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伐宋伐宋(2/6)
那就天子来言:“而今我朝,兵锋正盛,出则数十万大军纵横,入则万万之民安居,历数史书之载,而今也不得不想那女真之事,女真虽然力微,兵力不过几万,人丁不过百十万,但自古北地之蛮夷,从来就是中原之大患,昔日为盟邦,那是时势所致,如今之势,只问如此女真,岂能为大宋之盟邦?”
天子此语一出,已然不在此事,高度拔起来了。
一边说的是宋金两国的本质,以及对未来的预计。
另外一边,真说起来,一个百万人口都不一定有的国家,与如今之宋为盟邦,这种外交的模式,其实是不能接受的。
也说汉与唐,那是万国来朝,那天子是万国共主。
何曾见过汉与什么楼兰龟兹是盟邦?
何曾见过唐与什么契丹党项是盟邦?
天子之意,既是要重复汉唐,那自也当是天下共主,来日与女真的关系,那也应该如此,女真合该前来拜见受封,此,便是万国来朝,才是汉唐。
不然,史书记载下去,后人看宋还与一个蕞尔小国是盟邦,这岂不难看至极?
众人听来,便也就懂了天子之意,那就更多说不得什么了。
天子又道:“所谓恩威并施,上次女真使节而来,朕已然施恩,此番,便也当上一些手段,好教女真知晓,大宋之国,有恩有威!”
说白了,也是敲打一二,最好是女真人自己上道,下次再来,当以臣子之礼,那到时候便又好说,自是不再敲打了,一高兴啊,还赏赐几番。
若是不上道,只待此番党项事罢,说不得还真要给点颜色去看看。
人心如此,如今大宋当真如日中天,这天子,当真已经有了一代雄主之心思。
说不了对错,合该如此,历来如此,祖宗教诲如此,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就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就该这么办,不干,那才是后人耻笑。
至于天子赵佶与朝堂诸公,是不是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有错误的估计,那是另外一回事。
王黼自是大喜:“陛下圣明,那臣这就与王留守…还有谭相公回信去,就说朝廷之意,乃胸怀仁义之心,既然不是招揽而来,是那平州官民仰慕王化之归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当以仁义待之!”
天子听得很高兴,点头来:“这般,纳土归附,以平州为泰宁军,擢升那张觉为泰宁军节度使,张觉之下,各有官职,另赏赐财帛之物供应官民,此仁义也!”
“遵旨!”王黼躬身大礼,成了成了,自是赶紧去干。
朝堂上下,都在操作,苏武兴许,也有预料。
不然,他何以让张叔夜与宗泽等人要加紧经营京东城防之事?
也是苏武,知道自己影响不了这些大局之事,哪怕苏武就在当场,那天子之意再明显不过,又岂能是苏武拉得回来的?
那王黼之辈,又岂能是苏武能说服的?
若真是苏武能说了算,那唯一之策,其实就是徐徐图之,先练好内功,也等那些山林里出来的女真人先享受享受美好的生活,多喝酒多作乐,多御几个女子,多感受感受山林之外花花世界的奢靡…
如此,再与女真争锋,慢慢来…
就好比这党项之事,就得慢慢来,但朝堂上下与天子,哪个能允许他慢慢来?那催促的旨意,一封接着一封在去。
此时此刻,苏武正在沙州城下,看到的就是一片土黄,连苏武浑身上下都是土黄之色,城池不大,战争不难。
只是苏武又一次感觉自己疲惫不堪,近两千里的奔驰,终于到了终点…
军汉们自是爬墙而上,杀得一番人后,城池就开。
站在沙州城墙之上,举目远眺,苏武看的是这片土地的千年往事,也看玉门关在何处。
不知多少年,中原人没见过玉门关长什么样子了…
还不是感怀的时候,调转马头,就是回程,自也留得一部驻防沙州,当要改名,为敦煌。
敦煌就是好听,沙州就是不好听。
回程也是急赶,得快,却是半路之上,就碰到了天子使者,还是程浩。
天子派来追回苏武的人,圣旨自也就在程浩之手。
苏武还问呢:“怎么又是你?”
程浩苦笑:“这般苦差,来去无事,只有急奔,谁人又愿呢?只管是我一拍胸脯,自就到我身上来了。”
也看程浩身上的模样,干燥寒冷风沙的打磨之下,也不成个人形了。
苏武又笑:“不错不错,这般苦来,你也熬得住。”
程浩笑不出来:“我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一路会这么苦啊,倒也知道是往河西来追你,故人诗词里,说什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教他们骗了!”
“不也还说什么大雪满弓刀,羌笛何须怨杨柳吗?”苏武还是笑,自是乐观非常。
程浩哪里有丝毫乐观,只管从背后的布囊里掏出圣旨来,递给苏武,一脸的担忧:“你看看吧…陛下此番真是气怒非常,要换帅了!”
“换帅?”苏武还是笑,接过圣旨,去了火漆,看了看,便是一卷,塞进靴子里,说道:“无妨!”
程浩更急:“你怎么…你心真是大,这还无妨?事关天子信任,事关前程,怎能无妨,你若是教天子不喜,你若是失了宠信,你若是…”
“怎么?怕我连累了你?”苏武插了一语。
程浩当真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