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扼甘凉之咽喉,控河西之门户(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骁准备再熬一锅鸡汤。  

“噌冷”  

他骑着战马走到了一座高地上,缓缓拔出龙头骑兵刀,指着地平线上升腾的热浪,浑厚的声音传遍荒野:“勇士们。”  

“看到前面的那片土地了吗?”  

“那里是关陇大地,是中原大地。”  

刀身被晒得发烫,折射出刺目的光晕,李骁的声音却是越发激昂。  

“河西走廊不过是开胃小菜,关陇的沃土下埋着数不清的金子,粮仓里的麦子在酷暑里都要发酵。”  

“那些夏国贵族的婆娘,在蒸笼似的宅院里等着咱们北疆爷们儿去帮她们降降温呢!”  

李骁的话引起士兵们的哄笑,又很快爆发出野兽般的嚎叫。  

士兵们扯开被汗水浸透的衣襟,脸红脖子粗的大声吼叫起来:“吼吼吼吼”  

李骁的目光扫视过了山下涌动的人头,哈哈大笑说道:“只要将这场仗打赢了,河西的女人随便挑,牛羊马群随便牵。”  

“要是输了…”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声音裹着暑气变得森冷:“那咱们兄弟就一起死在关陇。”  

“死在一起。”  

“我李骁,绝不独活。”  

李骁的话音落下,北疆士兵们发出震天的战吼,士兵们拍打着胸脯,弯刀在盔甲上刮出刺耳声响。  

“吼吼吼吼”  

而李骁站在山巅,战马高高扬起前腿,发出战意的嘶鸣。  

“北疆的勇士们,我们是草原上的雄鹰,是荒原上的恶狼,天生就是来掠夺的。”  

“跟着我踏平关陇,抢光他们的一切!”  

“等凯旋那日,我要让北疆的篝火从草原烧到大河边,每个勇士的帐篷里都堆满金银,每晚都有女人暖床!”  

“杀!”  

“杀!”  

北疆士兵们战意激昂,发出了汹涌的咆哮。  

战马狂飙突进,短短的片刻功夫,便将这座村寨攻破,紧接着便是大肆掠夺,释放着这些天来心中压抑的情绪。  

当太阳落山,村寨里面的喧闹喊叫满满的消失,一切仿佛又归于平静。  

李骁命令大军在村寨扎营歇息。  

第二日清晨,继续向着东南方向进发。  

他的目标是苑川仓!  

因为北疆缺粮,这一次又劫掠了河西至少五十万的人口,粮食问题越发严峻。  

虽然李骁是准备将这些人分散在北疆,开垦荒地耕种粮食。  

以北疆土地的广袤,足以满足这些人的口粮。  

但这需要时间,至少一年之内,北疆都护府都需要掏出粮食来,喂养这五十多万张嘴。  

这是一项相当庞大的工程,仅靠大漠和高昌的粮食,根本无法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  

虽然北疆军已经在甘州和凉州劫掠了四十万石粮食,可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粮食自然是越多越好。  

原本打算在攻下凉州城便停止攻伐的李骁,却是从西夏俘虏将领的口中得知了一个消息。  

苑川仓还囤积着至少三十万石粮食。  

西夏有四大粮仓。  

分别是位于灵州城的‘灵州仓’、位于甘凉二州的‘甘凉仓’、位于兴庆府的‘御仓’。  

最后一个则是位于卓罗城南部的‘苑川仓’。  

四大粮仓之中,兴庆府的‘御仓’规模最大,号称可囤积‘百万石’粮食。  

‘苑川仓’规模最小,日常不过十几万石左右。  

但是因为苑川的地理位置原因,正处于河西走廊的东部。  

离开了乌鞘岭,向东南方向三百里,便就是苑川。  

正好可以作为征西大军的后勤基地。  

所以,在战争爆发开始,西夏朝廷便从‘御仓’和‘灵州仓’向‘苑川仓’调拨了大量粮草。  

很显然,西夏君臣是准备和北疆打持久战的,但是没有想到河西之战竟然败得如此惨烈,如此迅速。  

那些位于‘苑川仓’的粮草,自然也就成了一块摆在北疆军面前的肥肉。  

不将它吃进肚子里,李骁浑身不舒服。  

所以,北疆军来了。  

只不过攻占苑川仓还有一道阻碍,那就是卓罗城。  

此地位于苑川仓以北,相距不到百里。  

曾经的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的‘和南军司’便位于卓罗城中。  

目的就是为了防备南部的吐蕃和宋国。  

只不过北宋灭亡之际,西夏同样出兵南下,从北宋手中抢下了大片的领土。  

其中就包括卓罗城以南的大片领土,直接将后世青海的首府西宁纳入了统治范围。  

而西宁一代正是大名鼎鼎的河湟谷地,土壤肥沃,沃野千里。  

西夏对此地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开辟出了大量的粮田,然后又建立了‘苑川仓’用以储存河湟谷地的粮食。  

再加上从兴庆府运来的大量军粮,如今的‘苑川仓’粮食,达到了三十万石。  

此时,北疆大军正沿着喀罗川河谷一路南下,即便是路上遇见了村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则是直接略过。  

任何诱惑都无法阻挡李骁对粮食的渴望。  

“大都护,探骑传来消息。”  

“卓罗城距离我军已经不足二十里。”  

这一日,北疆大军抵达卓罗城外。  

根据锦衣卫在兴庆府枢密院的暗子汇报,自从西夏拿下了西宁府之后,卓罗城防御重心南移。  

为了防备来次高原的吐蕃人对河湟谷地的威胁和劫掠。  

西夏皇帝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