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剌人与火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点头。  

“根据现有的情报来看,剌人是个纯粹的水生种族,它们的居住世界没有任何陆地可言,这些异形通过远超过帝国的反重力技术,用珊瑚结晶搭建成岛礁平台,创造出从天空一路延伸到海底的居住区,其中还掺杂着极其复杂高效、几乎不可能完全切断的道路网络。”  

“再加上它们在拉尔兰的近地轨道上修满的轨道空间站。”  

“也就是说,我们的军队必须同时在虚空中、半空中、海面上和海底下一起发动进攻,才能保证击垮这些纪律性极强的对手:这还只是最乐观的估计。”  

“实际上,通过观察,剌人对于自身的肉体改造,是非常疯狂且成功的:它们的斥候部队跑的比兰德袭击者还要快,枪手可以在十几公里外精准的狙击敌人,通过大脑操控他们的战舰,而且这些天杀的家伙还有四条手,它们可以同时挥舞两把动力剑,再用两把等离子枪打断你的膝盖。”  

“而且别忘了,这些剌人最开始就是水生种族,我们还要在水里和这些有着蛇一样下半身的家伙进行两栖作战:还有,情报显示,它们的电磁干扰技术足以扰乱舰队和前线部队之间的联系。”  

“所以说啊…”  

迪尔姆德摇了摇头。  

“凡人官员中有人提议,不要对剌人文明开战,而是通过外交手段将它们收为附庸国,然后在大远征后徐徐图之的说法:如此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  

“打下它的确难度不小。”  

达武的话锋一转。  

“但就像母亲说的那样,破晓者军团不会与异形妥协。”  

“没错。”  

禁卫总管予以了肯定。  

“所以,两位,我今天把你们召唤过来是有原因的。”  

“迪尔姆德。”  

他先看向了整个破晓者军团中公认最英俊的战斗兄弟。  

“你负责去一号仓库中取出几样特殊货物:注意安全。”  

“具体的清单我待会给你。”  

“一号仓库?”  

迪尔姆德的眉头跳了跳。  

“至于么,拉纳:不是说战争结束后还要在拉尔兰上殖民吗?”  

“那是另一个问题。”  

拉纳挥了挥手,然后扭头看起来连长达武“至于你,达武连长。”  

“你负责去三重铸造星系,召集母亲的私人机械神教军团。”  

“不是去瑞扎么?”  

达武有些困惑。  

“按照以往的惯例,到这种有些棘手的敌人,我们不都是呼唤铸造世界瑞扎的帮助吗:正巧剌人还有些超过帝国平均水平的技术,瑞扎没理由会拒绝的。”  

“他们的确不会拒绝。”  

拉纳没有否认这一点。  

“不过这一次,母亲并不打算将技术分享出去。”  

“高超的反重力科技:当做军团的私人藏品不是更好吗?”  

“再说了…”  

禁卫总管的手指抚过星图。  

“我不否认铸造世界瑞扎和我们的友谊源远流长,一百年来他们也从未违背小双头鹰的盟约:但哪怕出于谨慎考虑,我们也不应该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别把所有的事情都指望给瑞扎。”  

“它毕竟在大漩涡的那一头。”  

“阿瓦隆若是真有些急事,瑞扎大概率还是赶不过来的。”  

“什么意思?”  

达武和迪尔姆德面面相觑。  

“你们不知道么?”  

拉纳笑了笑,随后指向了星图中一块椭圆形的疆土:只见这以奥林匹亚为核心的国度,就在远东边疆的正西方,横亘在阿瓦隆与大漩涡的中央,阻断了破晓者通往帝国核心区域最近的一条道路。  

它就像是摩根和远东边疆为自己在西面竖起了一块盾牌,挡住来自于帝国内部的窥探,让自己可以安心发展其他的方向。  

但反过来看,它又像是神圣泰拉矗立在远东的一块盾牌,牢牢挡住了摩拜的大阿瓦隆通向银河之心发展的道路,如同钉子般钉死了所谓的远东三王领。  

“而这块名为奥林匹亚的飞地究竟是会发挥前者的作用?还是会发挥后者的作用?就看我们的钢铁之主大人在心中是怎么想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佩图拉博的心思,又有几个人看得懂么?”  

“没必要这么悲观吧?”  

达武勉力笑了一下,手指连接着奥林匹亚与阿瓦隆。  

“佩图拉博大人与母亲的关系可是一向都很好的,更不用说他的姐姐一直是曙光女神号的常客:比起神圣泰拉,奥林匹亚之主的内心中肯定是更倾向于我们的,他也没有理由与我们为敌。”  

“的确如此。”  

拉纳努了努嘴。  

“但你忽略了另一点。”  

“佩图拉博倾向我们,并不代表他有同样的理由倾向瑞扎。”  

“什么意思?”  

迪尔姆德眨了眨眼睛,他的面容看起来呆愣又无辜。  

“你们啊…”  

拉纳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两个毛头小子!  

“听我说:如果你们想要在以后跻身军团真正的领导层,做到能够为母亲和军团分忧,那你们就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只关心在军事领域中的话题和新闻:你们的视野必须放的更广阔一些。”  

拉纳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  

“一个简单的例子。”  

“但凡你们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稍微注意点外界的新闻,你们就会知道火星那边的新动作:现任的铸造将军卡尔伯哈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