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我满门忠烈,且看满朝诸公,拿我何罪?(2/5)
中也该藏黄袍了…
那这还能有命在?
姚平仲站起身来,大手一挥:“我倒是记得苏帅说过一句话,便也是一个道理,只要是胜了,什么都不是事,但凡是败了,怎么都是罪过。我看此番亦然,只要胜了,天下公义自在人心!我等此去,百死就是,亦如此番伐夏,胜了就行!”
种师道一语来:“胜了就行,何以半道换了帅去?”
刘延庆也是皱眉叹息:“唉…诸位,老种相公说得是有些道理的,不可乱来,还当三思啊…”
种师中却是脾气火爆不少:“那就眼看着女真人从容而来,从容而走,只管看的他们钱粮盆满钵满,匠人带走无数,那青壮男女皆去为他做牛做马?来日啊,还是咱们去打,还是咱们的命去填…”
苏武一直不语,为何?这不得充分讨论一下吗?
让大家都来讨论,讨论充分了,苏武再做下的抉择,自就更有某种意义…
武松来言:“哥哥,你说…你说怎么办,咱就怎么办!”
苏武点点头:“我自谋划要去,往大同去,先下大同,把西边之路堵住,再往燕山沿线而去,站住诸般燕山山口,如此,把女真堵截在燕云之处,此法女真要归,必然臃肿非常,快速不得,咱们早早去,定能堵住!如此大事,自要与诸位好生商议!”
刘正彦一语来:“那还商议什么,自是愿去的,随苏帅去,不愿去的,那就不去!不愿去的,就随着老种相公坐镇兴庆府!”
说着,刘正彦站起来回头去扫视,扫视众将,好似当场就要看看,谁愿去,谁不愿去?
武松立马一语来:“那我京东之兵,自是个个愿去!”
说着武松回头去看,京东军将,个个点头,连韩世忠都在点头。
倒是有一人坐在后面,脸上有些懵懂,有些担忧,乃至有些纠结,便是岳小哥。
他懵懂,是眼前这些将军大佬们何以当真敢抗旨不遵。
他担忧,是担忧此番自家相公做完这件事,只怕真要获罪。
他纠结,是纠结自己内心里,到底是支持哪一边的?按照忠义而言,家国之事,自是百姓为重,救万民于水火,怎么说都是对的。
但也按忠义而言,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忠君之事,怎么能有违抗天子的事?这在岳哥儿以往的观念里,着实有些不敢置信。
刘正彦正也在呼喊:“我肯定随苏帅去,生民倒悬,岂能不救?到时候真若有罪,我自上书,算我一个!我父亲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我身先士卒先登兴州,我满门忠烈,且看满朝诸公,拿我何罪?”
姚平仲闷哼哼来说:“我也去,昔日里,第一次见苏帅,见他年少,我还多不喜他,只当他是阉宦宠信罢了,而今已然随他转战万里不止,与他上阵,我自心甘情愿!若是到得京畿之地让那些阉宦来将我调拨来去,还不如随苏帅去!”
姚平仲,又把童贯拿来骂了,他这辈子,就是不喜欢童贯,更别说谭稹之流。
苏武听来,多多少少,也有点尴尬,这厮说话,真不中听,但这厮说话,却又暖心!
当真到了表态的时候了,刘光世左边看看右边看看,又看向自己的父亲,轻声一语:“父亲…”
刘延庆慢慢来说:“苏帅若是当真如此,老夫心中,敬佩之意,自也无以复加,担忧的倒也不是其他,是苏帅一人之前程也,我等终究是军汉,苏帅虽然有那学士名头,也并不真是东京里拜得座师唱了名,那些相公们,想来多也不喜苏帅,来日,只怕艰难,难上加难啊…”
苏武也慢慢起身,差不多了,他要一锤定音了,乃至有些人,该裹挟也要裹挟,他也知道,满场许多人,刘仲武,姚古,折可求折可存…还都一语不发…
苏武自也不会真让他们自己选择,乃至吴玠吴璘兄弟,更不可能让他们自己选择,他们心中,定是纠结不已。
所以,什么是裹挟?此时此刻,就是写照。
苏武一语来:“管不得那么多了,自是先把此事再做成,如此,便是不能坐视女真大起,只为将来之人少一些死伤,多几分胜算,尽人事,听天命,如此而已了,实在不行啊,来日我就自请归去,回京东耕地种田。”
只问这一语来,在场之人,哪个不动容?
苏武还有话语:“得了功劳,诸位同享,若是得了罪责,自是我一人为之,诸位皆是受我胁迫裹挟,我自到京中请罪,说得清清楚楚就是!只要不死,就当这么干!此家国之大义也!”
再看满场,个个起身来,个个要说话。
苏武抬手一压:“不必多言,此事议定,此处之事还许多,诸位尽心尽力,速速办妥。环庆之兵与种家两位相公,坐镇此处,其余之人,嗯…三日之后,随我开拔!”
众将已然起了身,还有无数话语未说,此时唯有拱手:“得令!”
“散了去,私下里,任何人,不可再议论此事了,只管得令就走,此事与诸位无关!”苏武再是严厉之语。
众人表情各异,有些人自是心中不快,觉得不该如此,有些人自也心中一松,那就如此吧…
众人在散,军营之中都在忙碌,那一车车的东西,都在从城里往外来运…
姚平仲出门去了,却是等候许久,等得人都散远,他又入了大帐之内。
见得姚平仲再进来,苏武也不多言,只管比手:“坐!”
那这还能有命在?
姚平仲站起身来,大手一挥:“我倒是记得苏帅说过一句话,便也是一个道理,只要是胜了,什么都不是事,但凡是败了,怎么都是罪过。我看此番亦然,只要胜了,天下公义自在人心!我等此去,百死就是,亦如此番伐夏,胜了就行!”
种师道一语来:“胜了就行,何以半道换了帅去?”
刘延庆也是皱眉叹息:“唉…诸位,老种相公说得是有些道理的,不可乱来,还当三思啊…”
种师中却是脾气火爆不少:“那就眼看着女真人从容而来,从容而走,只管看的他们钱粮盆满钵满,匠人带走无数,那青壮男女皆去为他做牛做马?来日啊,还是咱们去打,还是咱们的命去填…”
苏武一直不语,为何?这不得充分讨论一下吗?
让大家都来讨论,讨论充分了,苏武再做下的抉择,自就更有某种意义…
武松来言:“哥哥,你说…你说怎么办,咱就怎么办!”
苏武点点头:“我自谋划要去,往大同去,先下大同,把西边之路堵住,再往燕山沿线而去,站住诸般燕山山口,如此,把女真堵截在燕云之处,此法女真要归,必然臃肿非常,快速不得,咱们早早去,定能堵住!如此大事,自要与诸位好生商议!”
刘正彦一语来:“那还商议什么,自是愿去的,随苏帅去,不愿去的,那就不去!不愿去的,就随着老种相公坐镇兴庆府!”
说着,刘正彦站起来回头去扫视,扫视众将,好似当场就要看看,谁愿去,谁不愿去?
武松立马一语来:“那我京东之兵,自是个个愿去!”
说着武松回头去看,京东军将,个个点头,连韩世忠都在点头。
倒是有一人坐在后面,脸上有些懵懂,有些担忧,乃至有些纠结,便是岳小哥。
他懵懂,是眼前这些将军大佬们何以当真敢抗旨不遵。
他担忧,是担忧此番自家相公做完这件事,只怕真要获罪。
他纠结,是纠结自己内心里,到底是支持哪一边的?按照忠义而言,家国之事,自是百姓为重,救万民于水火,怎么说都是对的。
但也按忠义而言,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忠君之事,怎么能有违抗天子的事?这在岳哥儿以往的观念里,着实有些不敢置信。
刘正彦正也在呼喊:“我肯定随苏帅去,生民倒悬,岂能不救?到时候真若有罪,我自上书,算我一个!我父亲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我身先士卒先登兴州,我满门忠烈,且看满朝诸公,拿我何罪?”
姚平仲闷哼哼来说:“我也去,昔日里,第一次见苏帅,见他年少,我还多不喜他,只当他是阉宦宠信罢了,而今已然随他转战万里不止,与他上阵,我自心甘情愿!若是到得京畿之地让那些阉宦来将我调拨来去,还不如随苏帅去!”
姚平仲,又把童贯拿来骂了,他这辈子,就是不喜欢童贯,更别说谭稹之流。
苏武听来,多多少少,也有点尴尬,这厮说话,真不中听,但这厮说话,却又暖心!
当真到了表态的时候了,刘光世左边看看右边看看,又看向自己的父亲,轻声一语:“父亲…”
刘延庆慢慢来说:“苏帅若是当真如此,老夫心中,敬佩之意,自也无以复加,担忧的倒也不是其他,是苏帅一人之前程也,我等终究是军汉,苏帅虽然有那学士名头,也并不真是东京里拜得座师唱了名,那些相公们,想来多也不喜苏帅,来日,只怕艰难,难上加难啊…”
苏武也慢慢起身,差不多了,他要一锤定音了,乃至有些人,该裹挟也要裹挟,他也知道,满场许多人,刘仲武,姚古,折可求折可存…还都一语不发…
苏武自也不会真让他们自己选择,乃至吴玠吴璘兄弟,更不可能让他们自己选择,他们心中,定是纠结不已。
所以,什么是裹挟?此时此刻,就是写照。
苏武一语来:“管不得那么多了,自是先把此事再做成,如此,便是不能坐视女真大起,只为将来之人少一些死伤,多几分胜算,尽人事,听天命,如此而已了,实在不行啊,来日我就自请归去,回京东耕地种田。”
只问这一语来,在场之人,哪个不动容?
苏武还有话语:“得了功劳,诸位同享,若是得了罪责,自是我一人为之,诸位皆是受我胁迫裹挟,我自到京中请罪,说得清清楚楚就是!只要不死,就当这么干!此家国之大义也!”
再看满场,个个起身来,个个要说话。
苏武抬手一压:“不必多言,此事议定,此处之事还许多,诸位尽心尽力,速速办妥。环庆之兵与种家两位相公,坐镇此处,其余之人,嗯…三日之后,随我开拔!”
众将已然起了身,还有无数话语未说,此时唯有拱手:“得令!”
“散了去,私下里,任何人,不可再议论此事了,只管得令就走,此事与诸位无关!”苏武再是严厉之语。
众人表情各异,有些人自是心中不快,觉得不该如此,有些人自也心中一松,那就如此吧…
众人在散,军营之中都在忙碌,那一车车的东西,都在从城里往外来运…
姚平仲出门去了,却是等候许久,等得人都散远,他又入了大帐之内。
见得姚平仲再进来,苏武也不多言,只管比手:“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