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章 第一次西征结束豪华的战果(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带到华夏去,和本地猪杂交,看能不能杂交出产量更高的品种。  

确实,赵朔要回军了。  

一年半的时间过去,赵朔已经全取罗斯诸地。  

术赤也已经全取了钦察草原。  

铁木真父子不但攻克了玉龙杰赤城扫荡了阿姆河沿岸所有城池,还兵进阿富汗,将继承摩诃末苏丹之位的扎兰丁彻底击败,一直攻杀到了印度河北岸。  

拖雷甚至独立领兵,将赵朔没攻取的伊朗其他地区都打下来了,只有伊拉克还没攻取。  

铁木真也懒得让拖雷继续打了。  

现在的大蒙古国,最西方到了欧洲的第聂伯河,最东方到了高丽慈悲岭,总长度近两万里。从最南方的印度河,到最北方的西伯利亚丛林,也达到了八千里。如果算上豁尔赤占据的那些无主之地的话,那南北长度也超过一万里了。  

地盘实在是太大了,即便雄才大略如铁木真也感觉吃的太撑,传旨赵朔和术赤回军,和他在撒马尔罕会合。  

于是乎,赵朔将主力部队集中于乞瓦,准备回军。  

今天,正是赵朔的回军之日。  

吩咐玛利亚·拉斯卡里娜去做最后的准备后,赵朔在三百亲卫的护卫下,来到乞瓦城外。  

那里,十六万大军已经候多时了。  

捷烈克河谷一战,赵朔的十二万一千大军,只剩下了十万五千。加上三千多人的工兵营,总人数不到十一万。  

不过,攻取了罗斯全境后,赵朔手中的大军又重新达到了十六万。  

其中,新招的罗斯军五万三千。  

罗斯人实行封建农奴制,普通百姓的晋升通道比花剌子模还窄得多,赵朔征兵非常容易。  

只是赵朔实行精兵政策,只要精锐不要废物,才仅招了这么多兵。  

切尔尼戈夫公国、加利奇公国,加里利奇公国、这三个公国加起来才相当于半个乌克兰,有人口四十万左右。  

赵朔决定在这里留下一万正规军,多了地方上也负担不起。  

这一万大军的番号是色目镶蓝旗第二万户。  

现在的花剌子模八旗,已经被赵朔改名为色目八旗。  

很简单的道理,天下那么大,赵朔总不能灭一个国家,就建一个八旗吧?以后灭的国家多了,恐怕赵朔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干脆,赵朔将麾下除了本部兵马、汉军八旗之外的所有军队,都编入色目八旗。  

老规矩,这个色目镶蓝旗第二万户,是由一个汉人千户,以及九个罗斯千户组成。  

只这个汉军千户,不是赵朔直接从汉军八旗中抽调的,而是直接让汉军八旗的将士们主动报名。  

谁愿意将家眷移到乌克兰来,谁就可以报名。  

虽说汉人是出了名的故土难离,但架不住赵朔给的多啊!  

乌克兰的黑土地太肥沃了。  

这么好的土地不去开垦,而是用来牧猪,汉人们非常不理解。当赵朔提出,在乌克兰定居的汉军千户,分到的土地是汉地的三倍的时候,这些汉军的眼珠子都要红了。  

报名的人超过了两万,赵朔只取了一千。  

色目镶蓝旗的第二万户的万户长,就是郭宝玉的儿子郭德海,郭侃的父亲。  

换言之,赵朔已经提前给小郭侃预定了第二次西征的名额。  

其余的罗斯军,除了补充赵朔本部和汉军的损失之外,也全部编入色目八旗。  

现在色目八旗有十个万户。  

其中,武仙为正红旗旗主,麾下两个正红旗万户。  

正蓝旗也有两个万户,两个万户长分别是李全和郭德海。不过,李全功劳不够,赵朔没有将他升为旗主。他和郭德海地位等同,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  

每个色目万户里面都有一个汉军千户。  

这些千户和乌克兰那个千户一样,不直接划拨,而是自愿报名。  

对于原本的汉军千户长来讲,愿意留在域外就能升万户,还是有相当的吸引力的。  

而且,驻外的汉军分的土地是内地汉军的三倍,也足以促使汉军士兵愿意迁徙。  

赵朔准备将色目八旗三个万户留在呼罗珊。  

另外三个万户留在阿富汗。  

飞鹰军和武仙的正红旗两个万户,驻扎在阿富汗以南印度河以北的那片区域,也就是南亚西北部。  

呼罗珊、阿富汗再加上南亚西北部,由飞鹰军的海日格负责抓总,为日后继续远征印度做准备。  

当然了,这只是赵朔目前的想法。南亚西北部的那片地盘,还没确定给赵朔。  

另外,赵朔将一个蒙古千人队留在了捷烈克河谷。  

他们已经收集残存的阿速人,组建了一支三千军的正规军,驻在蔑怯司城。  

这里的水草太丰美了。  

草原民族四海为家,逐水草而居,对能获得这么美好的草原非常高兴。  

当然,赵朔也不是让他们就此养老。  

从捷烈克河谷出兵,既可以支援罗斯,又可以支援格鲁吉亚,属于赵朔的机动力量,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  

顺便说一句,格鲁吉亚女王鲁速丹,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  

继承人的血统问题,容不得半点含糊。  

她安顿好国内之后,就马上通过格鲁吉亚和捷列克河谷之间的小路,来和赵朔会合。  

当时赵朔还没从捷烈克河谷离开。  

从那以后,鲁速丹女王就一直留在赵朔身边,请求赵朔宠爱。  

她的肚皮也是争气,已经给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