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章 欧洲人睁眼看世界,吓尿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不花剌城,攻破了花剌子模的国都撒马尔罕。  

也许是数量不足,也许是为了保密,这之后就没有再动用过了。  

蒙古人再次马踏欧罗巴,怎么可能不用这种恐怖的武器?  

还有,据说那位“上帝之灾”赵朔,在攻破“打耳班”城时,还用了一种可以飞上天空的武器,火烧打耳班城。  

上帝啊!  

您老人家,怎能让邪恶的异教徒拥有如此恐怖的武器?  

天空,可是您老人家的禁区。  

赵朔真的是“上帝之灾”?他是被您老人家派来,毁灭我们这些罪人的吗?(基督教认为,人人生来有罪。)  

欧洲这些权贵们吓得腿软,才能在罗马聚齐。  

要不然,罗马教皇虽然权威甚重,但这些欧洲权贵也没那么老实。  

比如,那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西西里国王腓特烈二世吧,就一直对教皇阴奉阳违。教皇加冕他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时”答应的好好的,结果只给十字军派出了三千援军。  

比如,葡萄牙王国国王阿丰索二世,较少亲自参与对外征战,积极限制教会权力,甚至侵夺教会的财产。因此,在教会的鼓动下,葡萄牙人将其蔑称为“胖子”。  

不得不说,赵朔改变了历史。一场西征,不但把真神教最强大的国家花剌子模灭了,还攻占了罗斯诸国和钦察草原,给欧洲人的压力太大。他们积极搜寻东方的情报,才能在罗马聚齐,商议共同对付蒙古之策。  

但是,教皇这一幅地图挂出来。  

他们第一次睁眼看世界,全都吓尿了!  

现在欧洲最大的国家势力,就是腓特烈二世统治的神圣罗马帝国加上西西里王国了,总面积才一百万平方公里左右。  

第二大势力,法兰克王国,不足六十万平方公里。  

英格兰王国,不足二十万平方公里!  

别说比蒙古了,就是比被蒙古血虐的金国都比不了!  

这可怎么打?  

对,大家想是要团结起来对付蒙古。  

但即便团结起来,能对付得了吗?  

所以,现场一片鸦雀无声。  

良久,腓特烈二世才出声道:“其实,我们不需太过担心。虽然蒙古比我欧罗巴整体都要大得多,但是北部有大量的无人地带,其实是算不得数的。”  

“蒙古攻打花剌子模、罗斯诸国、钦察草原时,杀戮十分惨烈,当地人口损失太多。所以,蒙古虽然土地广大,但人口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多,吾欧罗巴绝不是没有一拼之力!’  

“还有,蒙古人攻打罗斯、钦察草原、花剌子模时,已经算是劳师远征了。以后攻打我欧罗巴,后勤线会拖的更远。他们光主力大军行进,就要走上两年。这么长的距离,怎么可能是蒙古的倾国之军来攻打我们?我们并不是没有胜利的机会!”  

“而且,蒙古人统治那么广大的地域,种族近百,语言不同,风俗各异,信仰更不相同。蒙古人,真能把他们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恐怕不见得吧!”  

“还有,铁木真年纪大了,恐怕不久于人世。等他去世之后,庞大的蒙古帝国会不会分裂?我看有很大的可能!”  

“我欧罗巴诸却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精神领袖。如果能团结一致,又何惧蒙古?”  

“如果我欧罗巴能团结起来,说不定能击败分裂的蒙古,将上帝的荣光传到东方!”  

“想想东方那无尽的财富吧!据说,每个蒙古士兵都抢到了价值五千个第纳尔的财富。如果我们的十字军攻向东方,又将有怎样丰厚的收获?”  

腓特烈二世最后这几句话,终于鼓舞起了欧洲诸权贵的士气。  

他们不了解东方,但是了解自己啊!  

长期处于分类状态的欧洲人,完全不理解东方的大一统国度。  

怎么可能将那么多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凝结成一个国家?  

即便有,也是极为短暂的,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比如那传说中的亚历山大大帝,建立了庞大的世界帝国,他能发挥这个庞大帝国的全部力量?根本不可能!他只是靠着几万本部兵马罢了。而且,随着亚历山大大帝一死,这个世界帝国马上就分崩离析。  

比如五百年前,欧洲赫赫有名的查理大帝,建立的势力北抵波罗的海,南至亚得里亚海,占据了半个欧洲。但是,还不是将庞大的帝国,分给了三个儿子?  

现在的铁木真还不是把新的的地盘,分给了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婿吗?  

欧罗巴人何必把蒙古看成一个整体?  

等铁木真一死,恐怕蒙古和欧洲比都不如,很快分崩离析!  

至少,欧洲人有个共同的爸爸,罗马教皇。  

“对!腓特烈陛下说得甚是!”  

“蒙古新征服的那些地盘,恐怕给它们提供不了多少助力!”  

“铁木真有六十岁了吧?恐怕他一死,庞大的蒙古帝国就会分裂。我们欧洲团结一致,倒是很可能崛起!”  

“这只是上帝,对我们的考验而已。上帝保佑欧罗巴,邪恶的东方人不可能得逞!”  

“终有一天,十字军的荣光,将会照耀在东方大地!”  

欧罗巴诸权贵终于被腓特烈二世,鼓舞起了士气。  

于是乎,在教皇的见证下,诸国很快达成了六项协议。  

其一,从即日起,欧罗巴诸国不得互相攻伐。若两国有重大纷争,交由罗马教皇裁决。  

其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