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营啸,破城,劫掠(4/4)
着一家五口,一男一女和三个孩子。
都拿着兵器,一副惊恐的模样,对准了冲进来的北疆士兵。
看样子,这个男人是守城士兵,趁乱从城墙上跑回来的。
而为首的北疆士兵看到这一家人,却是眉头微微一皱,用敦煌方言喊道:“立刻放下武器投降。”
但是,这家人好像听不懂似的,无动于衷。
明明恐惧的颤抖,却依旧手持武器对准北疆军,而且还用回鹘语大喊道:“离开我家,离开我家”
甘州本就是一个胡汉混居的城市。
当年西夏为了维持对河西走廊的统治,向这里大量的转移汉民。
所以,甘州城中的汉民数量,大概占据七成,剩下的三成乃是回鹘人、党项人之类的。
“回鹘人?”
领头的什户听着男人的大叫,眼眸微眯,没有丝毫纠缠下去的耐心了。
只是轻轻挥手道:“杀”
瞬间,身后响起了一道箭矢呼啸,一支利箭瞬间穿透了男人的胸膛。
“啊”
男人在惨叫声中,倒在地上,眸光渐渐暗淡了下去。
而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看着这一幕则是惊呆了,紧接着便是痛苦的嘶喊起来。
那个男孩更是面露恶狼一般的狰狞,捡起男人的长枪,向北疆军冲来。
但迎接他的,也只是又一支箭矢。
“哼,一群撒里跛子。”
什户看着地上的两具尸体冷哼一声道。
撒里指代的就是曾经的甘州回鹘。
跛子则是当年李元昊给他们起的外号,嘲讽其战败后“瘸腿乞和”的狼狈。
这名什户乃是敦煌人,他的祖先与甘州回鹘有着血海深仇。
所以,在杀起回鹘人的时候,也不会手软。
随即,便轻轻一挥手,两名士兵上前,对着地上的两名尸体补刀。
又有三名士兵则是走向了剩下的一母两女,轻松的打掉了年轻母亲手中的兵器。
然后直接将三母女扛在了肩上,捆住了手脚,扔在了马背上。
在北疆汉子的眼里,这些异族女人不是人,而是一种财富,可舍不得杀。
随后,又在这家回鹘人家里大肆翻找起来。
粮食、金银、铜器、布帛、日用品等等,任何能用的东西都不会放过。
北疆军南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劫掠。
“还是撒里跛子有钱啊。”
“比刚才那家汉人富的多。”
一名士兵抱着一批刚从柜子里找到的棉布,咧嘴大笑了起来。
刚才那家汉人,穷的很,都已经吃不上饭了,最终只能将其送进战俘营中。
但是这家回鹘人,连棉布这种北疆生产的紧俏品都有,足以可见是个大户人家。
要是换做之前,家里或许还有一些护院、丫鬟呢。
可是因为北疆攻城,护院家丁都被征兆入军,只剩下男主人自己跑了回来。
“哼,撒里跛子奸诈的很,最会从我们汉人手中骗钱骗东西了。”什户冷声说道。
不久后,他们将这家所有的值钱物品全部搜刮了出来,又找到了两处地窖,发现了很多粮食,无奈只能用马车过来拉。
随后又将这些东西和俘虏交付军中,等待日后分配。
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属于他们这些兄弟们的,足够让他们家底丰厚起来了。
交差之后,什户又迫不及待的带着兄弟们继续搜刮其他地方。
因为昨夜的营啸,城中各个民宅中藏着很多士兵,所以搜查起来要格外的小心。
对待这些军民,北疆军也有了一套潜规则处理办法。
手持武器者,杀!
没有武器的汉人,不杀,但没收所有财产,贬斥为奴。
毕竟李骁军令如此,北疆需要这些汉人。
没有武器,却听得懂汉语的胡人,可以不杀,毕竟华夏民族是包容的。
只要愿意积极的融入华夏,不闹事情,不搞独力,李骁可以放过他们。
但对于那些没有武器,却听不懂汉语的胡人,则不受李骁军令的保护,杀不杀全在士兵自己。
但因为北疆军的很多基层将领,都来自敦煌和瓜州两地,曾经为了生存资源,没少和胡人厮杀,所以在这件事情上都会采用极端处理办法。
都拿着兵器,一副惊恐的模样,对准了冲进来的北疆士兵。
看样子,这个男人是守城士兵,趁乱从城墙上跑回来的。
而为首的北疆士兵看到这一家人,却是眉头微微一皱,用敦煌方言喊道:“立刻放下武器投降。”
但是,这家人好像听不懂似的,无动于衷。
明明恐惧的颤抖,却依旧手持武器对准北疆军,而且还用回鹘语大喊道:“离开我家,离开我家”
甘州本就是一个胡汉混居的城市。
当年西夏为了维持对河西走廊的统治,向这里大量的转移汉民。
所以,甘州城中的汉民数量,大概占据七成,剩下的三成乃是回鹘人、党项人之类的。
“回鹘人?”
领头的什户听着男人的大叫,眼眸微眯,没有丝毫纠缠下去的耐心了。
只是轻轻挥手道:“杀”
瞬间,身后响起了一道箭矢呼啸,一支利箭瞬间穿透了男人的胸膛。
“啊”
男人在惨叫声中,倒在地上,眸光渐渐暗淡了下去。
而他的妻子和孩子们,看着这一幕则是惊呆了,紧接着便是痛苦的嘶喊起来。
那个男孩更是面露恶狼一般的狰狞,捡起男人的长枪,向北疆军冲来。
但迎接他的,也只是又一支箭矢。
“哼,一群撒里跛子。”
什户看着地上的两具尸体冷哼一声道。
撒里指代的就是曾经的甘州回鹘。
跛子则是当年李元昊给他们起的外号,嘲讽其战败后“瘸腿乞和”的狼狈。
这名什户乃是敦煌人,他的祖先与甘州回鹘有着血海深仇。
所以,在杀起回鹘人的时候,也不会手软。
随即,便轻轻一挥手,两名士兵上前,对着地上的两名尸体补刀。
又有三名士兵则是走向了剩下的一母两女,轻松的打掉了年轻母亲手中的兵器。
然后直接将三母女扛在了肩上,捆住了手脚,扔在了马背上。
在北疆汉子的眼里,这些异族女人不是人,而是一种财富,可舍不得杀。
随后,又在这家回鹘人家里大肆翻找起来。
粮食、金银、铜器、布帛、日用品等等,任何能用的东西都不会放过。
北疆军南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劫掠。
“还是撒里跛子有钱啊。”
“比刚才那家汉人富的多。”
一名士兵抱着一批刚从柜子里找到的棉布,咧嘴大笑了起来。
刚才那家汉人,穷的很,都已经吃不上饭了,最终只能将其送进战俘营中。
但是这家回鹘人,连棉布这种北疆生产的紧俏品都有,足以可见是个大户人家。
要是换做之前,家里或许还有一些护院、丫鬟呢。
可是因为北疆攻城,护院家丁都被征兆入军,只剩下男主人自己跑了回来。
“哼,撒里跛子奸诈的很,最会从我们汉人手中骗钱骗东西了。”什户冷声说道。
不久后,他们将这家所有的值钱物品全部搜刮了出来,又找到了两处地窖,发现了很多粮食,无奈只能用马车过来拉。
随后又将这些东西和俘虏交付军中,等待日后分配。
其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属于他们这些兄弟们的,足够让他们家底丰厚起来了。
交差之后,什户又迫不及待的带着兄弟们继续搜刮其他地方。
因为昨夜的营啸,城中各个民宅中藏着很多士兵,所以搜查起来要格外的小心。
对待这些军民,北疆军也有了一套潜规则处理办法。
手持武器者,杀!
没有武器的汉人,不杀,但没收所有财产,贬斥为奴。
毕竟李骁军令如此,北疆需要这些汉人。
没有武器,却听得懂汉语的胡人,可以不杀,毕竟华夏民族是包容的。
只要愿意积极的融入华夏,不闹事情,不搞独力,李骁可以放过他们。
但对于那些没有武器,却听不懂汉语的胡人,则不受李骁军令的保护,杀不杀全在士兵自己。
但因为北疆军的很多基层将领,都来自敦煌和瓜州两地,曾经为了生存资源,没少和胡人厮杀,所以在这件事情上都会采用极端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