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六镇军魂(3/4)
,立下更多的战功让所有人心服口服。”
“让他们都知道,你卫轩不是绣花枕头。”
听着李骁的话,卫轩轻轻咬牙,重重的点头说道:“末将明白。”
他一定能让那些人闭上嘴。
裙带关系又怎么了?
任何时代都得靠关系,联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其他将领们真正不服气的,是那些明明没本事,却又靠着关系坐上高位的人。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卫轩得立得住。
万户任命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副万户和千户了。
总共六十个千户,其中的十八个人也兼领副万户。
而且李骁的亲弟弟三豹和堂弟二豹,也都成了千户。
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大殿之中,李骁亲自为他们授予银狮骑兵刀,和金鹰骑兵刀。
至于少数不在的,以及之后的六十个副千户,和三百个百户。
日后将会让他们分批次的来龙城,李骁要亲自为他们授刀。
作为大都护,李骁绝对不能高高在上的脱离基层将领。
必须要经常和基层将领加强联系,让他们感受到李骁的重视和关怀。
至此,六镇的千户以上将领全部任命完毕。
北疆六镇初步建立了起来,每镇十个千户。
其中,第一镇和第四镇由李骁亲领,驻扎金州和部分西海地区,乃是北疆军中的绝对主力。
其次,第二镇由李东江统帅,移防大漠,接替李东山,主要任务是威慑高昌王国,关注西夏的动静,保障北疆的粮食供应。
第三镇由李东山统帅,驻扎阴山和北海,防备西北方向的游牧民族,随时南下七河,支援二虎的第五镇。
第五镇则是驻扎伊犁和七河,是防备王廷和东喀喇汗国的主力。
第六镇由李东河统帅,驻扎在西海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主要是为了威慑东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并随时南下劫掠西夏。
等众将离去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半下午了。
留下一堆烂摊子让仆人去收拾,李骁则是回到了后院。
北疆都护府占地面积只有五十亩左右,比起中原的王府要小一些,和明清时代的边疆王府差不多大。
更加侧重军事职能,那些没用必要的花园、假山之类的,统统去掉,只保留工作、生活和锻炼的区域。
回到后院之后,李骁首先去的便是萧燕燕的房中。
此时她正抱着孩子,指挥仆妇放置东西。
毕竟内城的职能基本上已经齐全。
这个冬天,李骁一家将会在大都护府内度过。
别的不说,住在城里肯定是要比在草原上暖和一些。
等到李骁走进房中,便立马感觉到一阵热浪扑来,墙角的两个焦炭火盆正释放着热浪。
毕竟金刀还小,萧燕燕还舍不得让他受罪。
“怎么了?”
“这么多兄弟聚在一起,不是应该高兴嘛。”萧燕燕疑惑问道。
此时的李骁正抱着金刀逗弄呢,脸色红润,是喝了酒的缘故。
但作为枕边人的萧燕燕,还是发现李骁的兴致不高。
“大都护府建立了,六镇也建立了,你应该高兴啊。”萧燕燕坐在李骁的旁边悠悠问道。
“我有不高兴吗?”
“我挺高兴的吧?”李骁一脸不服的转头看着她。
萧燕燕笑了,呵呵道:“咱们认识都好几年了,你的心思还能瞒的过我?”
李骁无奈摇头一笑:“呵呵呵”
“其实也没有不高兴,只是有些感慨,北疆的底子还是太薄了。”
“为什么这么说?”
“咱们北疆不是挺厉害的吗?”萧燕燕眨着诱人的大眼眸,疑惑问道。
北疆的强大众所周知。
覆灭乃蛮,威慑东方草原,又打的王廷抱头鼠窜,令康里联军全军覆没,更是直接覆灭了高昌王国。
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北疆的赫赫战功。
哪里底子薄了?
李骁无奈摇头:“这些强大,都是表面罢了。”
“实际上,咱们北疆底蕴还是太浅了啊。”
他很清楚,北疆的强大是建立在一次次绝对的胜利之中。
一旦遭遇惨败,北疆的问题才会真正的暴露。
首先就是民族问题,汉族没有绝对的优势,容易造成分裂。
其次就是制度问题。
他好像亲手放出了一只怪兽。
六镇!
因为无论李骁如何改变,北疆终归还是没能摆脱游牧政权的本质。
现在的北疆,和当初的突厥汗国、回纥汗国都差不太多。
本质上都是由部落组建的联盟政权。
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封建统治体系。
此时的六镇心往一处使,兵峰所向披靡,看似非常强大。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李骁个人威望上面。
李骁若在,当然能够掌控六镇,但是日后的金刀呢?
他没有李骁这般威望,很难将六镇彻底整合起来。
六镇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在都统身上,隐患太大了。
但偏偏却又是因为这种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制度,北疆军才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所以,李骁也是烦闷啊!
有心想要学习大唐,建立府兵制,约束六镇都统对镇兵的直接统属权。
但现在还远不是时机。
首先人口就是一个大问题,连最简单的军政分离都还没有完成
“让他们都知道,你卫轩不是绣花枕头。”
听着李骁的话,卫轩轻轻咬牙,重重的点头说道:“末将明白。”
他一定能让那些人闭上嘴。
裙带关系又怎么了?
任何时代都得靠关系,联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其他将领们真正不服气的,是那些明明没本事,却又靠着关系坐上高位的人。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卫轩得立得住。
万户任命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副万户和千户了。
总共六十个千户,其中的十八个人也兼领副万户。
而且李骁的亲弟弟三豹和堂弟二豹,也都成了千户。
这些人大部分都在大殿之中,李骁亲自为他们授予银狮骑兵刀,和金鹰骑兵刀。
至于少数不在的,以及之后的六十个副千户,和三百个百户。
日后将会让他们分批次的来龙城,李骁要亲自为他们授刀。
作为大都护,李骁绝对不能高高在上的脱离基层将领。
必须要经常和基层将领加强联系,让他们感受到李骁的重视和关怀。
至此,六镇的千户以上将领全部任命完毕。
北疆六镇初步建立了起来,每镇十个千户。
其中,第一镇和第四镇由李骁亲领,驻扎金州和部分西海地区,乃是北疆军中的绝对主力。
其次,第二镇由李东江统帅,移防大漠,接替李东山,主要任务是威慑高昌王国,关注西夏的动静,保障北疆的粮食供应。
第三镇由李东山统帅,驻扎阴山和北海,防备西北方向的游牧民族,随时南下七河,支援二虎的第五镇。
第五镇则是驻扎伊犁和七河,是防备王廷和东喀喇汗国的主力。
第六镇由李东河统帅,驻扎在西海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主要是为了威慑东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并随时南下劫掠西夏。
等众将离去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半下午了。
留下一堆烂摊子让仆人去收拾,李骁则是回到了后院。
北疆都护府占地面积只有五十亩左右,比起中原的王府要小一些,和明清时代的边疆王府差不多大。
更加侧重军事职能,那些没用必要的花园、假山之类的,统统去掉,只保留工作、生活和锻炼的区域。
回到后院之后,李骁首先去的便是萧燕燕的房中。
此时她正抱着孩子,指挥仆妇放置东西。
毕竟内城的职能基本上已经齐全。
这个冬天,李骁一家将会在大都护府内度过。
别的不说,住在城里肯定是要比在草原上暖和一些。
等到李骁走进房中,便立马感觉到一阵热浪扑来,墙角的两个焦炭火盆正释放着热浪。
毕竟金刀还小,萧燕燕还舍不得让他受罪。
“怎么了?”
“这么多兄弟聚在一起,不是应该高兴嘛。”萧燕燕疑惑问道。
此时的李骁正抱着金刀逗弄呢,脸色红润,是喝了酒的缘故。
但作为枕边人的萧燕燕,还是发现李骁的兴致不高。
“大都护府建立了,六镇也建立了,你应该高兴啊。”萧燕燕坐在李骁的旁边悠悠问道。
“我有不高兴吗?”
“我挺高兴的吧?”李骁一脸不服的转头看着她。
萧燕燕笑了,呵呵道:“咱们认识都好几年了,你的心思还能瞒的过我?”
李骁无奈摇头一笑:“呵呵呵”
“其实也没有不高兴,只是有些感慨,北疆的底子还是太薄了。”
“为什么这么说?”
“咱们北疆不是挺厉害的吗?”萧燕燕眨着诱人的大眼眸,疑惑问道。
北疆的强大众所周知。
覆灭乃蛮,威慑东方草原,又打的王廷抱头鼠窜,令康里联军全军覆没,更是直接覆灭了高昌王国。
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北疆的赫赫战功。
哪里底子薄了?
李骁无奈摇头:“这些强大,都是表面罢了。”
“实际上,咱们北疆底蕴还是太浅了啊。”
他很清楚,北疆的强大是建立在一次次绝对的胜利之中。
一旦遭遇惨败,北疆的问题才会真正的暴露。
首先就是民族问题,汉族没有绝对的优势,容易造成分裂。
其次就是制度问题。
他好像亲手放出了一只怪兽。
六镇!
因为无论李骁如何改变,北疆终归还是没能摆脱游牧政权的本质。
现在的北疆,和当初的突厥汗国、回纥汗国都差不太多。
本质上都是由部落组建的联盟政权。
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封建统治体系。
此时的六镇心往一处使,兵峰所向披靡,看似非常强大。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李骁个人威望上面。
李骁若在,当然能够掌控六镇,但是日后的金刀呢?
他没有李骁这般威望,很难将六镇彻底整合起来。
六镇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在都统身上,隐患太大了。
但偏偏却又是因为这种军政合一,兵民一体的制度,北疆军才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所以,李骁也是烦闷啊!
有心想要学习大唐,建立府兵制,约束六镇都统对镇兵的直接统属权。
但现在还远不是时机。
首先人口就是一个大问题,连最简单的军政分离都还没有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