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星辰之海(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万千星辰环绕之下,一艘庞大的飞船正静静悬浮。  

它整体呈现出一个长串的模样,中间是一根粗大的主轴,直径高达数百米。主轴之上向外延伸出许多条如同自行车轮胎一般的辐条,共同固定着一个巨大的,直径高达数公里的圆环。  

这根主轴的长度约有十几公里,每隔约1公里的距离便有一个圆环,于是它上面所连接着的圆环总数量便达到了15个。  

此刻,这巨大的圆环状飞船便孤零零的悬浮在无垠的太空之中。  

在它周边,无论上下左右还是前后,俱都看不到任何其余飞船的影子,能看到的唯有万千星辰而已,似乎在这一刻,整个浩瀚宇宙只剩下了这一艘飞船在这里。  

某一个圆环,一处舷窗之内,是一个巨大的房间。  

房间整体以蓝图克人喜欢的纯黑色为主调,装饰简单,隐隐透露出一种严肃的气息。  

身形高大,拥有一身整齐银白色鳞片的蓝图克文明元首,海维,此刻便静静站在舷窗之前,遥望着舷窗之外的万千星辰,久久默然。  

身后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片刻,另一名鳞片同样银白的蓝图克人走了进来。  

“元首,突发情况。我们接到了来自太阳系的信号,据判断,极有可能是那个抢先占据了太阳系的外来文明所发。”  

“哦?”  

前来汇报的蓝图克人伸手轻轻一挥,一副3D投影便出现在海维元首面前。  

看着这条信息,一抹淡淡的微笑从他那同样满布着细小银白鳞片的脸上现出。  

“只有远程探测情报的话,我还有些疑虑。”  

海维元首平和的笑着:“现在好了,有了这一条信息,我就完全放心了。  

一个强大的文明,怎么可能如此软弱呢?既然如此软弱,那就只能证明他们并不强大。  

我们下一次星际远航的准备工作,可以节省许多力气了啊…”  

“元首,是否要将这一条信息公布到社会之中?”  

“公布吧。为了这一次远航,我们筹备了足足几百年时间,不知道多少民众为此现出了生命。  

现在好了,那些繁杂艰苦的底层工作,终于有人能代替我们去做了,这是好事,大好事啊,也该公布出去,让我们的民众们庆祝一番了。”  

“是。”  

这名蓝图克人微微弯腰,转身离开了这处纯黑色的办公室。  

海维元首再度回过神来,将视线投向了舷窗之外的万千星辰。  

无数星辰环绕着这艘庞大的飞船,让它像是沉浸在真正的星辰海洋中一般。  

但海维元首知道,那其实不是星辰。  

每一颗星辰,其实便是一台功率强大的,正在喷射着强劲等离子体的巨大发动机。  

每一颗星辰,便代表着一艘具备先进科技与强大战力的巨大飞船。  

这无数艘飞船汇聚在一起,便如同一片星辰之海,将这艘最为核心的旗舰飞船护在了中间。  

虽然看不到任何一艘飞船,但他却清楚的知道,数万艘各式飞船都在自己身边。  

此刻,这一片星辰之海,便遵循着自己的意志,向那已经被另一个文明捷足先登的星系不断靠近。  

至于人类说的什么重返家园,太阳系不是无主之地…海维一点都不相信。  

或者说,他也根本不关心真假。真又如何,假又如何?  

无所谓的。  

时间悄然流逝着,转眼间便是三个月时间过去。  

按照通讯延时计算,如果蓝图克文明在接收到自己的信息,并对自己做出回复的话,这回复信息应当已经来到了自己这里。  

但最终结果却是没有来。  

并且,李青松清晰看到,格利泽625星系方向的那颗星辰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发明亮了,甚至明亮到使用最高分辨率望远镜的话,已经能隐约看到几何结构了。  

这意味着什么,李青松很清楚。  

减速仍旧在继续。且,那支庞大的舰队距离自己,距离太阳,已经越来越近了。  

李青松心中最后一点和平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但他此刻并没有任何沮丧或者绝望。  

原因很简单,既然我提出谈判,那便是我已经有了底气。而既然已经有了底气,那谈判结果无论如何,哪怕谈判根本未能展开,都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  

我提出谈判,是在给你们一个机会,而不是给我一个机会。  

既然你们不珍惜…那就打。  

此刻,庞大的太阳系之中,无数艘巨大的飞船仍旧在繁忙穿梭。来自于一颗颗星球的无数资源仍旧在向着每一座工厂汇聚。  

无穷无尽的星际地雷被倾泻到星海之中,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时间且仍将持续下去;  

飞船总装厂已经运行了几十年时间,生产出了几十万艘战舰,且仍旧还将继续生产下去。  

除此之外,星际炮台、卫星、导弹、超算,等等等等,所有物资的生产一日未曾停下。  

玉皇AI已经提升到了现阶段科技允许范围内的最强。  

神工、女娲、电母、神农、鲁班,这些工业领域之中,已经命名的,或者未曾命名的行业AI也都已经提升到了最强。  

悟空AI同样已经提升到了最强!  

经历了几十年时间,数百万克隆体战死,数万艘战舰被击毁,在这铁与血的磨练之下,悟空AI已经成为了真正的战争之神!  

就连李青松自己,在对于生物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