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章 立赵赫为世子,着手组建海军(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中,你就把他当一个普通千户长来看。该让他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若有犯了军法之处,尽管责罚,万不可宽纵。”  

“遵旨!”  

赵朔又继续道:“第二件事,就是移民了。如今第三批三十万人的移民,已经全部到达目的地。我们要准备进行第四批移民了。”  

耶律楚材问道:“敢问王上,第四批移民,是否需要增加数量?”  

赵朔微微摇头,道:“不必了,第四批移民的数量,依旧是三十万,预计两年完成。这三十万移民,二十万往西罗斯,十万往南亚。以后每两年山东河北移民三十万,也就差不多了。”  

耶律楚材道:“王上英明!前三批已经移民五十五万之众,第四批再移民三十万,就是八十五万了。山东河北虽然有一千五百万人口,但强烈要求移民的也就是百万左右。如果继续增大规模,就只能强制了,反而不美。”  

张柔插话道:“那没关系。王上不是鼓励生育吗?百姓们生的孩子多了,山东河北的土地不够分。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更多的山东河北百姓愿意移民。”  

耶律楚材摇头苦笑道:“其实也没那么容易。一来,每年移民十五万人口,已经相当不少了。百姓们如果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的话,每年的新生人口也就是这个数量的一半了。”  

“二来,虽然生育更多的子女,官府会免徭役,甚至降低田地赋税。但是,一个壮劳力种田一年的出产就是那么多。子女多了,照样负担不轻。”  

抹赤别都温毫不在意地晃着大黑脑袋,道:“那也简单。不就是缺人口吗?金国,宋国多的是,我们打就是了!”  

“打仗肯定是要打的,但这不是当务之急。”  

赵朔道:“百姓们的出产不多,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件事了。我准备发展海军。”  

“海军?发展海军,和百姓们出产不多,有什么关系?”耶律楚材疑惑地问道。  

赵朔道:“有两个理由。其一,陆地运输耗费太大了。如今我虽然封国广大。但是,吐火罗的粮食、南亚地区粮食、西罗斯的粮食,和中原地区有什么关系?虽然如今海运风险颇多,但时日久了,水路运输的费用当远在陆地运输之下。”  

张柔心中一动,道:“凡是用兵,最好是依大江大河而行,就是因为水路运输提供后勤,比陆地强多。如果能够减轻海运风险的话,当真可行。”  

耶律楚材也点头赞成,道:“虽然降低海运的风险,需要不短的时间,更需要不菲的花费。但是,这确实是将王上封国的联系的唯一办法,我认为这些代价是完全值得的。”  

赵朔继续道:“发展海军还有另外两个好处。其一,无论是我军攻打金国,还是南方的宋国,抑或是东边的高丽和扶桑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都能事半功倍。”  

“其二,就是我刚才说的,让百姓的出产多一些了。要让农夫的出产多一些,无非是三条路:更多的土地,更优良的种子,更多更好的肥料。”  

“山东河北的土地就那么多。种子的问题…”  

耶律楚材接话道:“我已经遵照王上的吩咐,设立农学院,培育良种了。”  

赵朔继续道:“最后,就是肥料了。大海南边有无数岛屿,那些岛屿上积攒了千万年的鸟粪。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鸟粪运回来,就是最好的肥料。”  

赵朔没有解释,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也不需要解释。  

现场就是赵朔最大了,他说出口的话就是旨意,谁能质疑他?  

而且,赵朔发明了那么多新鲜物事,甚至二十年前就知道北极有大海雀的存在,人们早就传言赵朔的本事“殆天授了”。  

耶律楚材只是询问道:“敢问驸马,大海南边,到底有多少鸟粪?”  

“那可真是太多了。这么说吧,供应河北山东百年时间的肥料,当无问题。”  

关于这点,赵朔没有丝毫夸大。  

群岛中的鸟类栖息于树林或地表时,会排泄出大量的鸟粪。例如,XSQD的树林下普遍堆积着几十厘米的新鲜鸟粪层。  

这些新鲜鸟粪层下面就是更珍贵的鸟粪磷矿层。  

陈旧的鸟粪层经过风化、分解及雨水淋溶作用,鸟粪中的有机质逐渐氧化,可溶盐类被冲走,残留的磷酸盐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结合,最终形成了“鸟粪磷矿层”。  

这类矿层含磷量高,五氧化二磷的含量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平均能达到百分之二十,最高能达到百分之四十。  

这是什么概念?  

现在化肥工业中生产的化肥,五氧化二磷的含量平均也就是百分之四十左右,最高能达到百分之六十。  

换言之,极品的鸟粪磷矿层就相当于后世的普通化肥了。就算一般的“鸟粪磷矿层”,也能起到后世化肥一半的作用。  

这一船船运回来的鸟粪,简直就是一船船化肥啊!  

在历史上,扶桑因本土矿产资源匮乏,自1901年起便通过掠夺东沙群岛等地的鸟粪资源补充农业需求,尤其在二战期间,鸟粪成为替代进口化肥的“战时肥料库”。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将太平洋那卢岛的鸟粪作为主要农业肥源,通过持续运输维持国内粮食高产,缓解战争导致的物资短缺压力。  

这还只是东沙群岛乃至于一个那卢岛而已,就能给扶桑提供战争支持了。  

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