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章 给宋国机会,也不中用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木都被赵朔勒索走了,这些石料却还在。  

他们人力充足,将这些石料雕琢得圆如灯球,射程更远,威力更强。  

宋人也不示弱,用能工巧匠建造的抛石车更加高大。十三梢抛石车的威力,已经接近普通的配重抛石车了。  

双方的远程武器连战七日,城墙下堆积的各种石弹,都要接近城墙的一半高了。  

只是汴梁城墙乃是周世宗柴荣所修,坚硬如铁,这些日子的砲战只是能损毁城墙上的楼橹而已,却毁不了城墙本身。  

宋军眼瞅着石弹供应不足,开始命精兵强攻。  

金军现在粮食还充足得很,士气高昂,誓死抵抗。金帝完颜守绪甚至亲自登上汴梁城墙,慰劳伤者,赐予官爵,金军士气大振。  

宋军眼见难以强攻,便命人在汴梁城墙下挖洞,准备用火药攻破汴梁城。  

金军直接将二十斤重的震天雷从城墙下垂下,突然在洞口点火,将洞内的宋军炸死。  

双方硬拼十六昼夜,宋军战死精兵近一万七千人,终于登上了汴梁城头。  

这时候,薛极又出幺蛾子了他不喜欢孟珙,又不喜欢当初偷偷给孟珙提供抛石车的赵范和赵葵。  

于是乎,薛极命其他兵马退下,让全子才和杨义率领本部两万五千军攻入了汴梁城内,要这二人取攻破汴梁的大功。  

这两万五千军,属于宋军精兵中战力最弱的了。全子才和杨义,也不是什么出色的大将。  

双方血战一日后,竟然被金军逼了出来,死伤过七千。  

又强攻汴梁三日后,汴梁城依旧岿然不动。  

到了现在,宋国精兵损失近三万,厢军损失两万四千,军中士气大跌,怨声载道,似乎攻破汴梁遥遥无期。  

而且,宋军围攻汴梁,河南还有很多城池在金军手中。金国大将蒲察官奴,兵出蔡州,率领七百骑兵屡屡攻打宋国的后勤队伍,连军粮都有供应不足之势。  

破屋更遭连夜雨。  

“什么?时…时疫?”薛极听了这个消息,好悬没晕过去。  

全子才满面苦涩,道:“确实军中出现了疾疫。末将手下的官兵,已经三百多人夜间发烧,白天呕吐不止。想来是,汴梁城内涌进的人口太多,又时令不好,爆发了疾疫。当初,他们是故意放我们进城的,想把疾疫,传给我们的大军。”  

“大帅,您可得早做决断!”  

到了现在,孟珙也顾不得和薛极的恩怨了,道:“现在表现出症状的人只有三百多人,谁知道有多少人感染了时疫?必须马上,全将军所部兵马,在他地立营。如果全军染疫,那可就全完了。”  

“但…但是以后怎么办?”薛极现在已经完全慌了手脚,道:“汴梁爆发时疫,再把全子才和杨义的兵马调开。我们还怎么破汴梁?”  

孟珙苦涩道:“您还想着破汴梁呢?现在蒲察官奴率军袭扰我们的后勤,军中士气大降,而汴梁城的守军,还行有余力。再继续攻打下去,他们全军杀出,我大宋精兵恐怕尽丧于河南啊!”  

“那…开始按照你的办法,修一座城,把汴梁围了?”  

“恐怕也来不及了。当时我军兵力充足,士气旺盛,可以围城。现在兵力不足,士气又是这个样子。修城旷日持久,难免有变啊!”  

“那总不能退军吧?”  

“如果可以退军,倒不是不能考虑。但是,大帅请想,金人允许我们安然退军吧?他们衔尾追杀,恐怕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那…你说怎么办?”  

事实上,别说退军了,攻不破汴梁大军无功而返,都是薛极和大宋朝廷都绝不可能接受之事。  

连个残血的金国都灭不了,天下百姓会如何看待权相史弥远?如何看大宋朝廷?  

孟珙想了一下,字斟句酌地道:“末将思前想后,恐怕非得请赵朔大王帮忙不可。”  

“赵朔能帮我们?”  

薛极用脚趾也能想到,汴梁爆发了时疫。赵朔才舍不得让他的精兵猛将来汴梁趟这摊浑水。  

时疫比抛石车和三弓床弩都不讲理,管你多高的官位,管你多强的武力,该撂倒照样撂倒。  

孟珙道:“我们又不需要,赵朔的兵马帮我们攻汴梁。其实,末将和赵范、赵葵两位将军,已经商议过了。我大宋兵马,在有蒙古军压阵的情况下,士气大增,还是颇为能打的。”  

“如今,只需赵朔派出一部分兵马,给我们压阵。我们也不需要的攻汴梁,只需要在蒙古军压阵的情况下,把士气提起来,慢慢修城,把汴梁围起来即可。有蒙古军压阵,蒲察官奴那七百骑兵,更是不足惧。”  

“即便如此,赵朔也不能轻易答应吧?”  

“当然得给赵朔一定的好处。至于何等好处,就只能请朝廷定夺了。”  

“好吧,我马上写奏章给朝廷,请朝廷定夺!”  

现在薛极确实是慌了。  

虽然大宋没有杀文官的规矩,但干不好这趟差事,把他赶到岭南还是没问题的,史弥远都护不住他!  

他急匆匆写了一份奏章,描述了宋军现在的窘境,请朝廷定夺。  

大宋朝廷见了这份奏章之后也慌了,大宋精兵尽在汴梁城下。如果被金国逆风翻盘,宋国不就完了吗?  

于是乎,派宰相郑清之为使,来见赵朔。  

“哎!这可真是给你们宋国机会,你们都不中用啊!”  

赵朔听了郑清之的要求之后,摇头叹道,面上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