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李骁之名,威震西夏(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残阳如血,将卓罗城的夯土城墙染成暗红色,城墙上的垛口在地面投下锯齿状的阴影。  

和南军司统军使府内,野利斡介把征兵名册摔在案几上,一脸气愤的样子说道:“距离枢密院规定的兵额还差一半。”  

“国难当头,那些贱民竟然还敢拖延,真当本统军使的刀剑不利?”  

说罢,他重重踹向矮凳,哐啷的巨响在房中响起。  

“去把所有的溜官叫来,让他们带人去各个寨子,把那些抗服兵役的人,统统给我抓来。”野利斡介暴怒的语气说道。  

溜官也可以称为帐主,是西夏军中的中层将领,管理一两百人左右。  

河西之战中,和南军司的部分兵力也折损殆尽,此时卓罗城中的兵力严重不足。  

而偏偏卓罗城又直面河西走廊,所以枢密院给野利斡介的命令是,卓罗城至少要恢复两万兵力。  

但是现在,征兵数额还不足一半,指望地方官吏将这一万多人动员起来,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野利斡介等不及了,只能出动军队去强抓壮丁了。  

“遵命,大人!”  

副将垂首站在一旁,重重的行礼喝道。  

可就在他刚刚准备去传递命令的时候,城墙上忽然传来撕裂空气的铜锣声。  

伴随着的还有士兵们惊恐的声音大喊:“北疆蛮子来了,北疆蛮子来了。”  

卓罗城只是一座小城,所以城墙上的铜锣声完全能够被统军府听见。  

听到北疆军这三个字,野利斡介浑身僵住,惊骇的目光看向西侧的城墙。  

“什么?怎么可能?”  

原本因暴怒涨红的脸瞬间褪去血色,他的双眼瞪得浑圆,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要知道河西之战才过去多久?  

兴庆府才刚刚向卓罗城下达征兵的命令,北疆蛮夷竟然就已经兵出河西,向卓罗城杀来了?  

“他们他们”  

“北疆蛮子的突进速度为何这么快?都不用休整吗?”  

野利斡介神色惊恐,匆匆忙忙的在副将的帮助下,穿戴好了甲胄,拿起战刀,急匆匆的向着西城墙的方向赶去。  

登上城墙的刹那,一股腥风扑面而来。  

夕阳将天际染成血色,而在这浓烈的背景下,北疆大军如同金色的洪流,自地平线处汹涌奔来。  

大军之中,数十面黄色的日月战旗猎猎作响,日轮与弯月的纹饰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而在战旗之下,则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北疆骑兵大军。  

一人三马,铁蹄奔腾,如同巨鼓擂响,震得城墙下的碎石都在微微跳动。  

那一片片明黄,在暮色中恍若流淌的熔金,裹着河西走廊的风沙,铺天盖地而来。  

这一刻,野利斡介的眼眸紧缩,喉咙发紧,手掌死死的攥住城墙。  

“这就是北疆铁骑?”  

北疆铁骑的威名只存在于西夏军的传闻中,野利斡介还是第一次亲眼见识到北疆铁骑的军容。  

气势磅礴,恐怖如斯!  

那铺天盖地的金色浪潮,仿佛要将卓罗城彻底淹没。  

“黄色的甲胄,这是北疆第一镇啊!”野利斡介拳头紧握,神色越发凝重骇然。  

自从河西之战爆发后,西夏也加强了对北疆的情报收集。  

对北疆兵力的划分有了初步的了解。  

以六镇为名,又以甲胄和战旗的颜色作为区分。  

其中黄旗黄甲便是北疆大都护李骁亲自统领的‘北疆第一镇’,也是北疆军中的王牌军队。  

堪称是精锐中的精锐。  

眼下,野利斡介竟然在卓罗城外看到了清一色的黄甲铁骑,怎么能不让他震惊?  

卓罗城的一半兵力常驻高原的西宁府,剩下的一半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覆灭在了河西。  

此时的卓罗城中只剩下了不到四千士兵,以及三千多匆忙征召起来的民夫。  

只有这点兵力,如何能挡得住北疆最精锐的第一镇?  

野利斡介的喉结在艰难滚动,掌心沁出的冷汗将战刀的纹路都浸得发滑。  

就在他望着那金色洪流般的北疆大军心惊时,身旁副将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大人,你看,那面旗帜!”  

他顺着副将的手指望去,瞳孔瞬间缩成针尖。  

在层层迭迭的明黄甲胄与翻飞的旌旗之间,一面巨型金色日月战旗刺破天际。  

旗杆足有一丈多高,顶端的日月交辉图腾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光。  

“是北疆大都护李骁!!!”  

野利斡介震惊说道,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  

传说中这位北疆至高的统帅,手段狠辣,战无不胜,曾率领北疆铁骑踏平乃蛮诸部。  

又率军镇压克烈部,打的草原诸部抬不起头。  

这些都是西夏探子通过各种渠道,刚刚打探出来的消息,不知真假。  

但河西之战的真实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北疆大军在李骁的统帅下,一战覆灭朝廷八万大军,横扫河西走廊。  

再加上凉州、黑水、甘州、敦煌等地原本的军队,被北疆大军消灭的西夏军足足有十几万人。  

此等威势,谁见了能不心惊胆战。  

但是现在,李骁竟然亲率大军来了卓罗城…  

野利斡介可以肯定,北疆大都护李骁此刻就在日月战旗之下,凝望着卓罗城。  

更甚至,正凝望着自己想到这,野利斡介脸色难看,手掌死死的抓住城墙,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  

心中直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