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战力提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前阶段的太空航行,李青松始终受制于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化学燃料的效率太低了。  

正因如此,当初远征敌神星的时候,李青松才不得不从洛神星这里“扔”过去大量补给和燃料,以支撑战舰战斗。  

在发射探测器到地球去的时候,更是不得不制造出了总质量达到七万余吨的超巨型火箭。  

虽说造奇观这种事情确实很有成就感,但成就感背后,更多的却是无奈。4  

要是有别的办法,谁稀罕去造这么大的火箭?  

此刻,面对着敌神星大开发这一项巨大工程,未来两颗星球之间的飞船往来会极为频繁。  

虽说大宗的基础物资运输可以通过“电磁弹射技术”来解决,但其余的,追求时效的货物与人员的运输也必然极多。  

再用这么低效的推进技术就有些无法接受了。  

真要再这么下去,说不定自己生产的资源之中,至少20%都要浪费在航程之中,实在接受不了。  

那些可都是我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就这么浪费掉?不行!  

但更先进的推进技术暂时无法突破,掌握不了二次加压推进技术,更别说高速离子推进技术,便只能想办法继续优化现有技术了。  

幸好,就算是现有的化学燃料推进技术,其中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优化一下暂时够用了。  

在数万名推进技术研究克隆体的工作之下,李青松渐渐确定了一件事情。  

那便是,要提升推进性能,提升燃料利用率,还是要从材料性能、整体结构、冷却系统这三个方面来着手。  

自己制造推进器的材料,必须要能承受更高的温度和更大的压力,才能获取到更高的热效率和推力。  

材料科学,是从基本材料性能上来提升推进器性能。  

整体结构,是从结构上来提升。  

冷却系统,则是从持久性、可靠性上来提升其性能。  

三个方面,俱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被分成了三个大团队的科研克隆体们日夜不休。于是推进研究基地里,数百个试验场里日夜轰鸣。  

众多造型不同、结构不同,甚至于稀奇古怪的发动机在那里终日喷射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化学燃料,甲烷,乙烷,甲醛,液氢,偏二甲肼…  

等等等等,各种不同的燃料轮番上阵。  

单单只是进行实验而已,这座科研基地的燃料消耗量便达到了每天数万吨的程度。  

为此,李青松不得不专门开辟了一条铁路线,专门从各种化工厂里运燃料过来,然后在试验场之中化作火焰喷射出去。  

也幸好此刻各座工厂都进行了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极大提升,否则凭空多出了这个科研基地的损耗,还真有些承受不住。  

数百个日夜之后,耗费了总计数千万吨燃料,性能达到了李青松要求的新型发动机终于造了出来。  

它仍旧是使用甲烷和液氧作为燃料的。  

这一是因为甲烷的热值较高,二则是甲烷在洛神星上储量够多。  

那些随处可见的托林处理一下,就能分离出甲烷来。  

使用新型发动机推进的新式飞船也制造了出来。  

这是一艘水星级战舰。  

只不过相比起之前的水星级战舰,它毫无疑问战斗力更加强大。  

它上面的机枪数量增加到了六挺,机炮数量也增加到了四门。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搭载12枚星际导弹。4  

武器数量多了,弹药储备肯定也要增加。  

原本的水星级战舰,满弹药的时候带有子弹40万颗,质量为4吨。而此刻,这艘新型水星级战舰,满弹药可以带120万颗,子弹质量达到了12吨!  

炮弹数量也翻了一倍,总质量达到了6吨。  

星际导弹同样如此,总质量从原来的4.8吨,提升到了此刻的7.2吨。  

单单是弹药方面,就一共提升了13.4吨!  

很显然,弹药多了,就要求飞船内要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燃料储备,飞船总体积也要更大才行。  

但事实却是,它仍旧是之前的尺寸,一点都没有变大。  

尺寸没有变大,燃料携带量从之前的50吨降低到了此刻的30吨,它的作战时长很显然就要降低。  

但事实却是,这艘水星级战舰的作战时长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升了!  

因为它上面装备的是新型发动机!  

此刻,伴随着李青松一声令下,负责操控这艘新型水星级战舰的克隆体瞬间下达了前进指令。  

于是,炽热的火焰之中,这艘水星级战舰的加速度达到了20米每平方秒,短短几秒钟时间而已,便飞到了上千米的高空,直接从克隆体们的肉眼视野中消失。  

不仅总航程增加了,连机动性也增加了!  

以前的水星级战舰,极限加速能力不过12米每平方秒而已,此刻直接提升了67%!1  

到达太空,这艘水星级战舰尽情挥洒着自己的能量,各种急加速、急减速,像是害怕燃料太多一样,发动机几乎一刻没有停止。  

但就算如此,它也折腾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才将燃料耗光。  

慢慢返回洛神星基地后,一众克隆体立刻上前,开始全面检查它的状况。  

最终,李青松得到了结论。  

新型发动机运转良好!  

“好啊,不错。”  

李青松心中满是喜悦。3  

好啊,恨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