得想办法再提升一些,但现在电力和能源工程师数量不足,实在捉襟见肘,腾挪不开啊。  

唔…明天和族长商议一下,或许可以找一些压力不大的相关领域的工程师,紧急培训一下先顶上去?  

还可以临时征召一些电力能源专业的大学生补充进来,相关教育资源也可以向这方面转移一些。  

近期以来社会治安方面倒是没有什么压力,只是民众们精神都有些紧绷,压力很大,这方面也要想办法疏导一下。  

唔,这方面或许可以和红耳族联动一下,他们种族的一些娱乐明星十分受我们维勒人欢迎,要不要专门拨点投资,拍摄一些影视剧出来?  

寂静的夜空之下,一个又一个念头从海默蓝脑海之中升起,解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