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章 阳光洒过的一切土地,都归蒙古,去看看世界的尽头是什么(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件事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其实,我也给阿朔你准备了临别礼物,是两百匹钦察骏马。有五十匹是四尺七寸以上的,还有一百五十匹只有四尺六寸高。”  

“而且,钦察人饲养马匹比较粗糙,没有细分什么种群,这些钦察战马的品种是不同的。不过,它们跟我们的蒙古马一样都耐粗饲,而且特别适应寒冷的气候。”  

赵朔却丝毫不觉得术赤礼物价值低,勾嘴笑道:“术赤你的这份礼物,可太合我的心意了。”  

“我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专门为了培育新的战马品种,建了一个马场。你这些战马品种不同,正好拿来在那个马场中配种,看看能不能培育出比萨克拉维马更优秀的品种!”  

就算有了萨克拉维马,赵朔那个培育新马种的马场,还是有极大的用处的。  

其一,可能培育出比萨克拉维马更优秀的品种。  

其二,萨克拉维马虽然力量大速度奇快,还很聪明,但也不能包打天下。  

说穿了,这种马最适合的战场是温暖干燥的平原。  

山地作战,就比不上赵朔用百岔铁蹄马培育出来的新马种了。  

萨克拉维马在干燥炎热的地区长大,到了湿热的江南地区会不会不适应,也是个大问题。  

萨克拉维马不耐粗饲,受不得寒冷,同样是重大的短板。  

想想看,赵朔的马场里面,汇集了天下的名马,进行杂交后,培育出在各种气候,各种地形下最能作战的战马。战士杀向哪里,就能骑上最能适应当地气候和地形的战马,是什么光景?  

术赤无意间送来的二百匹钦察战马,耐寒冷,耐粗饲,而且品种众多,对赵朔来说真是一个意外之喜。  

其他贵人此时也面露笑容,目光中充满了憧憬之色。  

现在萨克拉维马的种群太少,需要尽快繁育,当然不可能分给他们。  

但是,当萨克拉维马种群扩大了,能少得了他们的份儿?  

赵朔提及的培育优良战马的马场,更是让他们充满了期待。  

优良的战马,就意味着蒙古军更强大的战力。只要打赢了,土地、财富、美人,要什么没有?看看这次西征的丰厚收获就知道了!  

又十日后,蒙古贵人们已经到齐,忽里勒台大会正式在成吉思汗的金帐内召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这些人看镇守后方,让西征将士后顾无忧,同样应该分一份战利品。  

按照《大扎撒》的规定,有资格参加忽里勒台大会的,除了成吉思汗的亲族外,就是八十八功臣了,再加上汪古部的首领,总共是八十九位。  

不过,物还是人已非。  

现在的八十八功臣,已经有十七位,或者因为战死,或者年老去世,或者重病在身无法前来,只剩下七十一位了,由他们的儿子代替。现场既有八十来岁白发苍苍的老者,又有十六七岁刚刚长出胡须的少年,看起来有些参差不齐。  

但就是这些人,决定着这个有史以来最大帝国的一切,包括这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更迭。  

首先,铁木真对没有参与西征之人进行了赏赐。  

包括铁木真的幼弟铁木格以及铁木格麾下的千户们。  

包括木华黎以及他手下千户。只是木华黎重病在身,无法下床,这次是由木华黎的儿子孛鲁代领。  

赵朔也得了一份,因为他的手下们镇守抚、桓、昌三州,镇守河南、河北,同样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按蒙古的老规矩,参加征战之人得到战利品的七成,铁木真得三成。这次,铁木真将其中的一成,分给了铁木格、木华黎和赵朔。每个人得到三分之一,然后他们再往下分发。  

仅仅一成中的三分之一也不得了啊!  

金十三万两!  

银八十九万两!  

各种布帛两百三十七万匹!  

各种珠宝一百零六箱!  

西征诸将见惯了金山银海,还觉得没什么,这是那些留守的战士应得的。但是,留守的那些人哪里见过这么多财物?  

他们当然知道,西征的将士收获非常丰厚,普通战士都都获得了价值五百两银的财物。  

但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都能有这么多收获。  

无论是留守草原的铁木格,还是刚刚从军的木华黎的儿子孛鲁,呼吸都有些粗重起来。  

另外,还要分各国献上的礼物。  

铁木真拿出一半来,平分给了在场的所有人。  

这两个人又是价值几万两银子的财物进账!  

西夏的七个公主也分了。  

这七个公主当然没有铁木格和孛鲁的份儿,铁木真一个,铁木真的四个儿子每人一个,赵朔一个,速不台也得了一个。  

赵朔这些年,得的各种公主都有好几个了,连他手下的张满仓都得了一个花剌子模公主。现在赵朔新得了一个西夏公主,堪称心中毫无波澜。  

铁木格和孛鲁却是一个公主都没得到过!  

原来,征战的效果这么好,不但能获得大量的土地、财物,天下诸国还会献上美丽的公主做他们的小妾!”  

“成吉思汗,下次出征,一定要让我为先锋!我定为成吉思汗,扫平一切敌人!”  

刚刚封赏完毕,孛鲁就迫不及待地表态。  

“也让我出征一次吧!虽然这次成吉思汗赏赐了这么多的财富,但不是用自己的刀枪和弓箭抢到手的,我拿的着实不安啊!”铁木格紧随其后,也渴望着征服,渴望着厮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