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章 赵朔的三大旨意,窝阔台登临汗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维持路灯所需的钱财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如今柴油的成本,已经降到了十文钱一斤。再降就很难了,因为路途太过遥远,必要的运费总是要出的。以后再想进一步降低成本,只能比陆运成本低得多的海运兴起。  

反正赵朔有钱,也就不等了。  

说到底,那么多金银财物在赵朔的府库里发霉有什么用?倒是拿出来,用来给工匠、打工人发工资,拓宽道路,发展城市经济,才能将这些金银财物变成赵朔真正的实力。  

所以,将中都变成不夜城之事,就提上了赵朔的日程。  

干脆就在今天公告天下。  

“谢王上隆恩!”  

取消宵禁,是展现的泱泱大国的气度,是对自己实力的极度自信。  

历朝历代,何等有过?就是当初宋朝的汴梁,四更开始也是有宵禁的。而他们的国度,却是将宵禁完全取消!  

单从这方面,百姓们就感觉到了,这个新生的国度是多么的的强大。  

就更别提,百姓们拥有了夜间的生活自由,会得到多少好处了。  

而且,不夜之城的奇观,历朝历代又是何曾有过?  

在场大多为中都以及附近的百姓,真是感到与有荣焉!  

还有,不夜之城不用百姓出一文钱,总得有人出钱吧?表面上是官府出钱,实际就是让百姓继续分润开疆拓土的成果。  

百姓们深切地感觉到,这个新兴的国度,别说和以前腐朽没落的金国不同,和什么秦汉唐宋也完全不同。  

国家的命运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毕竟,以前的太平盛世,也只是物价低廉,百姓们沾染些好处罢了。  

开疆拓土关百姓们什么事?不增加赋税以充军费就算不错。  

而现在,却是官府主动给予好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虽然还没有类似的话语,但类似的理念已扎根在他们的心中。  

宣布完三道旨意后,赵朔下了高台,重新上马,车驾向中都行去。  

其余官员、百姓,也各自回家。  

反正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什么紧急事务,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接下来的大半年中,赵朔主要是和耶律楚材等文官一起改革官制。  

原本山东河北并不是赵朔的封国,耶律楚材等官员自然也名不正言不顺,只能称“行山东河北某某”。现在这里已经是赵朔的封国,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赵朔并没有采用宋国或者金国的官制,而是效仿唐朝。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互相制约,相权相对集中。如尚书省长官可兼任中书、门下职务参与决策。六部则隶属尚书省,职权完整且独立、  

宋代则通过“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中书门下(政事堂)掌行政,枢密院掌军事,三司使掌财政,形成军政财三权分立格局,强化皇权。宋代六部职能被枢密院、三司等机构架空。  

说穿了,宋朝就是实力不行,只能叠床架屋,层层牵制,以使皇帝的地位稳如泰山。皇帝的地位稳固了,国家却不但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出现了“冗官”的问题,最终腐化堕落,一步步走向灭亡。  

赵朔要想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国家,像宋朝那样叠床架、效率低下的制度完全不在考虑之内。  

除了改革官制以外,就是制定一部促进移民,促进耕战、促进开拓的律法了。这事急不得,只能交给耶律楚材慢慢办,现在还没什么明显的成果。  

在这大半年里,中都城的主要道路上,已经遍布煤油灯,成为了一座不夜之城。  

不夜城不仅仅是奇观,还对百姓大有裨益。买不起灯油的贫困百姓,在路灯的照耀下,做些针线活,对生活不无小补。反正中都处于“天子脚下”,有无数巡逻的官兵,安全完全不成问题。  

这些路灯最大作用,还是促进了中都夜市经济的繁荣。富裕一些的百姓们,晚上出门游玩逛夜市,吃喝玩乐,自己放松身心,商家得了利润,赵朔也获得了大量的税收。  

这些税收不仅完全能弥补路灯的花费,还有些富余。  

整个山东河北一片欣欣向荣。  

赵朔的三大旨意下发,百姓们人心大定,白天安居乐业,晚上辛苦造人,觉得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官员们更不用提了,任何朝代的开国之初,都是官场大致清明,依靠功绩升官。更何况,赵朔的国度还有无限扩张的可能,官员们想的是依靠功绩升官,而不是贪污受贿蝇营狗苟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第三批三十万移民,已经出发。  

等他们到了目的地后,赵朔的所有封国内,就都有了汉人移民,他的封国也就更加稳固。  

终于,忽里勒台大会的日子快到了,赵朔离开了中都,来到蒙古草原怯绿连河畔的成吉思汗之大翰儿朵。  

此时黄金家族的全部成员,所有蒙古世袭千户,已经全部到场。  

尽管铁木真早有遗命,但是蒙古的风俗一直是幼子守灶。年长的儿子成年后,分一部分牲畜,过自己的日子。幼子随父母生活,继承父母剩余的一切财产。  

很多蒙古那颜受传统观念影响,要求立拖雷为汗。  

拖雷自己监国近一年,享受了整个蒙古权柄在握的滋味,又继承人铁木真大部分军队和财产,也有些犹豫。  

毕竟,除了术赤、窝阔台、拖雷、赵朔的千户,以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